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装修房屋的经历

作者:kylelong  于 2012-8-8 11:5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生活经历|通用分类:前尘往事|已有18评论

 

 

结婚要有房,睡觉要有床。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还没有家具城,也没有装修市场,几乎所有结婚的青年,都是自己打家具、装修房屋。

 

首先是打家具。第一年,通过我小学同学的父亲买了两个立方的好木材。至于是榆树、樟树还是桦树,我也不记得了,反正不是最贵的那种。因为他父亲在木材加工厂工作,懂得家具的木材质量,价格上可以略微便宜一点,测量上也可以放松一些。而且,买了之后,又在木材加工厂用机器切开成片。按照木匠的建议,好像是2.5cm。我父亲也学过一点木匠,也可以指导一下。

 

木板切割之后,就租了工厂的大卡车,直接拖到奶奶那边。当时奶奶家里空间很大,我作为长孙,在这里做家具,奶奶也还是蛮高兴的,毕竟奶奶是打算做太太的了。据木匠说,木板要在家里存放一年,经过一个夏季和一个冬季,让木材干透,以后做家具就不会变形。

 

然后就是设计家具。那段时间,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新婚家庭参观,只看好的设计。那时候没有照相机,更没有数码相机,只能用纸笔画下来。回家之后,就集众家之长,按照自己认为是最好的设计画出来。当时的工作单位分配给年轻人结婚的房子都是一室一厅,那就按照这个空间大小来设计。

 

画好图纸之后,又给木匠和工厂搞设计的师傅看。因为我又不是专业绘图,很多东西不懂怎么画,而且要让木匠看得懂,还要具有结构知识,不仅仅是好看就可以了的。这样,来来回回搞了好几次,最后才定下来。还有一点,就是各个门和抽屉的把手、铰链、接头等等,也要标注清楚;需要多少,自己也得马上去买。当然,还有各种规格的平钉和螺钉(那时候,还没有气钉)。

 

第二年,请了两个小木匠师傅,就在奶奶那边开工了,包吃包住。后来,又买了大概103米长、3cm见方的杂木,做家具的腿。当时结婚,讲求多少条腿,就是指家具。家里原来还有一些旧家具,也拆了,可以做一些零用。木匠师傅也经常遇我沟通,修改设计,因为他们更有经验。

 

奶奶当时也就60多岁,精神很好,也很能干,做饭做菜,主要是奶奶。父母亲和我们都在工作,只是下午下班后,才去帮忙。奶奶家用的是自己打的砖炉,可以烧柴的。这样一来,做家具会有大量的木削,我们称之为刨花,就不会浪费了,烧柴呀!

 

在做家具的同时,我又通过在地毯厂工作的初中同学,买了很多地毯的边角料(似乎记得还是免费弄的)。那个时期,很多家庭就用地毯的边角料做地毯,很划算。因为考虑到孩子喜欢在地上玩,地毯比较安全一些。至于清洁问题,就用电动的吸尘器,再就是注意喷洒消毒剂之类的东西了。当然,周末都是要拿出去晒太阳的,保证卫生。

 

那些边角料,宽度35cm不等,长度60100cm不等。拿回家之后,第一步,我和父亲两个人就用木条和刀片,将所有边角料切割成50cm长,宽度大致差不多的地毯条。第二步,用电熨斗加热地毯条的背面,因为本身有胶,加热之后就会粘在一起。就这样,全部做成50cm X 50cm大小的地毯方块。花了大约3个星期,但“成果”还是很可观的,节约啊!摆在卧室里,很气派,真看不出是拼接的。

 

接下来,就是家具的油漆。油漆的气味很大,而且要请专业师傅。母亲原来做过油漆匠,懂得一些。买的白色树脂漆,刷了好几次。地板上要用报纸铺垫好,否则,弄到地上就比较麻烦。自己要亲自看看,有些做得不够的地方,自己也亲自刷一刷。万一弄到手上,洗手要用香蕉水。干这个,一定要戴口罩。

 

同时,房间内的工作也开始了,就是电线、开关和插座的埋设,还有房间的粉刷等等。这些都是专业工作,好在我一个亲戚是专门做这一行的。首先要买好电线、开关、插座,还有配套的平钉、螺钉等等。那段时间,房间内总是会有电钻、凿子和榔头的声音,我也跟着学了不少手工。当然,搬运垃圾也是我的活儿,还有水泥、砖块、瓷粉、石膏等等。干这个,也一定要戴口罩。

 

厨房要做的是安装抽油烟机,这个简单,但安装通风管道就比较麻烦。为了防止油烟回流,窗子和玻璃要全部密封,玻璃要中间要挖一个圆洞,让通风管道伸出去。另一个是修水泥案板,这是专门买的一块预制件,然后用水泥抹平(那时候不流行瓷砖,似乎没有)。

