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由“扁肉”和“扁肉燕”想到的
前不久,笔者发表一篇生活博文:《学做福州“扁肉燕”》,第一次做,很兴奋。网络有很大反响,而其中最令人深思的,莫过于一位读者的留言:“扁肉”和“扁肉燕”,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而且你在文中还把“扁肉”、“扁肉燕”、“肉燕”,这3种混为一谈!
这几天仔细查阅了相关文献,还真是的:扁肉就是扁扁的馄饨,肉馅很小很小;扁肉燕的燕皮成燕尾状或长春花状;太平燕因为加了两个鸭蛋的缘故,要与鸭蛋共煮,而且是石滚蛋,不是荷包蛋;肉燕基本上就等同于馄饨,肉馅比较大,不是扁扁的,有点肉球肉丸的感觉。这三者之间还有区别:扁肉的皮有猪肉做的,也有鱼肉做的,只是面皮;扁肉燕的燕皮里面有猪肉和番薯粉,先蒸后加高汤;肉燕的燕皮比较小,肉馅大。但不管如何,所有的肉馅都是用棒槌打出来的,味道鲜嫩。
所以,还是要感谢这位网友提出问题。
果真如此吗?再仔细查查更多的文献,有关“扁肉”、“扁肉燕”、“肉燕”的解释和具体做法很多,抄手和清汤也不同,甚至还有与云吞或馄饨类似的东东,大同小异,各地有各地的特色,福州比较有特点,而福建或台湾其它地区,也有自己不同的特色,或者说是创新,很难讲有一个最标准的答案。当然,如果一定要说有,那就是福州人自己认为自己是最正宗的。
再回顾一下笔者几年前的一篇生活博文:《手把手教:做武汉热干面》。也有网友提出问题:热干面应该是淋以芝麻酱,辅以葱花、辣萝卜等各种佐料。你做的是什么?另一位网友说:热干面应该是淋以芝麻酱、辣椒油,辅以葱花、酸豆角、胡椒粉、醋、雪菜、鸡汤等佐料。你做的是什么?
笔者在武汉生活多年,就是在户部巷几十家面馆,每一家的味道也不尽相同。同时,也上网查了查:湖北各地的做法真的是大同小异,各地有各地的特色。但最大的特色,就是芝麻酱好吃!
从以上两个事件,笔者提出如下问题,与大家探讨:
1,什么才是正宗?如果说是一种文化溯源,研究历史,无疑是值得探讨的。美国的大力神或土星火箭,也是中国二踢脚的仿制品。李白到底是中国人还是俄国人,亦或是韩国人,也许就是这个“正宗”意义上的争论。而“正宗”本身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商业?遗产?专利?还是文化?
2,什么才是创新?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创新,社会就不可能进步;而每一次创新,都是建立在前人脚步上的。美国的大力神或土星火箭,并非中国二踢脚的简单复制;现代笔记本电脑完全不同于中国易经中的二进制。有人说:每一次创新,就像悬崖跳水,要么粉身碎骨,要么瞬间永恒。而这种永恒,成就了社会的进步。
3,什么是多元化?当今社会,连锁店几乎已经普及到世界每个角落,尤其是肯德基(KFC)、麦当劳(MD),还有什么Walmart、IKEA等等。它们统一管、统一标准。带来的是发展规模的迅速扩大,而带来的相反问题,就是多元化的丧失。
由此可见,基于正宗、不断创新,才是多元化的出路。商业是这样,文化是这样;自然界本身就是如此,生活也更应该如此。朋友,你是一位思想开放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