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生活工作面面观(5)

作者:kylelong  于 2008-12-16 05:1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国外生活|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5评论

关键词:

5,子女教育

在加拿大,托儿费随儿童年龄和托儿单位收费标准不同而不同。一般是每月一岁以下小孩1000加元左右,一岁至两岁小孩800900加元,两至四岁小孩700800加元,四岁以上650加元左右。有时也能找到一些收费较低的托儿机构。一些教会或慈善机构提供收费低廉甚至免费的托儿服务。对于入境6个月之内的新移民来讲,申请政府免费托儿补贴常较困难。入境时间稍长者,如果夫妇双方读书或工作但低收入,可申请免费子女日托。但在多伦多市中心区,因申请人较多,即使符合要求,也不一定能获得。

    待取得居住证明后(租约或购屋合约),即可带子女到附近学校注册。需要携带的材料包括子女的英文成绩单(至少近两年的)或毕业证书、疫苗注射证明、及原著地学校老师的推荐函(如有的话)。一些学校可能会在注册时要求作英文、数学的测试,故也请按年级事先做好准备。小学生有可能安排巴士接送。加拿大中、小学均是免费义务教育。

加拿大联邦政府还为18岁以下孩子每月提供300多元的牛奶金,保证孩子的身体。预防接种也是免费和强制的。孩子越多,牛奶金也越高,这是加拿大鼓励生育的一个国策。很多华人来加拿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多生孩子。若问一对年轻新移民,待他们安居乐业后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大概十有八九的答案是:“再要一个孩子”。加拿大人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不理解,是中国政府宣传的失败。本人认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总有一天还是要废除的,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问题。

西方社会倡导的所谓人权真是“无孔不入”。中国人教育子女的那种“人权”,或叫做教育权,不被西方社会认可。但不懂事的孩子享受的人权待遇却很高。他们有不听从父母的权力,有不愿意学习的权力,不做功课的权力。在中国“望子成龙”,给孩子加钉加铆光荣。在这里,对不起,如果孩子听话算你幸运。如果孩子不愿意或向他们的老师报怨,那麻烦可能就会来了。很多移民家庭过来时,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逆反时期。本来,移民后环境的完全改变,使得父母和子女在最初的适应期就感到不容易。一些父母心理有落差,经济有压力,情绪会变得不稳定,而孩子们也觉得离开了熟悉的朋友和校园,学制和功课有不同要求,心理上也需要调适。同时,新家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观念与传统中国文化有较大不同,接受新文化更迅速的子女开始变得不那么好管教了。

在各种国际比赛中,加拿大的中国学生往往可以拿到前几名,因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会考试。这应该感谢中国的教育体制,虽然看到中国的孩子们背负着沉重的学习负担而心感痛心,但他们学到了东西,知识扎实,在加拿大甚至可以作为家教老师指导加拿大的学生学习;而在加拿大高中毕业的中国学生以及加拿大本地的学生,就没有这个能力,每天4节课,然后就是放鸭子。因此,我建议孩子应该接受较高强度的基础教育(小学到高中)。

加拿大的高中生,也是可以打工的,而且还有社工工作,这是加拿大高中教育的优点。在加拿大出生的中国孩子从小在加拿大接受英文教育,今后可以很快融入主流社会,但是他们又缺少了汉语教育,大多数家长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为“香蕉人”(皮肤是黄色的,里面是白色的),所以坚持强迫孩子学习汉语。谈何容易?要知道,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文字,大多数华人孩子到高中时,汉语能够达到中国小学水平就不错了。很多加拿大长大的华人,只会说英语(或者加上粤语),不会汉语,这就是汉语的难度造成的交流障碍和传统文化遗失。在加拿大,学校每学期不会发给学生新书,都是用图书馆的课本,每年几乎一样,很长时间才会更新,节约纸张和书本费(当然,印刷质量十分上乘,价格也十分昂贵),与中国完全不同。加拿大的学校一般有3个假期,冬假(圣诞节至元旦以后),春假(3月份),暑假(68月份)。加拿大的学生学习压力不大,旅游(大多数到美国欧洲)或打工时间很多,视野广,独立强,由此可以看出。

加强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是加拿大基础教育的一大特点。在加拿大,学校没有围墙、没有校门、没有校牌,学校与周围的一切(马路、街区、商店等)是那么浑然一体。有时如果没有陪同的介绍,真不知已经来到学校。加拿大学校的课程设置是极为广泛的。中小学教育课程一般分为学术性课程和实用性课程(也称实验课程)。以安大略省为例,共开设的120门课程,其中80%是实用性课程,这些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在各校普遍开设,范围几乎覆盖各行各业,又与地方社会经济特点密切相关。比如职业技术培训类课程有机械制造、金融理财、商业营销、糕点制作等,还开设使学生理解政府的课――事业发展课,乡土课――土著历史课等。按照他们的话说,只要社会需要都可开设,因此课程常改常新。通过实用课程教育,使学生直接获得生产、生活经验和技能,获得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社会责任感。