 

粉刷房间的同时,还要做三件事。第一个是安装吊扇,要在天花板上钻一个孔,再用水泥固定一个铁钩。第二个是卧室一面墙体要贴一整幅海边的风景画,首先要把风景画粘贴在一个用夹板和龙骨框做的画板上,再固定到墙壁上,最后还要安装装饰性的屋檐和窗帘,看上去像真的风景一样。

 

第三件事,就是在客厅安装一面茶色镜。那个时候,很流行茶色镜。当时,工作单位正在装修,我就找公司买了一块1X 15的茶色镜,单位的同事们帮我抬上楼。4楼啊,那个黑黢黢的楼梯,又小又窄,居然一次成功到位!后来,下面只用了两颗水泥螺钉(膨胀螺钉)就固定了,然后两边也用了几颗普通的螺钉。最后,四边用金属条装饰一下,客厅一下子亮堂很多。

 

最有创意的一件事,就是做梳妆台了。先是自己设计了全玻璃的梳妆台,左侧是一个长条镜子,右侧是6层的玻璃架,中间有两层的玻璃架。所有玻璃都是6mm厚的茶色玻璃,然后用塑料卡子把所有玻璃和镜子连接起来,并固定。看上去不太扎实,但摇一摇,感觉也还不错,挺结实的。用了10年,也没有坏。

 

“基建”的最后两件事,就是买客厅的塑料地板和做沙发。塑料地板可以在商店买,但那时候很少有人买沙发,基本上都是找人做沙发。那个时候也不流行皮沙发,做的沙发也是布面的,而且还是尼龙的,容易清洗。

 

找到一家做沙发的小店,讲明尺寸、式样,挑选布面的颜色和花型,一周就拿货,这个倒是比较简单。记得是120块,还是还价的(当时工资是100块左右)。3人沙发,好像用了5年。

 

最后就是买一些家用电器:吊扇、台扇、冰箱、双卡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抽油烟机、台灯、吸顶灯,还有煤气炉、折叠椅等等。那个时候,商店不多,家里装饰的商品也不多,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想的。

 

描述一下小家庭世界:

 

卧室:大红色的地毯,使得房间充满柔情与热烈;东面一面墙,是黄色碎花的落地墙帘,帘子后面有4把折叠椅;南面是上下两组二八分、左右双开门的组合柜,其中一扇柜门是镜子,上下柜子里面都是衣物;西面的白色墙体上,有一对镶嵌在墙壁的、上下组合的茶色玻璃架,上面摆放着钢琴八音盒、电池永动球、四君子屏风等装饰品;北面是整面墙的海边风景画,晚上还可以打开一排射灯,是个照相的最佳景点;正中间是冬(弹簧垫)夏(木板)双面两用的床,窗下还有两个抽屉;床的左侧是一个床头柜,上面摆有台灯和花瓶;床的右侧是一个茶色玻璃的组合梳妆台;天花板上是吸顶灯。此外,卧室还有一个隐蔽的储藏柜,可以放一些棉絮、棉衣、棉袄、毛衣、毛裤等大件衣物。衣柜旁边还有一个电热器,冬季取暖。将铁制的摇床打开,就成了一张小床,放在茶色玻璃架下面,儿子小时候就睡这里。

 

客厅:希腊回纹的塑料地板,由白色和棕色组成,与四周的家具颜色协调一致;东面是彩色电视机,电视柜里面是录像机,左侧有凳子;南面是三人沙发,沙发上的墙壁有一面茶色镜,沙发前面是一对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可以任意移动和组合形状的茶几;西面是三屉书桌和凳子,上面有台灯、台历、笔筒和纸笔,抬头是一扇窗子和布窗帘,后来改为百叶窗帘,顶上是日光灯;西北角是电冰箱,电冰箱上面有一个花瓶和一束塑料花;北面是三个依次落差的书架,和两组组合柜,上面柜子放影集和杂物,左边组合柜的下面是三个抽屉,放衣物,左边的上面是双卡录音机和三层的茶色玻璃装饰架,放像框等物品,右边组合柜的下面的一半是3个抽屉,另一半是隐藏的椅子,拉出来可以坐,而上面就是一个小书桌,有台灯和书夹;东北角是内转角和外转角两个转角柜,前者放两床席子和杂物,后者放两套茶具和装饰品。天花板上,是木制的四叶吊扇,中间还有一个圆球的灯。门背后是一张折叠的钢架餐桌,表面上看是四方形,但四边可以打开,成为一个正圆形;这个可大可小的桌子,按照人数来调节,用途也是多方面的。

 

