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体八大系统解剖学原理

作者:kylelong  于 2020-7-16 21:1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科普知识|通用分类:健康生活|已有2评论

我们现代人了解的人体十大系统(包括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微生态系统),是基于传统西医解剖学的系统知识。当然,有的学术机构将运动系统分为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或者不认可微生态系统,或者会增加一个筋膜系统等等,这是另外的探讨话题。从16世纪开始,一直到21世纪,经历了5个世纪才完成全部内容。这样的分类方法,目的是了解各个系统中相关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与统一,但对于病理学来讲,又缺乏了解病症的扩散性与并发性症状;对于药理学来讲,又缺乏了解药物的多位点与多靶点效应;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解剖学是基于解剖镜、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的宏观与微观的观察,都属于可见物质结构。所以,西医解剖学,可以称之为机械解剖学,或者说是直观解剖学。

中医人体八大系统(包括心与小肠系统、肝与胆系统、脾与胃系统、肺与大肠系统、肾与膀胱系统、三焦系统、奇恒六腑系统、经络系统)的解剖学,是公元前2世纪完成的,也可能经历了几个世纪,目前也无法溯源。从表面上来看,系统的数量没有前面的多,而且似乎少了几个最基本的系统,又多了三个看不懂的系统。那就一起来分析探讨一下。

一,心肝脾肺肾:中西医各有所指

中医的解剖学讲人体的五脏六腑,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我们也很容易了解,五脏六腑的具体功能肯定不同,但也要了解,中医的心肝脾肺肾,与西医的心肝脾肺肾,是完全不同的两大类。

以五脏为例,在中西医概念中有很大不同:

心——中医讲“心主血脉,藏神”,前者跟西医的心有关,而后者就涉及了西医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肝——中医讲“肝主疏泄”,这跟现代的肝脏概念有很大的距离,比如肝气郁结,原因可能是在心理或其它方面,用西医来看肝可能并没问题;

脾——中医对脾的归纳,主要指其消化功能;而西医的脾脏却主要起造血、滤血等作用;

肺——中医讲“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范围所指也比西医大,甚至涵盖并超出了呼吸系统的范围;

肾——中医讲“肾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包括了生殖系统;而西医认为,肾的概念主要是体现在泌尿系统,是排泄器官,只属于中医肾全部功能中的“肾为水脏,司开阖”这一小部分。

再看看六腑,都是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里面都有食物、营养、糟粕、液体、气体等,需要流动或交换的物质。也就是说,中医解剖学将人体核心生理功能的高级别的器官称为五脏,将人体次级生理功能的低级别的器官称为六腑。而且一上一下,泾渭分明,大致上从空间位置就直接分开了(三焦除外,后面单独分析),既表明了生理功能的重要性差别,也对药理学药性发挥的功效性指明了方向。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对上古文明流传下来的中医解剖学,无比崇拜。

而相比西医的机械解剖学,大多数药物进入人体之后,分子靶点和细胞靶点基本上分布全身相关的一些器官,因为没有解剖学的指引,所以会导致大量的药物副作用。这就是西医西药局限性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五脏六腑的五大系统

(一)心与小肠系统

中医讲的心是个大循环系统,其中包括大脑。比如我们常说心里想,这不是指心脏想而是大脑在想。主要有四个功能:

1、主神志。人心气虚弱时,会产生消极情绪,严重时会产生厌世心理。许多自杀的人无论起因是什么,最后都是因为心气虚极所致,也就是由于心气虚而出现慢感状态,是物质失衡到了精神崩溃时产生的最终结果。

2、主血脉。心气不足,推动血液循环的力量不够,人极易乏力,也难以推动肠蠕动,会形成气虚便秘。一些老年人长期便秘,给他们补心气,3天之后有力量排泄,减轻了便秘。气血足,人也有力气了。

3、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人的脸和舌,血脉分布得比较丰富,故心的功能是否正常能直接反映出来。面色白或青紫无光泽,舌色紫暗无华或白是心气循环不畅或气虚;舌尖红是心火过旺;舌头僵硬难以转弯是心脑血管急病的征兆。有些人气血不足,面色无华,靠美容和营养霜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对这类人,给他们调养气血,面色即出现红润有光泽的健康状态。

