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波音787系列--波音787梦想飞机(Dreamliner)是波音民用飞机集团正在研制生产中的中型双发(动机)宽体中远程运输机,是波音公司1990年启动波音777计划后14年来推出的首款全新机型。波音787系列属于200座至300座级飞机,航程随具体型号不同可覆盖6500至16000公里。波音强调787的特点是大量采用复合材料,低燃料消耗、高巡航速度、高效益及舒适的客舱环境,可实现更多的点对点不经停直飞航线。
众所周知,人们关注空客A380。不仅是因为它大,更因为它乘坐舒适。但是,也正因为其大,不是人们每次出行都能有乘坐A380的机会的,特别是在国内航线上。
波音则认为,他们最新的B787客机,不但能比A380更舒适,还能有更广泛地运用,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在航空旅行中享受到这种舒适。
貌不惊人--这是一种真正革命性的飞机
这是一种真正革命性(虽然貌不惊人)的飞机——第一款塑料民航机。波音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迈克纳尼(Jim McNerney)自信说:“ 787梦想飞机是自50多年前波音707将世界引入客运喷气时代以来最重大的创新。”
我们先从乘客最关注的舒适性谈起,为了准确了解关于飞行环境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及怎样运用最新技术改善飞行环境,波音公司和全球各地的大学合作,为洞悉高度、湿度、气压、光线、声音和空间对乘客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
波音还独家研究了怎样让技术因素改善人类身体对飞行状况的反应,创造出最舒适的乘坐体验。借助这些研究结果,B787将得到重大改进。可以说,B787将令人们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航空旅行体验,因此,波音将其命名为“梦想”飞机。
客舱加压——克服航空旅行最令人不适的环节
乘坐飞机的人都会被气压变化引发的耳膜胀痛而困扰,有的人或许感受较轻,而有些人则对此则非常头痛。这是民航飞机至今不能有效解决的难题。
飞机升空后,随着飞行高度逐渐增加,周围的空气越来越稀薄,气压下降,温度也下降。在海拔4000米以上高空,人就有较严重的缺氧表现。到了海拔6000米的空中时,机外温度下降到-24℃,空气密度仅为地面的53%,此时穿普通衣服的人能维持有效知觉的时间仅仅15分钟。
早期的飞机,驾驶员靠穿上厚厚的皮飞行服来抵御寒冷,添置了制氧设备或氧气瓶来应急,但没有办法防御低气压。直到1945年以前,运输机的飞行高度都被限制在海拔6000米以下,通常只在海拔600~4000米的区间飞行。
直到1947年涡轮压气机被装进飞机,从此客机的飞行高度才突破海拔6000米的禁区达到11000米以上。这时外界的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1/4,大气温度是-54℃,这是人所无法承受的。而客舱内增压后的气压却相当于在海拔2400米高度的大气压力,这种客舱叫增压座舱。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把座舱内的气压调整到和海平面0米的气压一样呢?这是因为座舱内部的压力如果太高,飞机升到高空以后,机内机外的压力差也就越大,飞机结构所承受的压力也越大。如果客舱气压高,飞机的结构重量就要增大,影响到经济性。
更麻烦的在于,在民航运营中反复的起飞-巡航-降落过程中,反复的、较大的压力差变化带来的重复拉伸,将加速飞机结构金属疲劳现象,大大缩减飞机结构寿命,影响安全性和经济性,这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由于技术上的局限性,目前只能将客舱压力设定在人尚可承受(但不是舒适)的范围内,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由于存在着近2400米高度差所导致的气压变化,乘客会感到耳朵内鼓膜疼痛不适。也就是说,现时仍需要乘客的耳膜,去部分代替飞机结构,承受气压变化之苦。