阳台:有内外两套晾衣架,还放有几个凳子。在没有空调年代的夏季,就用8张凳子搭成床,在外面睡觉。阳台和卧室之间有一扇门,还包括纱门,夏季点蚊香驱蚊之后,把门打开,但纱门关上,家里可以通风,又可以挡蚊。阳台和卧室之间有窗子,后来买了窗机,就安放在这里。有一年,在阳台上种葡萄、丝瓜等等。还有一年,在阳台上养兔子。春节期间,可以在这里看大街上的大头娃娃、扭秧歌、划龙船、采莲船等传统节目。

 

厨房:左侧是水池、洗菜池和撮箕扫帚;右侧是水缸(经常停水)和厨房的水泥案板,切肉切菜处理等等都在这里,菜刀、砧板、油、盐、酱、醋也在这里,后来增加了一个小碗柜;水泥案板的上面是一排小柜子,放筷子、碗碟,以及大大小小的锅子,各类调味品等;水泥案板的下面是米缸、蜂窝煤炉、蜂窝煤和火剪;正中间才是厨房的主角――煤气炉子,也叫液化气炉子,开始是单位发的一套简易炉子,后来自己买的一套比较漂亮的不锈钢炉子,炉子上面放一个炒锅、一个水壶,煤气坛子放在水泥案板的下面。差不多30天买一次煤气,住4楼,基本上都是一个人抬上抬下,有时候两个人抬就比较轻松。炉子这边是西晒,夏季炒菜很热,背面一直用电扇,前面用一把雨伞挡住太阳。两年后,安装了一个雨棚,也是太阳棚,改善很多。

 

卫生间:厨房左侧一个小门进去,既是卫生间,也是淋浴间,左侧是挂毛巾的架子,右侧是一个3升的超大热水器,煤气管道从墙壁通往厨房的煤气坛子,热水器的排气管道从卫生间的窗子上面通往外面。这里有一个水表,每月查一次。

 

楼梯和缓冲间:4楼以上,原来是一家,我们搬进去是左右两家,因为是顶层,4楼的楼梯就封了,两家合用楼梯和钥匙,还可以堆放一些杂物。我们这边没有大门,就安装了一扇只有栏杆的简易铁门,再加上一块布帘子,这里就是一个缓冲间。缓冲间有一扇窗子,窗台加大了,下面放很多鞋子,上面放茶壶和茶杯,进门就可以喝水,还可以放钥匙、手表、钱包之类的东西。顶上是一个电表,每月查一次。

 

整套房间设计很巧妙,充分利用了所有空间,但面积只有40平!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3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2 回复 秋天的云 2012-8-8 13:33
那个年代就这样的条件。
咱也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的10年中,前后折腾了3次装修和翻新家居[em:3:
]反正在中国想起折腾一次就翻新一次也挺有意思的。
3 回复 yuki-1217 2012-8-8 20:21
你的记忆力惊人!
3 回复 云间鹤 2012-8-8 20:49
不会是当时就写日志吧?
3 回复 猪扒戒 2012-8-8 21:31
当时来说,龙老师够奢侈的。
3 回复 秋收冬藏 2012-8-8 22:13
真好记性,一定特爱自己的温馨小窝。
6 回复 kylelong 2012-8-9 05:34
秋天的云: 那个年代就这样的条件。
咱也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的10年中,前后折腾了3次装修和翻新家居[em:3:
]反正在中国想起折腾一次就翻新一次也挺有意思的。 ...
一份辛劳,一份开心
4 回复 kylelong 2012-8-9 05:35
yuki-1217: 你的记忆力惊人!
   自己也觉得
3 回复 kylelong 2012-8-9 05:35
云间鹤: 不会是当时就写日志吧?
就这几天写的
2 回复 kylelong 2012-8-9 05:35
猪扒戒: 当时来说,龙老师够奢侈的。
算是穷人中的奢侈
3 回复 kylelong 2012-8-9 05:35
秋收冬藏: 真好记性,一定特爱自己的温馨小窝。
  
4 回复 黑山老猫 2012-8-9 06:07
真厉害, 这么久的事儿了. 还能想起来
3 回复 skphotos 2012-8-9 07:01
喜欢看你这造窝的过程,是段难忘的经历!
4 回复 kylelong 2012-8-9 07:55
黑山老猫: 真厉害, 这么久的事儿了. 还能想起来
  
2 回复 kylelong 2012-8-9 07:55
skphotos: 喜欢看你这造窝的过程,是段难忘的经历!
生活就是一个过程
3 回复 skphotos 2012-8-9 08:08
kylelong: 生活就是一个过程
你写的这个经历,同时也带来了很好的记忆!
5 回复 kylelong 2012-8-9 08:15
skphotos: 你写的这个经历,同时也带来了很好的记忆!
值得回味
2 回复 skphotos 2012-8-9 08:23
kylelong: 值得回味
很对!
3 回复 kylelong 2012-8-9 08:56
skphotos: 很对!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6 18:1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