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黄金时代》(英文:The Golden Era),是描述民国时期四大才女之一萧红的传记电影,2012年12月12日于中国哈尔滨开拍,2013年5月拍摄完成。主要内容为萧红开始写作后十几年间的故事。萧红先后与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四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也在片中一一展现。除了爱情元素,片中亦涉及二十多个人物,其中主要角色便达十三个之多,例如鲁迅、丁玲等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都会出现在片中。中国大陆、香港于2014年10月1日上映。
此片亦为2014年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非主竞赛类闭幕影片,并入选多伦多电影节大师展映单元。本片代表香港角逐2014年第8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30年代时期,萧红一生颠沛流离,由哈尔滨、青岛、上海、武汉一路南下来到了香港。而武汉此地,正是她人生的转折点。1937年,萧红与萧军前往武汉,并一同和几位东北的流亡作家组成了“东北作家群”。其后,萧红在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5号的寓所与端木蕻良相遇结识,萧红在与萧军分手后,怀着萧军的孩子与端木蕻良结婚。最终在沦陷区的香港因病逝世。
网易影评认为:“《黄金时代》所下的功夫,是显而易见的。斟酌的词句,精美的服装,细致的场景、道具。虽然叙事不完全线性,也比较复杂,但是三小时看下来并不冗长。陌生化是来自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是本片拍摄的形式之一,即演员都在剧中“发现”摄影机,对着观众独白内心。不过导演在表演中做的陌生化调度不多,安置的独白更像是采访,大约有十几个人对着镜头讲述自己跟萧红的故事,或者他们对萧红的认知。影片的形式感极强,这样的尝试在现阶段的中国电影中是非常少见的,对于刚刚培养起来的院线观众而言,必定是过于先锋了,可是导演的探索精神依然值得称道。”
新浪娱乐写到:“《黄金时代》是一部糅杂了伪纪录片、舞台剧和传统电影风格的影片。第一幕黑白画面开始,就是萧红在镜头前介绍自己的生平,生于何年死于何日,形式感极强。此后影片转为彩色,导演从萧红的童年时代开始,缓缓勾勒这位作家的生平。为了突出部分段落的重点,导演许鞍华还把部分时空打乱,用逻辑而非时间讲述故事,呈现出片段化的叙事风格。影片的一大特点,就是很多演员出演的片中角色,以访谈的形式突然面对摄像机介绍故事背景和人物命运,这种类似于独家专访或者“焦点访谈”的处理,让人想到了美剧《摩登家庭》。人物表演过程中突然对着镜头说话,也与美剧《纸牌屋》甚至是国产电视剧《武林外传》有异曲同工之妙。”
《广州日报》:“对于那些不熟悉上世纪30年代文学的观众来说,繁多的人物、演员直面镜头的讲述、朗诵体的台词,对观影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让他们出了戏。尤其是聂绀弩、白朗、蒋锡金对于未发生的事情的“预言”,会引起观众对于电影时空时态的疑惑,也让观众意识到这些演员正在“搬演”那个人物。电影好不好看,取决于观众本身,只有读过萧红文章的人,才会体会到她脆弱与英武的一面的巨大差距。电影和文学,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缺少任何一面,都让你失去接近、理解萧红的资本。汤唯没演出那个敏感、自怜而又缺乏自信的萧红,但对于感情戏份她勉强胜任,台词功力相比电影的一众配角来说差距很大。冯绍峰演的萧军显得不够粗暴、大男人,东北男人的味道也不醇正。相反,其他配角相当出彩。影片看起来更像是“萧红被嫌弃的一生”,如果不了解那段历史,你可能只会看到萧红不断被各种男人嫌弃、背叛的故事,对于其中的具体原因却没有过多解释,尤其是男方的原因鲜少提及。”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