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微信群(wechat group)的微交流
2011年1月21日,腾讯(Tencent)公司推出热门通信应用软件--“微信”(WeChat),并逐渐向全球扩展。微信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通讯需求切入,把熟人、轻熟人、陌生人等人群,轻松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具有无限可能的移动互联网平台。
微信群(wechat group)的诞生,则是在这样一个手机平台上建立起来的新型的自由交流空间,几乎是24小时。在具体的运行中,有如下几种可能,与大家一起分析探讨。
1,组群。人群可以是熟人、半熟人、轻熟人、陌生人、熟人的熟人等;关系可以是家庭成员、同学、同事、网友、战友、病友、社团成员等;目的可以是密切亲情、纯粹自我展示、感情交流、知识介绍、生意合作、组织活动、微营销等;人数可以是3、5人,也可以是50、100人、500人等。但组群者本人,也就是领导者、组织者、群主,一定有一个目的,或者说群规,这是避免矛盾、调节气氛的指南;
2,入群。通常分为自己主动要求加入,以及被群主或微信群其他成员牵入。前一种情况,属于本人了解这个微信群,希望加入,可以从中获益,或者得到自己所需。后一种情况有3种可能:一是自己不会加入,或者当时网络没有信号,请人帮忙;二是群规有这样的设置要求;三是本人不知情,但被群主或微信群其他成员牵入,自己是被动的。最后一种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关键看这个微信群的目的,与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二者是否恰好合拍;
3,退群。分为主动退群与被动退群。被动退群比较简单,因为违反群规,被群主强令退出。而主动退群,就是微信群的目的与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二者没有恰好合拍。归纳起来,原因有:信号太多太嘈杂(其实可以关掉声音来避免);太耗电太费眼神太费手指(其实可以使用网页版或电脑版来改善);与群规或群内其他人合不来(其实完全可以不用理睬;退群只是让自己减少了信息来源,不一定就是好的或者不好的,要视信息的种类来判断);有压力感(这是减轻压力的措施之一)。
微信群的微交流,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交流平台,远不如电话或见面获得的信息多,但因为简单、便利、随时、随地,而且可以传送图片、语音和文档文件,在当今华人圈子(甚至包括老外的圈子)都十分流行。应该是适合即时类的信息交流,不适合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切不可用微信群的微交流,代替电话或见面交流沟通。另一方面,入群或退群,也应该是一个比较随意的偶然事件,并不表明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会有障碍。何不试试其它方式?
相关阅读:
e时代社交网络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https://www.backchina.com/blog/250647/article-193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