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5,子女教育
在加拿大,托儿费随儿童年龄和托儿单位收费标准不同而不同。一般是每月一岁以下小孩1000加元左右,一岁至两岁小孩800至900加元,两至四岁小孩700至800加元,四岁以上650加元左右。有时也能找到一些收费较低的托儿机构。一些教会或慈善机构提供收费低廉甚至免费的托儿服务。对于入境6个月之内的新移民来讲,申请政府免费托儿补贴常较困难。入境时间稍长者,如果夫妇双方读书或工作但低收入,可申请免费子女日托。但在多伦多市中心区,因申请人较多,即使符合要求,也不一定能获得。
待取得居住证明后(租约或购屋合约),即可带子女到附近学校注册。需要携带的材料包括子女的英文成绩单(至少近两年的)或毕业证书、疫苗注射证明、及原著地学校老师的推荐函(如有的话)。一些学校可能会在注册时要求作英文、数学的测试,故也请按年级事先做好准备。小学生有可能安排巴士接送。加拿大中、小学均是免费义务教育。
加拿大联邦政府还为18岁以下孩子每月提供300多元的牛奶金,保证孩子的身体。预防接种也是免费和强制的。孩子越多,牛奶金也越高,这是加拿大鼓励生育的一个国策。很多华人来加拿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多生孩子。若问一对年轻新移民,待他们安居乐业后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大概十有八九的答案是:“再要一个孩子”。加拿大人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不理解,是中国政府宣传的失败。本人认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总有一天还是要废除的,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问题。
西方社会倡导的所谓人权真是“无孔不入”。中国人教育子女的那种“人权”,或叫做教育权,不被西方社会认可。但不懂事的孩子享受的人权待遇却很高。他们有不听从父母的权力,有不愿意学习的权力,不做功课的权力。在中国“望子成龙”,给孩子加钉加铆光荣。在这里,对不起,如果孩子听话算你幸运。如果孩子不愿意或向他们的老师报怨,那麻烦可能就会来了。很多移民家庭过来时,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逆反时期。本来,移民后环境的完全改变,使得父母和子女在最初的适应期就感到不容易。一些父母心理有落差,经济有压力,情绪会变得不稳定,而孩子们也觉得离开了熟悉的朋友和校园,学制和功课有不同要求,心理上也需要调适。同时,新家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观念与传统中国文化有较大不同,接受新文化更迅速的子女开始变得不那么好管教了。
在各种国际比赛中,加拿大的中国学生往往可以拿到前几名,因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会考试。这应该感谢中国的教育体制,虽然看到中国的孩子们背负着沉重的学习负担而心感痛心,但他们学到了东西,知识扎实,在加拿大甚至可以作为家教老师指导加拿大的学生学习;而在加拿大高中毕业的中国学生以及加拿大本地的学生,就没有这个能力,每天4节课,然后就是放鸭子。因此,我建议孩子应该接受较高强度的基础教育(小学到高中)。
加拿大的高中生,也是可以打工的,而且还有社工工作,这是加拿大高中教育的优点。在加拿大出生的中国孩子从小在加拿大接受英文教育,今后可以很快融入主流社会,但是他们又缺少了汉语教育,大多数家长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为“香蕉人”(皮肤是黄色的,里面是白色的),所以坚持强迫孩子学习汉语。谈何容易?要知道,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文字,大多数华人孩子到高中时,汉语能够达到中国小学水平就不错了。很多加拿大长大的华人,只会说英语(或者加上粤语),不会汉语,这就是汉语的难度造成的交流障碍和传统文化遗失。在加拿大,学校每学期不会发给学生新书,都是用图书馆的课本,每年几乎一样,很长时间才会更新,节约纸张和书本费(当然,印刷质量十分上乘,价格也十分昂贵),与中国完全不同。加拿大的学校一般有3个假期,冬假(圣诞节至元旦以后),春假(3月份),暑假(6-8月份)。加拿大的学生学习压力不大,旅游(大多数到美国欧洲)或打工时间很多,视野广,独立强,由此可以看出。
加强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是加拿大基础教育的一大特点。在加拿大,学校没有围墙、没有校门、没有校牌,学校与周围的一切(马路、街区、商店等)是那么浑然一体。有时如果没有陪同的介绍,真不知已经来到学校。加拿大学校的课程设置是极为广泛的。中小学教育课程一般分为学术性课程和实用性课程(也称实验课程)。以安大略省为例,共开设的120门课程,其中80%是实用性课程,这些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在各校普遍开设,范围几乎覆盖各行各业,又与地方社会经济特点密切相关。比如职业技术培训类课程有机械制造、金融理财、商业营销、糕点制作等,还开设使学生理解政府的课――事业发展课,乡土课――土著历史课等。按照他们的话说,只要社会需要都可开设,因此课程常改常新。通过实用课程教育,使学生直接获得生产、生活经验和技能,获得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社会责任感。