心与汗的关系。“汗为心之液,在内为血,在外为汗。”病人用药发汗过度,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大汗,可损害心阳,重则会出现大汗亡阳的危险现象。所以,平时发现心阳虚或心阴虚出汗,就应及时补气或滋阴,绝不可匆匆忙忙地去输液,否则有生命危险。

心包是保护心脏的外围器官。外邪侵入时心包先受到侵害。如果患温热病,人神昏乱语,在戌时(19:00)心包经旺时,及时清泻心热的效果很好。这个解剖结构,西医也有。

4、小肠。主要功能是接受胃输送来的食物,分别清浊,吸收营养运输于脾,余下之物转入大肠和膀胱。心和小肠为表里,心火过旺,可转移到小肠,有的人会小便短赤,重则尿血;有人会咳,咳时肛门排气。此种情况,可在未时(13:00)小肠经旺的时候,清除小肠热。内热消失,小肠即恢复正常。

(二)肝与胆系统

1、主疏泄。肝有疏泄和升发两个作用,以主管全身的舒畅条达。如肝疏泄不利,可引起肝气郁结,可见易怒、头痛、胸肋胀痛、便秘(这种便秘在7种便秘类型中称为气秘),有的女性月经期间头痛,重肝理气,通经活络;重者凌晨丑时(1:00)肝经旺时调理效果极佳。

若肝气升发太过,便是肝阳上亢,可见头痛头晕;若久治未愈,肝阳亢胜化火,则头痛剧烈,或眼红、眼痛、耳鸣、耳聋;再发展肝阳亢极化火生风,则可发生中风症状。此症一般情况下,亥时(21:00)疏肝理气,重者凌晨丑时(1:00)肝经旺时再调。肝郁不舒还可以引起咳,咳时右肋疼痛,也用上述办法调养。

肝气升发不足,人会目倦神疲、腰膝酸懒、晕眩、失眠、惊悸、精神恍惚,重则会晕倒,不省人事。此症一般情况下于亥时(21:00)补肝气,重者丑时(1:00)再补一次,7日内症状渐渐消失。

2、主藏血。肝有藏血和调节血的功能。人活动时,肝将血供给各个器官;卧倒特别是睡眠时,血又归于肝,修养生息。所以,缺睡觉的人肝血不足。如果肝藏血功能发生障碍,可能造成吐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耳出血等。此症应养肝阴和肾阴,在亥时(21:00)养肝滋肾。

3、开窍于目。眼睛的疾病根在于肝。肝火上行则目赤,应平肝理气。肝虚则视力模糊、老花、夜盲、畏光、迎风流泪,应养肝阴。初期花眼的人经百日调理,大部分可摘掉花镜。一些患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均可控制病情,有的还恢复了健康。

4、主筋。其华在爪。筋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运动,靠肝血养。若肝血不足,就会出现筋痛、麻木、屈伸困难、痉挛抽搐;若热极引起肝风,也会引起抽搐。“爪为筋之余”。肝血充足,指甲红润;肝血不足,指甲枯槁,变薄变软,故称“其华在爪”。有的中老年人指甲薄软甚至脱落,经升肝气养肝阴一个月后开始长出新指甲。一些膝盖发软,髌骨软化,骨质疏松,筋酸无力的人,经升肝气养肝阴一个月后不良症状均消失。这种现象告诉我们,恢复人体脏器的功能,使其在食物中吸收人体需要的元素是根本,而不应盲目的补钙。试想,如果一个人连食物里的微量钙元素都吸收不了,人工合成的钙能吸收吗?长期补钙,不仅伤胃,还会引起脏器进一步退化,最后可能导致内脏衰竭。

5、胆。主要功能是贮藏胆汁。肝胆相表里,肝胆相连;肝不正常,胆则不利。因此治疗胆的疾病主要是调肝。调的时间在子时(23:00)胆经旺的时候,肝阳亢者平肝理气;肝升发不足者升肝气效果最佳。胆不正常也会引起咳,咳时口里有苦水,重时会咳出胆汁,可用上述方法调理有效。

(三)脾与胃系统

1、主运化。脾主管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食物由胃初步消化后,由脾进一步消化并将营养吸收,通过肺输送到全身各部位。脾除运化食物精华之外,还与肺和肾共同配合,维持体内水液的平衡。脾正常,人的消化、吸收、代谢良好。反之,会出现各种胃病,腹胀闷郁、肺中积痰、便溏、泻肚,或者引起水肿等病。

