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的“坏毛病”(故事三):敲敲打打过周末

作者:kylelong  于 2013-11-19 11:4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生活经历|通用分类:前尘往事|已有8评论


文革后期以及改革开放早期,市场不是很繁荣,服务行业非常少,很多小商品买不到,老百姓只能“自给自足”。

老爸不单是文科的料,还学到两样手艺:一样是向舅父(我的舅爷)学的木匠手艺。 舅爷是船木匠(也是祖传手艺),几十年一直在江边造船。小学暑假期间,我曾经在江边看过舅爷造船的情景,十分佩服。他曾经亲自给我打过一只半圆形的小凳子,按照人体生理结构,小屁股刚好坐上去,舒服得很。还有一样,就是老爸在工厂向电工师傅学的电工手艺。

那时候,周末只有一天,但没有电视或麻将,人们就在家里做家务。原来住在平房,后来住筒子楼,家里的事情似乎比原来多很多。老妈就洗衣服、床单、被子(没有洗衣机,都是用手洗),老爸就敲敲打打,搞得我和姐姐周末想睡个懒觉都“不得安宁”。要么就是家里的电灯开关要修理,要么就是床铺要钉扎实,要么就是给我们打桌椅,反正没闲着。

很多时候,老爸要我跟着学,说今后成家立业,生活中少不了敲敲打打、缝缝补补。现在想起来,在加拿大生活还真是这样。

扎拖把,是我和老爸经常做的事情。那时候街上卖的拖把很容易坏,老爸就自己做。将旧的秋衣秋裤剪成条条,倒过来用铁丝扎在木棍上,然后再正过来扎一次,两次铁丝扎紧,肯定扎实牢固。还要注意铁丝拧的接头要打进木棍里面(工具要齐全),以免铁丝的尖头损坏地面。

自动左右双开窗帘。那时候的窗帘都是自己做,老妈会缝纫(家里买的缝纫机),很多衣服也是自己做,国营商店衣服太少。用手拉窗帘很简单,但每次要左右拉,麻烦。一次,老爸看到报刊上介绍一种简易装置,可以在一边拉,却是左右双开窗帘。其实,就是利用左右各一个木制的缝纫机线轮子,再用两根绳子来回转几次,刚好就可以从一边拉,窗帘左右双开。

还有修补凉鞋拖鞋、修理凳子桌子、划窗子玻璃等等。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使用墨线、刨子和凿子,都是木匠的手艺。隔壁左右的,也经常过来看看,不知道老爸在做什么。有时候太吵,也会提意见。我结婚时的新房布置,老爸的这两样手艺发挥了巨大作用,房间的电线都是老爸亲自布的。

老爸退休后,这两样手艺还是用得着,广告啦、灯箱啦、空调啦等等。反正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求人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其实,这也是一份生活的乐趣。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6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1 回复 rosejyy2000 2013-11-20 02:41
你老爸真有才。赞!
3 回复 kylelong 2013-11-20 03:50
rosejyy2000: 你老爸真有才。赞!
晚辈好好学习。
1 回复 晓临 2013-11-20 04:28
你父亲培养出接班人了。
2 回复 kylelong 2013-11-20 07:55
晓临: 你父亲培养出接班人了。
差得远啊
2 回复 來美六十年 2013-11-21 09:14
""敲敲打打"""六十多年----现在還是天天做   
3 回复 kylelong 2013-11-21 09:26
來美六十年: ""敲敲打打"""六十多年----现在還是天天做    
你身体好啊!手艺也一定不错!
2 回复 來美六十年 2013-11-21 11:20
Typical U.S. home owner. Repair everything at home.   
3 回复 kylelong 2013-11-21 11:48
來美六十年: Typical U.S. home owner. Repair everything at home.    
向你学习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7 00:3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