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001 中国“东风3号”地对地导弹 1970年发射成功的中、远程导弹,射程约2500千米。在“东风3号”和“东风4号”的基础上,1980年5月中国又成功发射了“东风5号”战略弹道导弹。该弹最大射程12000千米(射程大于8000千米的称为洲际导弹),核弹头威力400-500万吨TNT当量(相当于产生同样能量所需的黄色烈性炸药重量),命中偏差250米,其精确度相当于用箭射中百米以外的一只蚊虫。
002 中国CY—1型反潜导弹 从水面舰艇发射,能对付隐藏在水下150-300米深,以33节(1节=1.852千米/小时)速度在水下航行的潜艇。它的战斗部是一枚鱼雷,可以发射和接收声波,利用声波制导而导向目标。
003 中国XW—41巡航导弹 中远程导弹,可以从陆地或空中发射,用于攻击大型舰船和地面目标,重量轻、射程远、维护方便。
004 中国“凯山1号”地对空导弹 用于对付中、高空飞机和导弹。长5.6米,直径400毫米,最大速度1200 米/秒,最大射程42千米,最小射程7千米,最大射高25千米,采用先进雷达制导,可同时追踪、拦截多个飞行目标。
005 中国“红旗2号乙”地对空导弹 1979年开始研制,用于对付中、高空飞机。可全天候、全方位(从各个方向攻击)作战,抗干扰性能好,且有敌我识别能力。弹长10.8米,直径650毫米,最大速度M4.2,作战高度27千米,射程35千米,采用雷达和电视制导技术,单发命中率92%。
006 中国M型地对地战术导弹 80年代开始,开发了第一代M—9型和新型M—11型战术导弹。射程大于400千米,命中偏差小于200米,采用惯性制导或利用地形制导,弹头有效杀伤半径约1000米
007 中国“红旗61号”地对空导弹 车载机动发射型,1988年定型。整个系统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除雷达制导外,还采用了电视跟踪技术,从而提高了导弹的作战适应能力。
008 中国C801反舰导弹 1987年设计定型的多用途导弹,可从飞机、舰艇和地面车辆上发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命中精度高、作战威力大等特点,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发射后不用管”。弹长5.814米,直径360毫米,重815干克,速度M0.9,射程42千米(舰射型)和50千米(空射型)。导弹发射后先爬高、加速,再下降至20米高度处平飞,接近目标时降至5-7米掠海飞行,随后俯冲,在舰船水线附近命中目标,命中率为95%。一枚即可重创或击毁一艘3000吨级驱逐舰。其性能指标部分优于法国“飞鱼”导弹。
009 中国“红旗61型”舰对空导弹 1988年定型。弹长3.99米,直径286毫米,最大射程10千米,最大射高8千米,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单发命中军可达80%。舰首、舰尾各配一套,可同时攻击不同来向的飞机。
010 中国“海鹰3号”岸对舰导弹 中国继C101超音速反舰导弹之后发展的弹头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岸对舰导弹。弹长9.85米,直径0.76米,飞行速度M2。有效射程可达180千米,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发射后不用管”。
011 中国C101超音速反舰导弹 1985年发射试验成功,有舰射型及空射型(可装于轰6丁轰炸机上)。弹长6.5米(舰射型)或7.5米(空射型),直径540毫米,飞行速度M2,巡航高度50米,掠海飞行高度5米,有效射程45千米,主动雷达制导。
012 中国“海鹰1号”岸对舰导弹 1974年定型,主要用于对付入侵的大、中型水面舰艇。弹长5.8米,直径760毫米,飞行 速度M0.8,巡航高度100-300米,有效射程85千米,主动雷达制导,“发射后不用管”。以后又改进为“海鹰1号甲”,提高了抗干扰能力,于1987年通过技术鉴定。
013中国“海鹰1号”舰对舰导弹 1983年定型,装备导弹驱逐舰,用于对付水面舰艇。该弹用3联装旋转发射器进行发射,测试时取得4发全中的成绩
014中国“海鹰4号”岸对舰导弹 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弹长7.36 米,直径760毫米,飞行速度M0.9,有效射程135千米,采用主动雷达制导。
015 中国“飞龙2号”舰对舰导弹 飞龙1号”的改进型。1986年公开展示。弹长6米,直径540毫米,飞行速度M0.9,有效射程50千米,主动雷达制导
