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4,西方国家的草药
在人类文明史上,最近约200年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人类一直依赖传统药物(其中90%以上是植物药)与疾病斗争。各大文明古国和有一定文明程度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民族医药体系,其中又以中国的中医药体系最为完备,成就最大。可以说,中国的中医药体系是古代医药科学的最高表现。
西方国家的草药市场中,北美、西欧各国以当地传统草药为主,兼容了一些国家如印度、拉美以至我国的草药(即中药)。与中药截然不同,首先,西方草药制剂没有系统理论指导,采用单方制剂;即使复方,昧数也很少;其次,西藏自治区草药制剂不讲究辨证施治,不是对症下药;第三,西药只限于植物药,不用矿物药和动物药;第四,西药只应用生药,无炮制工艺;第五,即使是同属同种的草药,西方草药的应用指证与中药不同;最后,西方草药多限于方便使用的剂型。
可见,中药不完全等于西方的草药或植物药,可以说更加广泛。植物药是当今西方人对西方草药的常用称谓。在早年的西方医学中,“金鸡纳霜”、水杨酸等就是最古老的植物药提取物,后来才采取化学合成方式;西药“洋地黄”,最早的应用就是将洋地黄叶子晒干研碎服用,后来提取而成为今天的西药;德国的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为周围血管扩张药和脑激活剂,主要用于治疗脑部血液循环不足及其症状;德国的仙露贝口服滴剂,主要成分是产自欧洲的草药(欧龙胆),在中国没有的草药;美国著名的植物提取物,莫过于从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注射液。
绝大部分的中药注射液是植物提取注射液,但植物提取注射液不一定是中药注射液,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西药注射液。那么,如何区分这其中的分别呢?西药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指西医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
德国从1976年开始将植物药定义为药物,目前这一定义已被美国植物协会采用。美国是世界上药政管理最严格的国家,但其市场上出售的植物药品种在西方国家中最多。据报道,2007年美国植物药产品的总销售额已达70亿-80亿美元,成为继中国之后全球第二大植物药消费国。美国目前销售的植物提取物类产品约有数百种之多。据估算,去年美国共计进口植提物和药用/香料用植物原料总量高达1886681吨,数量据世界之冠。现将美国过去5年来市场上最热销的植物提取物产品中的前16种产品介绍如下(按其英文字母序排名,非其销量排名):芦荟汁与芦荟胶、西洋参、黑升麻、辣椒提取物、蔓越橘(欧洲越橘)、松果菊、植物香精油、亚麻子提取物、生姜、银杏叶提取物、霍霍巴油与霍霍巴果提取物、蛇麻花提取物、薄荷油、卡瓦根、锯叶棕果提取物、绿茶提取物。
由此可见,西方国家的西医医师是可以开植物提取物药品的。虽然西方的草药或植物药不能等同于中药,但毕竟也是草药。况且西方的草药或植物药还不如中药的历史长,方剂理论也不如中药完善。西方国家的西医医师可以开草药或植物药(当然,这里指的是植物提取物药品),中国的西医医师为什么不能?因此,西方国家的西医医师与中国的西医医师一样,在这个问题上,不存在法律问题。
5,中成药问题
中成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ent Prescription)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
中成药的药效虽然可能比不上植物提取物药品,但只不过工艺不同。内服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为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主要适用于脏腑气血异常所导致的各种疾患。内服中成药一般在中药材的毒副作用方面要求比较严格。外用中成药常用的剂型有膏贴剂、搽剂、栓剂、滴鼻剂、滴眼剂、气雾剂等,主要适用于疮疡、外伤、皮肤及五官科的多种疾患。外用中成药中相当数量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使用时应慎重,以防中毒。
由于中成药的使用范围很广,一般的中成药对于很多病症都可以适用,因此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使用中成药,基本没什么限制。
6,中西药合用
中西药结合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当前对中西药结合的概念有多种观点和相应的多种方式。概言之:中西药的同时使用;联合运用中西药;中药西化;西药中化等等。中西药同时使用是指把中药和西药放于同一处方或成药中施用于患者;中西药的联合运用,就是患者在发病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别使用中药和西药,从而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中药西化是遵循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研究,此为近百年来对中药所进行研究的主流;西药中药化就是给西药赋以中药化的基本内容,即归纳总结出它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功效、禁忌等,在中医药辨证施治等理论指导下供中医临床使用。
