怎么说呢?去年在荷兰的母公司被一个美国犹太私人的金融机构收购后,由于赚不到足够的钱去偿还这个金融机构的利息,只能变卖值钱的东西。为了能让在荷兰本土人有饭吃,加上欧洲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会保护,自然关闭美国的生产基地是首选,因为美国政府提倡自由竞争,荷兰佬说关就关。结果700名全体职工立马下岗,转到政府失业保险名册下。极少数愿意到外地找工作的,搬家。有的回学校弄个五花八门的证书,等待时机。我们原先是公司的中坚力量的,突然之间啥都不是,就像计算机死机,重新启动前人人都归零了。突然之间大把大把的时间,刚开始觉得很好,工作这么长总算放了个长假。 两个月过后,听说一些同事又上岗了,坐立不安了,人不能离开人群,应了一句名言:觉得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好在没多久一个合同工的机会,管它三七二十一,又不是冲着钱来的,只要能回到革命队伍中,不给钱都干。当时不横向比(跟别人比)只竖向比(跟自己比),那个幸福感油然而生。这个新工作,让我回到了读研究生的年代,活儿不多又是高尖端的科研项目,没有老板盯着,干得很高兴,而且还有续签合同的可能。所以,管它谁谁谁找了什么什么工作。可高兴不到一年,突然所在的公司要招一些正式工了,赶快申请,结果我的竞争者都是来自我们原来倒闭的公司的员工。这下可好,我不和别人比,雇主可是拿我跟他们比来比去,挑来挑去。特别是我们条件都差不多的几位亚洲女同事,有两个已经得到口头offer了,而我还要等一个老板长假回来,跟我面谈才能决定,虽然我估计应该没啥问题,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好说不好做,是不是又应了那句名言:觉得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好像也不是,觉得不能接受失败吧?纠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