016 中国“海鹰2号”岸对舰导弹 1967年研制成功,以后又不断改进,发展了多种改进型,其中“海鹰2号乙”弹长7.36米,直径760毫米,飞行速度M0.9,巡航高度30-50米,有效射程95千米,采用主动雷达或红外制导。机动性好,发射及撤离时间短,弹头威力可击沉或重创3000吨级以上的中大型军舰。
017 中国C802反舰导弹 比C801导弹长一些、轻一些(弹长6.392米,重715千克),而性能更好一些,射程从42千米增至120千米,也是可空射、舰射和岸射的多用途导弹,岸射型配备4辆发射车,每辆3枚导弹。可以封锁160度以上的扇形海域。
018 中国“飞龙7号”舰对舰导弹 飞龙”系列中的最新发展型。弹长6.6米,直径540毫米,飞行速度M1.4,有效射程30千米。
019 中国“上游1号”舰对舰导弹 1966年底,中国仿制前苏联“冥河”导弹成功,命名“上游1号”,1983年完成改进型“上游1号甲”。与此同时,中国自行研制了“上游2号”,该弹体积小、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1980年试验成功。
020 中国“海鹰2号甲”岸对舰导弹 “海鹰2号”的改进型,用红外制导取代主动雷达制导,提高了抗干扰能力,1982年定型。以后又改进了制导技术,可全方位攻击并可降低飞行高度。
021 中国“霹雷7号”空对空导弹 中国空对空导弹的研制始于50年代末期,现已形成“霹雷”系列。“霹雷7号”是1986年鉴定的中国第二代空对空导弹,装备中国歼—7M歼击机,有效射程0.5-14千米,采用红外制导技术,具有空中格斗、自动搜索、捕获和跟踪目标的能力。
022 中国“霹雳9号”空对空导弹 中国第三代空对空导弹。弹长3米,直径160毫米,速度M2。最大作战高度21千米,最小作战距离500米,最大射程15千米。采用红外雷达制导,可自动搜索、截获和跟踪目标,“发射后不用管”,有较高的机动性和近距格斗能力。
023 中国“红箭8号”反坦克导弹 中国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可供步兵携带,单兵发射,也可车载机动发射,弹长875毫米,直径120毫米,射程3000米,破甲厚度大于900毫米,抗干扰能力强,命中率大于90%,由行军转为战斗状态不到1分钟。采用光学瞄准和红外制导。不怕恶劣气候,也经得起路面不平引起的颠簸。
024 中国台湾“天弓二型”地对空导弹 台湾自行研制的防空导弹。“天弓一型”1989年服役,射程30-40千米。“天弓二型”为改进型,射程增至100千米,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具有敌我识别、同时攻击多个目标的能力,反应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一型和二型分别用于取代从美国购买的“雷克”和“奈基Ⅱ”导弹。
025 台湾“雄风”-3型反舰导弹 “雄风”-3型舰舰导弹上使用了台湾“中山科学院”研制多年的冲压式发动机,它的飞行速度是使用涡喷发动机的“雄风”-2型导弹最大飞行速度的2倍以上,导弹射程超过500千米。“雄风”-3型导弹的速度能达到2.5马赫,射程达到数百千米,其中选用冲压式发动机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舰舰导弹,“雄风”-1型导弹的飞行速度显然太低,性能也不算好。。“雄风”-2型导弹的末制导装置比较先进,发射装置轻便紧凑,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较强的远距离掠海突防能力。
026 红旗系列导弹 “红旗”系列防空导弹从最初的“红旗”1号发展到后来的“红旗”7号,再到目前外刊报道的新型“红旗”15、“红旗”17、“红旗”18等,“红旗”系列防空导弹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担负着中国防空的重任。自从1965年“红旗—1”型防空导弹仿制成功开始,到1978年中国已经发展出“红旗—1”至“红旗—4”中远程高空防空导弹,另外研制中的有“红旗—61”型中低空近程防空导弹。其中新型号包括:“红旗—6”、“红旗—61”、“红缨—5”,涵盖了中远程、中高空到近程超低空的火力范围。
027巨浪系列导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系列潜射弹道导弹。这一系列的导弹编号为“JL-?”形式,如巨浪-1型又写作JL-1。美国则以“CSS-?”(Chinese,Surface-to-Surface)的形式为其编号。巨浪系列导弹多以潜艇作为载具,早期型号多由东风系列导弹改进而成。已知型号: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巨浪-3潜射弹道导弹。
