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最近网络中流传一篇《柳叶刀》上的文章,对低碳饮食提出了质疑。
我们一起来分析探讨!
2018年8月16日,全球最权威的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发表了一项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将预期寿命缩短长达4年。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它曾一度被认为有利于体重减轻,改善心脏代谢风险。但长达25年,超过43万人的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会缩减寿命。
碳水化合物,简单来说就是各种糖类,它们的主要来源是淀粉类食物,如土豆,面包,大米,面粉和谷物等,同时也包括蔬菜,水果。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减肥策略,如阿特金斯等减肥法,已经越来越受到减肥者的欢迎,但是,美国这项25年来研究表明,适度摄入碳水化合物,而非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更为健康。
研究是由美国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的Scott D Solomon博士和其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研究者们把美国四个社区的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15,428名45-64岁成年人纳入了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队列研究,让其填写了有关他们所食用的食物和饮料的问卷,以及份量,随访25年,科学家们评估了他们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中获得的卡路里比例。
而后,研究人员结合了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国家的432,179人的数据的8个前瞻性队列进行了荟萃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跟踪该组平均25年后,研究人员发现,中等剂量的碳水化合物饮食(从碳水化合物中获得50-55%能量的人,中等碳水化合物组,也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与低剂量相比,其死亡风险大幅降低,和高碳水化合物组相比也略低。
结论:总体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和预期寿命之间存在着U形关联。
翻译解释图片如下:研究人员估计,从50岁起,中度碳水化合物组的人平均预计可以再活33年。
然而:碳水化合物占总摄入能量比低于30%的人预计将会缩短4年。30%-40%碳水化合物占比的人预计将会缩短2-3年。超过65%碳水化合物占比的人预计将会缩短1年。
然后,研究者们又将富含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低碳水饮食与含有大量植物性蛋白质和脂肪的低碳水饮食进行了比较。
研究发现:1、食用更多的动物性蛋白质,用牛肉,羊肉,猪肉,鸡肉和奶酪代替碳水化合物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2、与之相反,从蔬菜,豆类和坚果等食物中摄取植物性蛋白质代替碳水化合物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
负责这项研究的Sara Seidelmann博士说:“用蛋白质或脂肪替代碳水化合物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作为一种健康和减肥促进方式正在越来越受欢迎。然而,我们的数据表明,在北美和欧洲流行的以动物性蛋白质及脂肪为基础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与较短的整体寿命有关,应予以劝阻。”“相反,如果要选择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那么将碳水化合物换成更多植物性脂肪和蛋白质,这可能可以延缓衰老。”研究者也推测,低碳水化合物的西式饮食,通常谷物的摄入量降低,导致动物性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增加,这会增加体内炎症,同时促进衰老,这可能是导致死亡风险增加的一个因素。
来自剑桥大学MRC流行病学部门的Nita Forouhi教授说:“当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少时,如果用植物性脂肪和蛋白质食物来源替代它们会有好处,但是当用肉类等动物性蛋白质及脂肪替代时则不然。”虽然大量的证据证明了低碳水饮食可能存在的风险。但是,该研究也是存在局限性的。调查结果只是显示观察性关联而不是因果关联。同时人们摄入的数据是基于自我报告的数据,这可能并不准确。
最后再补充一个来自英国公共卫生部首席营养学家Alison Tedstone博士的建议:“这项研究进一步证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对我们的长期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高纤维淀粉类碳水化合物应提供约一半的能量,包括水果和蔬菜,同时减少高脂肪肉类和乳制品的摄入量。”
点评:
1,本文对高中低度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或定义。开始说中度是50-55%,那么,推测:低度就是50%以下,高度就是55%以上。后面的定义是低度30%,中度30-40%,高度65%。
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本文基本上确定这个高中低度的大致范围:0-30%,30-55%,55-65%。进一步分析,0碳水应该属于极端情况,不属于低度;65%以上也应该属于高度。
2,对于这个大致的范围是否真正需要一个统一的概念或定义,很值得探讨。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对于碳水化合物的敏感度和需求度也有差异,因此,本研究应该只是一个大数据的概念和建议,很难有具体的营养健康建议与指南。
3,本文研究笼统地说碳水化合物,并没有分开对健康有害的精加工米面食物,与对健康有益的地下根茎类食物,这就没有实际意义上的营养指导意义。
4,即使是对健康有害的精加工食物,如果搭配了其它健康食物,对部分人群还是可以接受的。同时,对健康有益的地下根茎类食物,如果每天摄取过量,也是有害的。这就是碳水化合物种类与食谱中的比例对健康风险的影响。
5,高中低度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与职业、体质、运动量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采用低度碳水化合物饮食,但10大类基本营养素达到平衡,完全满足其正常的新陈代谢需求,对健康就是有益的。
6,单一地谈论碳水化合物的低中高度比例,而忽视10大类基本营养素的平衡,是没有任何指导价值的。比如,有人几乎是我们普通人认为的0碳水化合物饮食(比如每天不吃米面),但他每天从蔬菜,水果,坚果等食物中也可以获得满足他足够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对健康没有任何不利因素。
7,人类属于杂食性动物,但基本上是偏重植物性食物的,这对健康是有益的,但这并不表明动物性食物就是有害的。关键在于食物来源、烹饪方式和食物结构比例,还有运动方式和生活方式。
8,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结构,在短期内(比如3个月)对健康是有益的,比如减肥或改善血脂指标等,但长期的饮食习惯,对部分人群是不合适的。这需要专业人士的具体指导。
9,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结构,的确与健康相关,但与寿命相关的因素中,饮食是其中影响的一个因素,而且并不是排名第一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