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实的故事:小鸡鸡割了还会长 [2011/05]
- 谁能鉴别什么样的香蕉最受欢迎?(两性话题 18+) [2011/07]
- 再看我4年前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2015/10]
- 我是被中共用利益所收买的人 [2011/06]
- 要脱光请在海滩上,别在浴室里 [2011/07]
- 中国餐在美国不上档次 [2011/07]
- 我差点成了上等人 [2011/07]
- 方舟子,您别破了你老乡的美国梦 [2013/01]
- 跟洋人睡觉算爽派(18++) [2012/03]
- 从翟田田案看美国人权和中国人的劣性 [2010/08]
- 管好自己的生意 [2011/07]
- 精神享受价值也要算! [2011/07]
- 幸福感和孔和尚骂港人 [2012/01]
-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2012/03]
- 中国房价是年收入的80倍算便宜 [2011/07]
- 中国的举国体育体制何时休? [2012/08]
- 发生在'非你莫属'的狼吃小羊 [2012/01]
- 村民们,为捐款决斗去 [2011/08]
- 征求政治难题答案 [2010/06]
- 到美国国会作证中国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人 [2010/07]
- 羽毛球运动员们何错之有? [2012/08]
- 你会是下一个吗? [2012/05]
先问读者一个问题,假设你有一个孩子,他学习不错的,对某一体育运动也看似很有天赋的.这时候,有个机会让你孩子去从事体育生涯,你是鼓励他去还是阻止他去?实际上从孩子的切身利益出发,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答案.举个例子说明这答案.在文革中,对大多数人来说,有这样一个机会是求之不得的,当然鼓励孩子去了.但高考恢复时,第一届大学生中有许多人是从少体校考出来的,因为那时候人们认为当一般的大学生比当一般的运动员好.也就是说当运动员未必是每个人的最好选择.
每到有重大体育赛事,西方国家的媒体总是对中国的举国体育制度强烈抨击.一些中国人也配合默契.其实这是,西方人强烈的酸葡萄心理.因为他们没法做到中国的举国制度,
我这里要说的是,1.举国体育制度不但没违反奥运会规则,更是奥运会所鼓励的. 2. 西方国家即使采用举国制度,也是没有效果的.
许多人羡慕西方的运动员是业余,不要像中国运动员从小锻炼培养.实际上中西运动员的不同主要是由于生活水平不同造成的.西方国家人生活水平高,可以吃饱撑的干各种体育爱好.长期以来中国人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心思去做体育锻炼呢?因此要是中国没有举国体制,就会像印度,孟加拉一样,每次参加国际盛会,多是抱着鸭蛋回来.体育运动将成为一个奢侈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了举国体制,穷人们参加盛会也可抱回几块金牌,大家高兴高兴,也因此激励更多的人去理解体育,参与体育.让体育更普及,这就是奥运精神.因此穷国的举国体制更适合奥运精神.
其实最符合奥运精神的是计划经济下的举国体育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运动员衣食无忧,一心一意扑在体育事业上.这就是前苏联和东德体育常胜不衰的原因.
如在富裕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举国制度,看不出会使体育水平提高,因为社会上的机会太多了,人们没有必要一根筋埋在体育运动里.
中国以前是一穷计划经济国家,人们当上运动员后,即使退役,国家也会分配他/她一个好单位,一辈子不愁吃穿,因此有很多人为运动员的位置打破头.现在是不富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带有计划经济的影子.因此还有不少人愿意以体育运动为生.但是,现在举国体制的代价越来越大了,出现了举重冠军退役后找不到好些的工作而去搓背等现象.但由于国家富了,钱多了,而平民百姓的选择余地还不大,因此现在举国体制正在起最好的作用.可以估计,随着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计划经济色彩的进一步退化,举国体制将失去作用.
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的消失将说明了一个好事: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人民有了更多的生存选择.我们要盼着这一天的早日自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