028中国洲际导弹风暴系列 “风暴一号”是大推力的重型火箭,1981年的一箭三星正是“风暴一号”惊世之作,中国也由此掌握了导弹多弹头技术,中国的核战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该型火箭为两级液体动力,火箭长约为32米,圆截面直径为3.35米,设计运载能力为2000公斤,总体起飞推力为280吨。2011年4月29日中国海军094核潜艇在东大西洋发射了发射了一枚中国秘密研制“风暴二号”重型洲际导弹,成功击中位于16000公里外位于新疆戈壁滩的预定目标。该导弹威力令人心惊肉跳,预计会在2012年前后正式服役,其射程和威力不是“东风”系列能相比的,可以覆盖全球,这是中国真正的杀手绝招,一旦服役将彻底打破美国的心理安全感,可在5分钟内突破美国所有的防御系统,在30分钟彻底摧毁美国。
029长征系列火箭。长征系列火箭从1970年至今,共研制出长征1、2、3、4号火箭,长征系列火箭的作用是将卫星送入太空。东方红一号就是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的。
030东风31型导弹。东风31作为我国第二代战略导弹,其性能属于高度机密等级。采用固体燃料的3级机动导弹,射程可达8000公里,携带一枚700公斤相当于1百万吨级的弹头。
031 东风41洲际导弹。中国射程最远的导弹,是东风41洲际导弹,是我国研制的一种先进的多弹头洲际导弹,三级固体燃料。东风41能够携带12枚分导式核弹头,最大射程一万四千公里,研制目标是针对美国本土。东风41洲际导弹采用弹道热发射。最大误差在100到200米之间。
二炮及其东风-21系列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简称“二炮”),由地地战略核导弹部队、战役战术常规导弹部队及相应保障部(分)队组成,是一支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指挥的战略性兵种。现已初步形成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威力和效能明显增强的武器装备体系,具备精确、机动、全天候的战略反击本领。
东风-21是一种两级固体燃料推进单弹头中程弹道导弹系统,由“长峰(Changfeng)机电技术研究院”研发,它从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发展而来,起初打算用于战略任务,后来的系列型号设计用于核打击以及常规打击任务;而最新型号东风-21D据说是世界上第一种也是目前仅有的一种反舰弹道导弹(ASBM),东风-21还发展为太空火箭和反卫星/反导武器运载工具。
东风-21(CSS-5 Mod-1)
东风-21的基本型号,最大射程1700千米,有效载荷600千克,可携带500千吨当量单核弹头,估计打击精度300-400米,该型号没有入役。
东风-21A(CSS-5 Mod-2)
这是上世纪90年代的研发增程版,适应对东风-3A后继导弹(该型导弹射程更远但精度逊于东风-21)的需要而研发。1991年遭遇两次研发挫折,1993年增拨资金进一步设计,1995年-1996年间进行了4次成功试射,1996年部署。东风-21A射程2700千米,打击精度100-300米,仅用于战略任务,采用卡车底盘运载,可公路机动,据估计大约有60-80枚东风-21导弹和30-40套发射系统,部署到二炮的7个导弹旅。还有报道称,部分东风-21的弹头改为常规弹头。
东风-21C(CSS-5 Mod-3)
DF-21C首次出现是在2006年,是一种配备常规弹头的导弹,机动发射车和导航系统得以升级,据说拥有2000千克的载荷,最大射程1700千米,采用WS2500型10X10运输-竖起-发射车,新型的基于GPS的制导方式将其打击精度提高到30-40米,由此可以执行精确打击任务。
东风-21D(CSS-5 Mod-4)
美国国防部已经确认陆基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D的存在,世界首创独一无二,融合了机动式再入载具(MARV)和末段制导系统,东风-21C能够从陆基机动平台发射,打击低速移动的航母战斗群,据说,最大射程3000公里,但这一射程或许是在载荷稍减的情况下实现的。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