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洲/国家 | 当地对海外华人的称呼 | 海外华人人口 | 占当地人口比例 | 占全球海外华人比例 |
---|---|---|---|---|
亞洲 | 36,276,784 (2006) | 0.8% | 78.7% | |
![]() | 泰国华人 | 8,500,000 (2006) | 14% | 11.7% |
![]() | 印尼华人 | 11,500,000 (2005) | 3.1% | 11.7% |
![]() | 馬來西亞华人、峇峇娘惹 | 6,400,000 (2008) | 26.5% | 12.1% |
![]() | 新加坡华人、华族 | 3,700,300 (2009) | 74.2% | 4.3% |
![]() | 菲律宾华人 | 2,500,000 (2004) | 2% | 2.4% |
![]() | 緬甸华人、果敢族 | 1,300,000 (2003) | 3% | 2.1% |
![]() | 越南华人 | 1,263,570 (2006) | 3% | 2%-3% |
![]() | 日本华人 | 606,889 (2007) | 0.5% | 1.5% |
![]() | 华裔印度人 | 186,461 (2005) | 0.02% | 0.5% |
![]() | 柬埔寨华人 | 150,000 (2003) | 1.2% | 0.2% |
![]() | 韩国华人 | 85,000 (2003) | 0.2% | 0.16% |
![]() | 汶萊华人 | 57,000 (2006) | 15% | 0.1% |
![]() | 老挝华人 | 50,000 (2003) | 1% | 0.1% |
![]() | 朝鲜华人 | 50,000 (2003) | 0.2% | 0.1% |
![]() | 以色列华人 | 23,000 | 0.3% | 0.1% |
![]() | 蒙古华人 | 11,323 | 0.4% | 0.03% |
![]() | 巴基斯坦华人 | -- | -- | -- |
美洲 | 8,900,000 (2005) | 0.6% | 14.4% | |
![]() | 华裔貝里斯人 | 700(2011) | 0.005% | 0.00002% |
![]() | 华裔美国人 | 4,025,000 (2007) | 1% | 6.8% |
![]() | 加拿大籍华人 | 1,445,000 (2004) | 3.9% | 3.4% |
![]() | 巴西华人 | 360,000 (2006) | 0.10% | 0.4% |
![]() | 秘魯华人 | 2,500,000 | 2.08% | 0.4% |
![]() | 巴拿馬华人 | 150,000 | 5% | 0.4% |
![]() | 阿根廷华人 | 120,000 | 0.16% | 0.1% |
![]() | 尼加拉瓜华人 | 12,000 | -- | -- |
![]() | 牙马加华人 | 10,000 (2004) | 0.3% | 0.02 |
![]() | 古巴华人 | 500 | -- | -- |
![]() | 波多黎各华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哥斯达黎加华人 | 9000(200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歐洲 | 1,700,000 (2006) | 0.2% | 4.1% | |
![]() | 俄罗斯华人、东干族 | 980,000 | 0.5% | 1.9% |
![]() | 法国华人 | 300,000 | 0.5% | 0.9% |
![]() | 英籍华人 | 500,403 (2008) | 0.8% | 0.7% |
![]() | -- | 16,533 (2006) | 0.39% | |
![]() | 意大利华人 | 111,712 | 0.19% | 0.2% |
![]() | 西班牙华人 | 99,000 (2006) | 0.22% | 0.16% |
![]() | -- | 71,639 (2004) | 0.1% | 0.1% |
![]() | -- | 44,713 (2006) | 0.7% | 0.1% |
![]() | 罗马尼亞华人 | 2,24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洋洲 | 1,000,000(2003) | 1.9% | 1.7% | |
![]() | 澳籍华人 | ~700,000(2006) | 2.5% | 1.3% |
![]() | 华裔新西兰人 | 147,570 (2006) | 2.8% | 0.3% |
![]() | 斐济华人 | 6,000 (2000) | 0.5% | 0.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洲 | 103,000 (2003) | 0.02% | 0.3% | |
![]() | 南非华人 | 100,000 (2003) | 0.2% | 0.3% |
![]() | 模里西斯华人 | 36,830 (2007) | 2.9% | 未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共 | -- | 47,679,784 | 0.6% | 100% |
统计数据使用当地政府数据或可信度最佳的估计。百分比可能因人口普查结果或估计結果而有所不同。
统计数据來自台湾“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2005年的统计結果。
国家 | 2005年人口 | 排名 |
---|---|---|
![]() | 7,566,200 | 1 |
![]() | 7,053,240 | 2 |
![]() | 6,187,400 | 3 |
![]() | 3,376,031 | 4 |
![]() | 2,684,900 | 5 |
![]() | 1,612,173 | 6 |
![]() | 1,300,000 | 7 |
![]() | 1,263,570 | 8 |
![]() | 1,146,250 | 9 |
![]() | 1,101,314 | 10 |
![]() | 998,000 | 11 |
![]() | ~700,000 | 12 |
![]() | 519,561 | 13 |
![]() | 343,855 | 14 |
![]() | 296,623 | 15 |
![]() | 230,515 | 16 |
![]() | 189,470 | 17 |
![]() | 185,765 | 18 |
![]() | 151,649 | 19 |
![]() | 144,928 | 20 |
《中国侨资企业发展年度报告2010-2011》,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委托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承担。
报告指出,一是华人社会由以老侨与港台东南亚华人移民为主体,转变为以中国大陆移民占多数;二是华人素质提高,经济条件改善,构成更趋多元化。
报告指出,北美华人从1990年的200多万急增至2010年550万。欧洲由数十万急增至二百多万,非洲由数万猛增至近百万。2000年至2010年增长更快,如西班牙华人从2.8万人猛增至15万人,美国从300余万人大增至近400万人。投资移民美国的数量,2011年较2007年增长了10倍。
报告说,华人聚居都会区,在北美逾50万华人的都会就有纽约、多伦多、旧金山湾区、洛杉矶、温哥华等地。东南亚则形成华人百万以上的聚居都会区,如新加坡、曼谷、吉隆坡、雅加达等。在这些华人聚集大都会区,华人经济具有自我扩展能力,充满活力,释放新的生机,并带动了周边的华人移民扩散。
报告表示,欧洲、非洲等地的新移民与华人商务亦日趋活跃,呈现前所未有的气象。东南亚是最大的传统华人聚居区,因为基础大,新移民容易被人忽视。报告援引厦门大学庄国土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东南亚的华人新移民数量高达400万。
报告指出,海外华人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极大地丰富了华人社会经济与文化活动,也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新机会,为华侨华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无限生机,使得华人社区与网络形态丰富多样,不仅新兴的电子网络社区迅速形成,传统的社区也获得新生。
(编辑)
相关阅读:
世界海外华人分布(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