加拿大的高中毕业生有3种选择:上大学(做学术研究)、上学院(做技术工人)、职业培训(直接工作)。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而不是家长的控制。加拿大的学生上大学不用考虑学费问题,奖学金基本可以付学费(一般第一年奖学金5000元(国际学生为1万6左右,研究生6000左右),学费差不多就是这个数,书本费大概800左右,如果节约一点,200也可以搞定――买旧书),如果不够,还可以申请贷款(加拿大政府是鼓励支持学生学习的,一般找到工作后才可以还贷,而且只用还75%-85%),是学生的一种挣钱手段。而中国的大学教育,是学生自己必须交钱。不过,中国大学的学生住宿要比加拿大相对便宜,只是条件略差。北大清华在世界大学的排名好像是50左右,而加拿大至少有3所大学排名在50之前。这个排名不是投资多少的排名,而是一个综合的因素(国家每年投资给北大清华的资金简直是天文数字)。但是,现实是北大清华的学生,每年有那么高的比例到西方国家留学或者工作;而且,自费留学生的比例也是逐年增加。这虽然与中国的开放政策和人民币升值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的因素是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以及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产出不协调造成的。这不是爱不爱国的问题,而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教育是一个社会福利和民族前途问题,而不是一个商业问题,这就是指导思想上的根本差距!
加拿大的高等学校基本上都是公立的,与美国不同。现在中国上大学与国外上大学,在费用方面差别越来越小,但是在中国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一个普遍想象,这与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很大关系。在加拿大,大学的专业设置比较合理,是根据社会要求制定的。很多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开始实习,积累工作经验。而在中国,学生们忙于英语考级、计算机考级、驾照考试等等。另一方面,中国的大学教育是商业行为,每年因为毕业、考试、交友等等原因而自杀的比例一年比一年高,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大学教育的失败。
尊重个性,重视人的潜能发挥是加拿大基础教育的又一大特点。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多民族、多文化的背景,使学生的个性差异十分明显。考察中我们发现,每一个介绍者都说自己学校是最好的,都说自己的学生是最好的。确实,在加拿大,培养学生相信自己、建立自信心是其教育的重要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加拿大的教师经常鼓励学生 ,想方设法挖掘学生的长处,对学生予以赞赏、表扬。尊重个性的一个要求是教育个别化,教育个性化。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是客观的,我们说的“因材施教”实际上就是因学生的差异而教。加拿大的许多学校为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开设各种各样的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考试方式因人而异;学生也有成绩单,但教师往往根据不同学生,分别写明学生的强项、弱项以及下步计划。他们认为没有学生的个性,就不可能有学校的特色。强调个性发展高于一切。教育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提供不同的学习途径,帮助学生发展个人的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性来源于多样性,来源于个性。所以知识经济以及社会其他方面对教育的影响,实际上是呼唤个性化教育。加拿大教育尊重个性,让人的个性潜能得以发挥,实际上是在促进人的发展,这与全面发展教育中强调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不矛盾的,因为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个性的全面发展。
加拿大的学生能够接受较好的西方式教育,一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发挥潜能的锻炼,一种开放的、自由的教育模式。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达不到这个要求,是一种权威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想,所以很多家长千方百计让子女接受西方教育。在加拿大,孩子在学校期间就可以打工,积累工作经验,挣学费,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这也是在中国的大学里学不到的。这种教育模式的缺点,就是学生不太尊敬老师,可以反驳老师,有自己的意见,甚至不去上课、退学。当然,很多小留学生就因为一个人留学,认为是自由社会,没有监护人,因而出现很多麻烦,比如吸毒、走私、贩卖假货等等,很多走上犯罪道路。而中国的学生犯罪形式又不同,比如偷窃、抢劫、杀人等等,还有考试作弊(因为要升学)。中国的教育模式也有优点,就是学生比较尊敬老师,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比较多。中国传统教育的通病就是过分强调单一的人才模式,一味地讲整齐划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心理学家通过一系列的追踪研究表明,创造者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事实上,一个人的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乃是开发人的创造力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尊重学生个性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一些留学生颇有感慨地说,外国教师喜欢学生提问题,希望学生提问题,还鼓励学生提问题,其实提问题是一种方式,但提不提得出问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