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移民故事(系列之二):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

作者:kylelong  于 2011-8-18 02:0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国外生活|通用分类:移民生活|已有48评论

 

黄先生和曹女士是我在国内就认识的朋友,武汉人。黄先生在银行工作,曹女士是一家超市的部门经理,他们有一个女儿,一家人十分和睦。90年代时,银行的收入相当不错,黄先生是投资部门的经理,在国内算是比较早地进入了小康生活,三室两厅,属于豪宅。我们朋友聚会时,很多时候都是在他们家。2000年,一家3口移民加拿大,投资移民,在多伦多开始了他们的移民生活。

 

两人由原来的国营企业职工,一下子变成处于失业的状况,开始的确有些不太适应,失落感很强,对前途十分彷徨。在与我的邮件联系中,经常会有一些不开心的想法流露,甚至有回国的打算。第一年,曹女士平时在家做饭洗衣服,没事的时候就看看电视,女儿在多伦多一所高中念书,黄先生则开始找工作。刚开始的时候,黄先生在当地的一所移民中心参加免费培训,包括ESL英语班和学习写简历。但这样学习英语,感觉进步太慢,而且找工作根本没门。银行的工作必须要求与顾客交谈,英语基础不好不说,还没有加拿大的相关毕业证书。尤其令一家人感到不安的是家里的存款消耗太快,收入只有来自女儿的几百元牛奶金。夫妻二人也曾经考虑过返回学校读书,拿一个证书什么的,找一个正式的工作,但无奈英语基础太差,35年根本不可能达到学校要求的水平。

 

第二年,女儿进入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读书,而且有很高的奖学金,家里的负担少了。夫妻二人考虑之后,还是决定留在加拿大。毕竟,让女儿一个人在加拿大读书,都不放心。虽然英语学习能力有限,但二人的体力还是可以的,没有进入中年,还是算年轻人,那就去打“累脖工”,总得找点事情做,不一定要很累,能够维持生活就可以了。走一步算一步吧,也许以后会有转机。关键是夫妻二人的观点一致,相互鼓励支持,为了下一代,甘愿付出。

 

不久,夫妻二人都找到了“累脖工”:黄先生在一家西人包装厂工作,流水线的那种;曹女士在一家华人食品店工作,计件工资的那种。开始也有些累,完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不久,也就慢慢习惯了。中午,黄先生要带饭吃,而曹女士则是在食品店吃“公共伙食”。工厂的工人也基本上都是中国移民,二人工资加起来接近4000,算是低收入家庭,但生活已经是大大改善了,靠自己双手勤劳工作,换来了开心的生活。而且,他们也建立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和朋友圈。用加拿大移民的观点来看,他们的移民应该算是成功了。

 

圣诞节女儿回家时,看见父母的双手满是老茧,大哭一场,坚决要求父母回国,自己一个人呆在加拿大。但女儿完全没有想到,她父母已经决定定居多伦多,把国内的财产已经全部转移到加拿大了。经过夫妻二人的开导,女儿也渐渐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内心也十分感激。不久,黄先生和曹女士买了房子和小车。这给女儿也算是带来了一份惊喜,在女儿心里,父母就是世上最好的。

 

两年之后,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附近一家小超市转让,夫妻二人以18万拿了下来(其中有些贷款)。毕竟,经营一家超市,对于银行经理和超市经理的家庭组合来讲,真的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经过两年“累脖工”的体能锻炼,又加上在国内的一点营销经验,夫妻二人很快就上路了,把几年内建立的人际关系网利用了起来。因为是自己雇用自己,可以自己辛苦一点,而且营业时间超长,又不存在外雇,不违反政府规定,营业收入直线上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买了一辆货车,专门给妻子原来工作过的华人食品店送货,保障了一定的收入来源。待女儿参加工作的时候,夫妻二人经营的这家小超市,已经基本上收回成本。2009年,加拿大房地产大涨价,他们卖了原来的房子,又赚了一笔。一家人生活得很开心。后来,我还去过他们的超市,的确办得不错。我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虽然夫妻二人在国内都是“铁饭碗”工作,但还有什么像他们这样拥有自己独立的“事业与实业”的生活感到安定和安心的呢?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机遇总是会有的。

 
 
2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1

难过

拍砖

支持
23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6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8 个评论)

3 回复 卉樱果 2011-8-18 02:20
非常在理!我一直相信这句话:机遇留给准备好的人
3 回复 黄笑吾 2011-8-18 02:30
还要肯吃苦!开超市,累啊!
龙哥,有你写博的精神,什么也干得好!崇拜+钦佩!
4 回复 sousuo 2011-8-18 02:32
若没有在国内的钱,多少机遇也没用。
4 回复 秋天的云 2011-8-18 03:33
NO.1:是金子放到哪里都会发光。
NO.2:千里马自己去找伯乐。
3 回复 tea2011 2011-8-18 05:09
为您的朋友高兴....
4 回复 小小.. 2011-8-18 05:24
机遇留给准备好的人  
5 回复 kylelong 2011-8-18 05:38
卉樱果: 非常在理!我一直相信这句话:机遇留给准备好的人
2 回复 kylelong 2011-8-18 05:38
黄笑吾: 还要肯吃苦!开超市,累啊!
龙哥,有你写博的精神,什么也干得好!崇拜+钦佩!
努力ing
4 回复 kylelong 2011-8-18 05:38
sousuo: 若没有在国内的钱,多少机遇也没用。
有道理
3 回复 kylelong 2011-8-18 05:39
秋天的云: NO.1:是金子放到哪里都会发光。
NO.2:千里马自己去找伯乐。
  
3 回复 kylelong 2011-8-18 05:39
tea2011: 为您的朋友高兴....
谢谢
2 回复 kylelong 2011-8-18 05:39
小小..: 机遇留给准备好的人   
祝你开心
5 回复 mountainview 2011-8-18 06:33
好!
2 回复 mh224 2011-8-18 07:26
不是猛龙不过江
5 回复 YRose 2011-8-18 07:29
卉樱果: 非常在理!我一直相信这句话:机遇留给准备好的人
非常在理!我一直相信这句话:机遇留给准备好的人.

留给齐心协力的家庭.

        
3 回复 以后彩虹 2011-8-18 07:32
坚定的相信!机遇是留给准备好的人~ 俺身边的朋友大多数是白手起家的~
3 回复 opa900 2011-8-18 07:54
但在国外的大陆人有胆量,有能力为自己打工的人不多。特别是高学历的。这方面印
度人要强得多,据说大部分方便店都是印度人开的。(据说)一个带加油站的 Circle
K,在不偏僻的地段(最好有些老墨),一年营业额约一百万,利润额25%。见过大陆
人开 Circle K 吗?
3 回复 相食 2011-8-18 08:01
sousuo: 若没有在国内的钱,多少机遇也没用。
原始资本还是从祖国带来的 。这系列之二不如之一那对夫妇结果好 。。。先把头盔戴上。。。
3 回复 柳叶儿青青 2011-8-18 08:22
只要夫妻俩齐心合力,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3 回复 yulinw 2011-8-18 08:31
   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
123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4 10:5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