加拿大的高中毕业生有3种选择:上大学(做学术研究)、上学院(做技术工人)、职业培训(直接工作)。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而不是家长的控制。加拿大的学生上大学不用考虑学费问题,奖学金基本可以付学费(一般第一年奖学金5000元(国际学生为16左右,研究生6000左右),学费差不多就是这个数,书本费大概800左右,如果节约一点,200也可以搞定――买旧书),如果不够,还可以申请贷款(加拿大政府是鼓励支持学生学习的,一般找到工作后才可以还贷,而且只用还75%-85%),是学生的一种挣钱手段。而中国的大学教育,是学生自己必须交钱。不过,中国大学的学生住宿要比加拿大相对便宜,只是条件略差。北大清华在世界大学的排名好像是50左右,而加拿大至少有3所大学排名在50之前。这个排名不是投资多少的排名,而是一个综合的因素(国家每年投资给北大清华的资金简直是天文数字)。但是,现实是北大清华的学生,每年有那么高的比例到西方国家留学或者工作;而且,自费留学生的比例也是逐年增加。这虽然与中国的开放政策和人民币升值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的因素是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以及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产出不协调造成的。这不是爱不爱国的问题,而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教育是一个社会福利和民族前途问题,而不是一个商业问题,这就是指导思想上的根本差距!

加拿大的高等学校基本上都是公立的,与美国不同。现在中国上大学与国外上大学,在费用方面差别越来越小,但是在中国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一个普遍想象,这与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很大关系。在加拿大,大学的专业设置比较合理,是根据社会要求制定的。很多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开始实习,积累工作经验。而在中国,学生们忙于英语考级、计算机考级、驾照考试等等。另一方面,中国的大学教育是商业行为,每年因为毕业、考试、交友等等原因而自杀的比例一年比一年高,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大学教育的失败。

尊重个性,重视人的潜能发挥是加拿大基础教育的又一大特点。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多民族、多文化的背景,使学生的个性差异十分明显。考察中我们发现,每一个介绍者都说自己学校是最好的,都说自己的学生是最好的。确实,在加拿大,培养学生相信自己、建立自信心是其教育的重要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加拿大的教师经常鼓励学生 ,想方设法挖掘学生的长处,对学生予以赞赏、表扬。尊重个性的一个要求是教育个别化,教育个性化。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是客观的,我们说的“因材施教”实际上就是因学生的差异而教。加拿大的许多学校为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开设各种各样的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考试方式因人而异;学生也有成绩单,但教师往往根据不同学生,分别写明学生的强项、弱项以及下步计划。他们认为没有学生的个性,就不可能有学校的特色。强调个性发展高于一切。教育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提供不同的学习途径,帮助学生发展个人的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性来源于多样性,来源于个性。所以知识经济以及社会其他方面对教育的影响,实际上是呼唤个性化教育。加拿大教育尊重个性,让人的个性潜能得以发挥,实际上是在促进人的发展,这与全面发展教育中强调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不矛盾的,因为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个性的全面发展。

加拿大的学生能够接受较好的西方式教育,一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发挥潜能的锻炼,一种开放的、自由的教育模式。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达不到这个要求,是一种权威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想,所以很多家长千方百计让子女接受西方教育。在加拿大,孩子在学校期间就可以打工,积累工作经验,挣学费,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这也是在中国的大学里学不到的。这种教育模式的缺点,就是学生不太尊敬老师,可以反驳老师,有自己的意见,甚至不去上课、退学。当然,很多小留学生就因为一个人留学,认为是自由社会,没有监护人,因而出现很多麻烦,比如吸毒、走私、贩卖假货等等,很多走上犯罪道路。而中国的学生犯罪形式又不同,比如偷窃、抢劫、杀人等等,还有考试作弊(因为要升学)。中国的教育模式也有优点,就是学生比较尊敬老师,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比较多。中国传统教育的通病就是过分强调单一的人才模式,一味地讲整齐划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心理学家通过一系列的追踪研究表明,创造者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事实上,一个人的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乃是开发人的创造力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尊重学生个性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一些留学生颇有感慨地说,外国教师喜欢学生提问题,希望学生提问题,还鼓励学生提问题,其实提问题是一种方式,但提不提得出问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得以提高。

7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5 回复 mzou 2008-12-16 06:00
英联邦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
5 回复 trunkzhao 2008-12-16 06:13
我也说两句:
第一,加拿大的幼儿园并不全是如此高的费用,比如说在魁省,公立幼儿园和一些受政府资助的幼儿园就实行七块钱一天,其差异部分由政府补贴,也就是全体纳税人养活孩子们;
第二,牛奶金正式名称是Canada Child Tax Benefit,是一种福利,并不只限于买牛奶。牛奶金的金额不是固定的,是取决于收入状况和居住地区的。所以有的人的牛奶金只能拿一百多,有的可能只能拿几十。各省对孩子也有补贴,金额都不一定。但是如果没有收入,或者收入很少,那么,对某些喜欢多生孩子的民族来说,多生个孩子就相当于打份工了。所以某些民族光靠生孩子就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普遍被人瞧不起。
4 回复 kylelong 2008-12-16 09:22
trunkzhao: 我也说两句: 第一,加拿大的幼儿园并不全是如此高的费用,比如说在魁省,公立幼儿园和一些受政府资助的幼儿园就实行七块钱一天,其差异部分由政府补贴,也
谢谢。
4 回复 遥祝 2008-12-16 12:33
养一个小孩费用那么贵,所以有很多美国人是不喜欢多养小孩的
5 回复 kylelong 2008-12-18 09:45
遥祝: 养一个小孩费用那么贵,所以有很多美国人是不喜欢多养小孩的
但在加拿大,小孩多,政府补贴也多,是加拿大促进人口增长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讲,西方人不喜欢多生小孩,亚洲人则喜欢。我见过一个印度裔的妇女,一个人带12个孩子。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3 02: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