由于波音B787主体结构使用了大量复合材料,比现今客机的铝材承受压力的能力更强,疲劳现象更不明显,安全使用寿命可以超过飞机运营寿命期。所以,波音公司决定B787的座舱将增压到相当于1800米海拔高度。据测试,这600米的“海拔”下降,将会带来显著的改进,大部分乘客将不再感受到耳膜肿胀之苦,这是航空旅行体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空气加湿——从沙漠变森林
敏感的女士常常会抱怨密闭机舱的环境不好,一走进客舱就感觉很不舒服,这主要并非客舱空气不够洁净(像空客A380已经将客舱空气更换的速度提升了一倍,3分钟就把全客舱空气更换一次);而是在于客舱空气极度干燥——湿度大约在1-3%,甚至比沙漠还要干燥。
人在这种干渴的环境里,不但皮肤很快被“晾干”,脸部紧绷,犹如被无形的手扼住般不舒服,敏感的人连眼球都有灼伤感,在干燥的机舱里一刻也不愿多待,一落地就迫不及待的想要逃离这个鬼环境。
为什么飞机制造商不把座舱加湿?简单的原因就是担心潮湿的空气,以及气压及温度变化引发的凝结水汽腐蚀机身金属材料。波音B787的革命性结构在这里再次颠覆了旧有的格局——复合材料不怕腐蚀,所以机舱湿度可以调整到正常空气的水平。
提升后的客舱压力,加上更湿润、更自然清新的空气,必将全面提升乘客的舒适感。
“小”飞机同样可以不颠簸——阵风抑制技术
人们总是喜欢选择乘坐更大的飞机,这不但因为其大(尽管人均客舱面积或许没有多少提高),更因为人们认为大飞机在遭遇紊流时更稳当,上仰下跌的颠簸、左右摇摆的晃动感会减轻。但是,波音B787作为中型客机,将拥有媲美甚至超越B747和A380这样大飞机的稳定性。
B787通过分布飞机四周的100多件气压传感器、加速度计和陀螺传感器,可以检测风力和气压速度的变化,所有这些感测资料都被传送到飞机的中央飞控系统上。然后飞控系统应用波音根据数据资料和经验积累研发的软件算法,确定将要采取的抑制行动。
控制器会迅速传送信号到方向舵、升降舵、扰流片、副翼和襟副翼等飞机控制面上,对气动做出自动微调以抗衡紊流。结果是飞机可以将阵风气流的扰动削减至原先的1/3。
实践证明,B787梦想飞机的阵风抑制技术能使乘客在中等强度的颠簸条件下,仍享受舒适、愉悦的飞行体验。
特大号液晶舷窗——风景和视野更佳
乘客当然希望飞机拥有更大的舷窗。但工程设计的角度来看,机身上更大的舷窗也带来了飞机结构的载荷挑战。
正是由于能承受更大的载荷复合材料技术的运用,波音787将带来的空前尺寸的(高47厘米,宽28厘米)民航客机舷窗,比现有机型的舷窗大65%,这使乘客的飞行体验更加精彩。
而787梦想飞机舷窗的“遮阳板”也非常与众不同——它没有遮阳板,配备的是电子舷窗——窗中嵌入液晶体,自动调校明暗,控制外界光线的射入量,并维持透明。它使乘客能在避免日晒的同时看到飞越的蓝天白云。而只要按一下按键,舷窗就会慢慢变暗,直到几乎完全不透光。老式的下拉式遮阳板也因此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天空客舱”——更开阔更温馨的客舱环境
波音787的设计营造出欢迎乘客登机的氛围,飞机入口通道高大宽敞,客舱照明使用了可以变幻色彩及明亮度的LED阵列,使用新颖的蓝色灯光,营造出头顶即是天空的明亮通透感觉,高达2.4米的穹顶使乘客强烈感受到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空间——像是走进了高档餐厅的大堂,而不是拥挤的传统客机客舱。
架构天空特色的穹顶一直贯穿着整个客舱,为乘客营造了强烈的开扬感,机组可以在飞行中控制“天空舱顶”梦幻般的颜色和柔和的亮度。可根据不同的时间及时配合乘客登机、起飞、用餐等多种模式需求,调节不同的照明氛围,为乘客创造心旷神怡的客舱环境,可享受宜人柔和的蓝天、也能体会宁静放松的黄昏。而当乘客需要休息时,舱顶则可模拟美丽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