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逛花街 花城处处是春天
望北门 牌楼巍巍似神殿
第一次在广州过春节,自然是要看看举世闻名的广州迎春花市。
迎春花市,也叫年宵花市。广州的迎春花市大约始于明代,当时广州河南33乡的百姓,多半是以种花为生的花农,他们从河南到河北来卖花,就从五仙门附近的码头过渡登岸,后人称这地方为“花陟头”,这就是广州最早的花市。当地的同学说,没有去过除夕花市,这春节就过得不完整。据我所知,广州的花市很多,遍布越秀、天河、荔湾、白云等区。
班上有个女生家住东风路,离烈士陵园比较近。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7、8个同学一起开始逛花街。在那条街上,人们用竹子扎起了高高的花架,让整条东风路成了花团锦簇、百花争艳的“花街”。在广州的花市里,有普普通通的广州市民,也有很多来自外地的参观者。广州有句谚语叫“行过花街才过年”,越是人多拥挤的花市,市民就越愿意去挤挤,越挤越热闹,大家不仅不反感,反而增添了一种情趣。大人、小孩都簇拥在花市的人潮中,买回一把鲜艳夺目的花插在瓶内,把家里点缀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花市上,有“竞夸天下无双色,独占人间第一春”的花中之王牡丹,有“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有淡妆素裹的“沙漠美人”仙人掌、仙人树和仙人球,有亭亭玉立的“凌波仙子”水仙,有誉满南国的大丽、玫瑰、芍药、米兰。最引人注目的是“花坛盟主”的山区贵客“吊钟花”,一枝就有百个,甚至几百个花蕾,一个个、一双双地吊在枝头,枝叶柔美,花形雅致,像吊在风中小铃铛,又像一盏盏的小灯笼。花市里还有桔果流金的各种果实,一盘盘、一层层,枝头上挂满的柑、橙、桔,更有那“水中鲜花”的各种各样的金鱼和随风摇曳的各色彩灯,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当你望着那一片花海,端详着那香气袭人,微微颤动和舒展着叶芽怒生的五彩缤纷的珍品,你会情不自禁地赞叹,人们选择和布置这么一个场面来作为迎春的高潮,真是匠心独具!
同学们也都开始买花了。那位女生买了一盆金桔,说是放在家中,预示着来年“吉祥”。我看中了红红的鸡冠花,我问老板多少钱一支。老板说一毫一支,我听起来好像是两毫一支,因为对于初学粤语的人来讲,“一”和“二”的发音总是容易搞错。我给了老板两毛钱,老板给我两支花,我还暗自高兴,已为是老板搞错了,或者是见我是外地人,买一送一呢。
广州春节期间,也是不一样的热闹。我们外地的同学,到家在本市的同学家里拜年做客,吃到很多各具特色的广州糕点,如酥皮马蹄糕、椰汁西米糕、煎萝卜糕,还有咸煎饼、煎堆、虾饺、叉烧包、蟹黄烧麦等等。以前总是听说广州人只是喜欢煲汤,这次算是领教了广州的糕点和特色小吃了,而且是春节小吃,有些平时还吃不到呢。
返回校园时,有个同学建议我们乘船过珠江,珠江上有天字码头至中大码头的交通,船票才1毛钱。从后门(即北门)进入校园,真是一个绝妙的提议!这是我第一次在珠江上乘船,到了校园后门一看,不起眼的小门让人感觉有些失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毕业20年后,当我重游中大校园时,在号称“东方塞纳河”的珠江南岸,这里已经是一个大型的北门广场。
历史上,由于有中大码头至天字码头的水上交通,校园内的主要建筑均为坐南朝北,北门是主校门。中大的标志物孙中山铜像也面向北方,寓“北伐”之意;逸仙主轴线就像一支巨笔从珠江伸出,笔尖在南笔胆在北,寓意从珠江里源源不断地吸取水之精华,即“四海精英汇聚中大”之意。后因城市的发展和新港路的开通,南校门逐渐成为主校门。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南校门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学校整体规划的需要,北校门得以再次成为主校门,使校园更富魅力,让珠江上有了一颗绚丽的明珠。
北门广场主要由牌坊、中大校徽、中大校训及中大校史等部分组成,以白色基调为主。根据中大古牌坊的风格重建的牌坊是广场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她是一尊古色古香的、大理石雕的5屏双层双牌楼,为世界罕见。国父手体的“国立中山大学”6个大字,一年一度地吸引着追梦少年来到珠江以南;也是这6个大字,沐浴了一代又一代中大学子,使中大成为了他们一生中魂牵梦绕的神圣殿堂。
友情衔接:
童年故事:
https://www.backchina.com/space-250647-do-blog-id-20238.html
中学故事:
https://www.backchina.com/space-250647-do-blog-id-2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