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了豹子胆-打黑车 [2014/01]
- 一波多折之四--签证顺利否? [2014/01]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沉痛悼念笔友水影儿。 [2016/11]
- 耸人听闻的基因、染色体 [2012/12]
- 夏至了 - 炸酱面! [2012/06]
- 棉毛裤的故事 [2008/12]
- 中国城奇遇 之一 邂逅(转贴请注明出处-先谢为敬) [2013/10]
- 感悟一句话的效应 [2008/09]
- 一波多折(1)天有不测风云:临行前,女儿的护照丢了! [2014/01]
- 留住父母的痕迹(月亮代表我的心)--回国观感录之八 [2011/03]
- 老爸的电话谎言,你听得出来吗? --回国观感录-- [2013/02]
- 纽约中国城奇遇 之三 发迹(转贴请注明出处。先谢为敬) [2013/10]
- 蒙羞的NYC! (纽约随笔) [2013/06]
- 塞翁失马记--今年得回两趟家 [2008/12]
- 冷漠=伤口上的盐 [2011/08]
- 无着的母爱 [2011/07]
- 苍天有爱,大地深情--《岁月甘泉》中国知青组歌观后 [2011/11]
- “妈,笑眯眯地啊......!”--家有青少年系列 [2012/03]
- “控制狂”老调重弹“Sleep Over”---家有小女初长成(续)-- [2012/06]
- 人到中年重拾梦 [2011/07]
- 剪报情思 [2012/02]
- 另辟职业:当媒婆! [2012/04]
- “真实的大学生宿舍生活”-家有住校大学生的家长慎入 [2009/11]
- 美女也抓狂 [2009/11]
- 忆往怀师话“宜修” [2012/03]
- 青出于蓝的“美二代” [2009/11]
- 也说不良少年--地铁惊魂记 [2009/04]
他们,不再是我们曾经熟悉的父母!
宜修
朝鲜族闺蜜春的妈妈“阿妈妮”又从韩国来美国探亲了。
上周末,和春相约去林肯中心看中美军乐团演出,顺便邀请春带着“阿妈妮”六月份来看我参加的外百老汇中英文双语话剧《孤蓬万里征》演出。春犹豫地告诉我:“我笃定去,我妈妈能不能去,我得问问她晚上想不想动。”
“‘阿妈妮’不是才七十岁出头吗?”俺没心没肺地问。
“是啊!可是上礼拜我们去波士顿,才在同一个Block里参观了两个景点,老太太就说腿累了。给她买了YMHA游泳馆的票,老太太白天也不肯单独去。非得等着我下了班,晚上再一块儿去。怎么劝都不听!”
我不禁回忆起十年前,和来美国探闺女的“阿妈妮”在YMHA的游泳池里单独相遇时,“阿妈妮”的矫健英姿。
平心而论,这次和“阿妈妮”拥抱时,我并没有觉得她比十年前显出几多老态,然而,春的话,让我不禁联想起曾经和母亲的谈话。
两年前,在北京叔叔家第一次见到了我家的族谱,不由得让我心生趁父亲健在,能一起回原籍去探访的想法。毕竟,身为白洋淀的后代,我还从来没有踏上过那曾养育了“小兵张嘎”、“雁翎队”的、有“华北明珠”之称的鱼米之乡。
母亲坚决反对:“你爸爸年事已高,经不起折腾了。”
“不是说白洋淀已经开发成旅游景点,车可以一直开到镇里了吗?”
“舟车劳顿,已经不是我们这八、九十岁的人所能承受了的事,你们现在还体会不到。此外,回乡去,给你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就难免会让你爸爸引起伤感,人老了,感情也会变得脆弱的。还是避免让他触及伤感的事情吧!”母亲不肯让步。
就这样,和父亲一道回原籍探访的心愿终将成为我今生的缺憾。然而,母亲的话,“阿妈妮”的固执,却不能不让我学会换位思考:今天的父母,无论外貌上多么熟悉,早已不再是我们曾经熟悉、可以倚靠、为我们遮风避雨的爸爸妈妈。在将我们放飞了十几、二十多年后,他们的生理、心理上,早已发生了比我们所了解和试图了解的更大、更多的变化。只是,我们含蓄的爹娘,不曾在我们面前轻易流露。为的,还不是让我们这些远方的游子少一份惦念?
录于二零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国殇节”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