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人人都想“拥有”,但问题在于人心不足:填饱肚子,又求珍馐;娶了娇妻,又求二奶;有了房舍,又求别墅;谋得一职,又求升官;得到千金,又求万银……宝贵的一生就在追求“拥有”中,苦苦恼恼地度过。拥有多少,有何标准?古语云:“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华厦千间,夜眠几尺?”有钱人尽管名下拥有多少高楼、土地、黄金、股票,但日夜畏惧,睡不安稳,比起一个普通人,知足常乐,健康快乐,助人为乐,你说谁拥有的多呢?
拥有财物而不用,和“没有”有什么差别呢?拥有财物而不会用,和“无用”有什么不同呢?河水要流动,才能涓涓不绝;空气要流动,才能生意盎然。人们之财物既然取之于大众,必也用之于大众,才合乎自然之道。一心想要“拥有”,不如提倡“用有”。爱迪生将发明创造所得的专利用于为众生谋福;松下幸之助将企业所有盈余用于教育文化上,让社会蒙利;还有诺贝尔设立的奖励基金、比尔·盖茨的慈善捐助;再看看2008四川大地震,全社会对灾民的各种捐献等等。这都是“用有”,而不是“拥有”。
真正的“用有”不易做到,一旦惦记着财物是“我”的,用的对象就不广泛,用的心态就不正确,用的方式也有所偏差。其实,人的一生空空而来,空空而去;人的财物也应空空而得,空空而舍;对于世上的一切,拥有空,用于实,岂不善哉!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谓“拥有”,有是有限,有量;所谓“空无”,无是无穷,无尽。如能以“用有”的胸怀,来应真理;以“用有”的财富,顺应人间,让因缘有、共同有,来取代私有的狭隘;让惜福有,感恩有,来消除占有的偏执,所谓“拥有,是富者;用有,才是智者。”用钱赚钱者,而不服务于社会,不是“用有”;富而加智,还富于民,岂不善矣!
再看看“贫穷”和“富有”,这是两个相互对待的身份名词。在一般人的认知里,贫穷的人不是富有的人,富有的人也不是贫穷的人。其实不然,世上贫穷的富者,富有的穷人,比比皆是。有的人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而内心充满安乐,你能说他是一个穷者吗?有的人居高楼、坐汽车者,但每天为金钱周转、为股票涨跌而愁眉不展的人,你能说他是富有的吗?那些拥资千万,家有良田万顷,但却悭吝不舍、时时觉得自己不够的人,你能说他是富有的吗?所以富者不是真富,穷者不是真穷,贫富之间不可以从金钱物质上去衡量。
世上有的人虽不能日进斗金,却乐于社会公益,乐善好施,他不就是一个精神上的大富长者吗?但也有一些人每天只想贪图别人的利益,凡有所得,总想占为己有,这样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不也是心灵贫乏的穷者吗?其实,世间上并没有穷人。有时间的人,用时间去帮助别人,他不就是时间的富者吗?他善于言词,用语言来赞美鼓励别人,他不就是一个语言的富者吗?他用微笑、欢喜、礼敬待人,他不就是一个内心充实的富者吗?他用力气帮助别人,服务他人,这不也是有力的富者吗?所以,贪心不足永远是贫穷的人,乐于助人则永远都是富贵的人。
在谈论资本积累与财富积累时,有2种观点:马克思主义体系中认可的最后动力是阶级斗争,而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的哲学史中,主要的推动机制是“人性”,即由自我改善的欲望所驱使,由理智所指导。后者的观点,无疑道出人性的善良本质的一面。一个人拥有智能、慈悲、博爱、信仰、欢喜、满足、惭愧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财富。说到财富,不能只看一时的财富,要看永生的财富;不要看一人的财富,要看共有的财富;不要看聚敛的财富,要看活用的财富;也不要看有形的财富,而要看内心无形的财富。
因此,追求博爱的、温暖的、自由的、理解的、宁静的与平和的生活,能够“用有”的“拥有”,才是一个真正的心灵上的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