如果“中药西化”是指中药(汤药、中成药)在临床运用时,不按照中医药的理论辨证论治,而是完全按照西医的诊断用药方法来使用中药,可能带来一系列的毒副作用。反过来,如果“西药中药化”在临床运用时,完全按照中医的诊断用药方法来使用西药,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毒副作用。
另外,还有一类“中西药联合制剂”或“中西药复方制剂”。“复方”系指几种不同类别的药物混合而成的制剂,其后的药名是指处方中的主药。这类药不属于中药也不属于西药,只是一种制剂,中药或西药都可以是复方的;区分要看他们的成分才行。“中西药复方制剂”就是中西药复方的。从理论上讲,中医和西医都可以开。
使用中西药复方制剂或者中西药联合治疗一定要格外注意用药安全。中西药结合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必须注意两者同时应用的合理性,应从物理、化学、药理、用药顺序、用药时间、剂量和患者个体差异等方面综合考虑,谨慎用药,才能达到理想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7,中西医互开药方合情合理却无法可依
西医开中药处方和中医开西药处方现象在临床普遍存在。凡是大型正规的有病房设置的中医院,中西药联合应用相当广泛。西医一般开出的中成药,基本上都是治疗感冒、发烧、消炎之类的,使用的大多是那些已经为广大患者和同行认可的中成药物。跨专业开药,可以避免或减少病人为拿药而挂两次号,到两个科室就诊的情况发生,从而方便病人就诊。但西医很少开专门治疗某种疾病的中草药或汤剂等。
中医开西药,则几乎覆盖了各领域及各专业科室。现代医院的基本框架结构是相同的,中医院也是医院,如果只片面强调中医而忽视了它是一个医院的话,那么中医院和以前的门诊就没有什么区别。中医院首先是医院,其次它才“姓”“中”。其次是市场的导向作用。满足病人的需求是医院最根本的要求。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应该给病人提供一个合理的治疗,应该以疗效为主要目标,而不是采用中医或者西医手段。再次,安全的需要。国家的政策方针是大力发展中医,那么服务体系的建立也应该是中西医结合,既要追求疗效,又要保证安全。要保障安全,就必须在设备、管理以及诊断方法等方面实现现代化,这要求中医必须和西医相结合。第四,在现代中医教育中,中西医课程的比例基本上是各占50%,这也使得新型中医医师具有中西医两方面的知识,具备中西医“两条腿”走路的能力。
互开药方,必须以安全为前提。这一点,对于西医开中药,尤其重要。对于病情特殊和药物性质特殊的情况,还是应避免跨专业使用中药。西医如果要使用中药,就必须对病人的病情和中药的药性有清楚明确的认识和判断。对于不常用的中药,比如汤剂等,需由有一定中医知识和经验的人来完成。在中医开西药和西医开中药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存在用药不准确的问题,毕竟是两个门类的医学。首先应准确了解中药或者西药的药性、服用方法以及毒性等方面的知识,在病人连续使用且效果良好的前提下才能跨执业范围开处方。在中医遇到特殊病例的情况下,非得用西医治疗不可时,必须转诊给西医。
中西医互开药方在临床如此普遍,那么,政策法规是否认可呢?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负责人表态:这个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界定。现在,将执业医师分为临床、口腔、公卫和中医四大类。西医开中药,显然不仅是超出了执业专业范围,甚至超出了类别范围,是跨类别行医。当然对于全科西医医生,能不能开中医药方,目前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而中医开西药,由于中医是一个整体概念,往往很多内在的疾病都是通过表象体现的,治标和治本同时进行,没有像西医学科专业划分得那么详细,因此中医在用药时可以适当开一些普通的、常见的西药,尤其是在中西医结合科开中药和开西药都是允许的。但是,中医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文件或者规定出台说“中医不能开西药”或者“西医不能开中药”。而进一步明确的规定,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有关部门正在协调研讨(笔者认为:上述争论的焦点中所涉及的中药,只是草药或药方方剂,不包括中成药和植物提取物药品)。
最后,强调一下笔者的结论:
在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中国的纯西医(医师)不能开纯中草药,但可以开中成药和植物提取物药品;中国的纯中医(医师)可以开部分纯西药、中草药、中成药和植物提取物药品;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医师可以开纯西药、中草药、中成药和植物提取物药品。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