常见的病症,多为脾虚、脾湿,便不成形,重则泻肚。调理类似的病症,主要靠健脾。一般情况下巳时(9:00)健脾,泻肚者午饭和晚饭前再调,不出3日可止泻。怀孕的妇女妊娠反应时往往呕吐、鼻头红。人们对此习以为常,听之任之。此为脾肺两虚,9时健脾,15时养肺阴,7日内可恢复正常。

2、统血。脾有统血的功能。脾虚可导致血不循经,引起各种出血症状。脾有生血的功能,脾虚容易导致贫血。一些癌症病人化疗期间,因血象过低而晕眩、脱发、厌食等。脾虚还可以引起咳,咳而有痰,咳时两肋疼痛,不能转身。在巳时(9:00)健脾最好。

3、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正常,肌肉健壮丰满,四肢有力。反之,食欲不振,肌肉消瘦,四肢乏力,唇色淡白或萎黄无华。

4、胃。主要功能接受容纳水谷,将食物消化。胃有病可出现腹胀、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脾和胃的关系。脾相当于总调度,胃如同加工车间,脾气升,才能把营养输送给肺,肺把营养传给其他脏腑。脾喜燥恶湿,脾湿便溏、泻肚。胃喜润恶燥,胃燥热,胃火上行目赤、牙痛、咳。如果胃气不降,会出现恶心呕吐、打嗝、胃痛等症状。若脾气不升,反而下陷,会出现少气懒语、久痰、多疾、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或其它内脏下垂。

胃火上行也可引起咳,咳时呕吐,重则可吐出蛔虫。胃火上行的表症是唇干、唇红。此症应在辰时(7:00)降胃火。

(四)肺与大肠系统

1、主气。一是肺主呼吸,进行气体交换。二是肺朝百脉,参与血液循环,将营养传输到全身。三是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足才能转化为肝气、筋气;心气、小肠气;脾气、肌肉、胃气;大肠气;肾气、骨气、膀胱气。脏腑、经络之气的盛衰,均与肺有密切关系。一些中老年人肺中黏液过多,是脾气不足的原因,影响肺的采氧功能。对一些感到肺不敞亮的人来说,采用清肺补脾的方法效果很好。清7天或再长一些时间,肺可敞亮。

肺气虚,大肠蠕动不利,可以引起气虚便秘。

2、主肃降,通调水道。肺以清肃下降为顺。如果肺气上逆可发生气喘、咳嗽等症状。人体水液的运行和排泄,不仅要有脾的传输,还需脾的肃降,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如果肺肃降不利,影响水液代谢,导致水湿停留,会出现小便不利或水肿。肺引起咳的症状是痰中有血丝。中医讲:“脾为痰之源。”肺中的水分和营养物靠脾气的生化和推动滋润肺。如果脾气不足,这些物质便淤积成痰。

3、主皮毛。肺生胃气,滋养、保护皮肤,人的肌肉表面固密,皮肤润泽,身体抵抗力强,不受外邪侵袭。反之,毛孔疏松,面生暗疮、粉刺和各类皮肤病,易感冒。肌表不固,津液外泄,后半夜易盗汗,平时易自汗。

对粉刺、暗疮一类症状用养肺和降胃气的方法,快则7天,慢则两个月,大多数可以清的干净。有人对粉刺、暗疮是虚症,虚时用泻法如雪上加霜。

4、开窍于鼻。鼻与肺相通,是呼吸的门户。各种鼻炎根源都在肺。因此,调理各种鼻炎,大多是通过养肺调好的。

5、肺与声音。肺通畅,声音洪亮;肺气壅塞,声音嘶哑。很多演艺界的人认为声音的好坏在于喉咙,所以每天泡着胖大海水喝。胖大海性凉清热,对热症有一定作用,对寒症非但无益,反而雪上加霜。喉咙的正常于否取决于肺和心气。养好肺阴,补足心气,人可多年不感冒,喉咙不会发炎或沙哑。

6、大肠。大肠主要功能是传送糟粕。大肠有病,或便秘,或腹痛、腹泻或脓血。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肃降则大肠功能正常,大肠通畅。若大肠积滞不通,也反过来影响肺气肃降。对肺虚引起的便秘,用滋养肺阴之法,可较好解决问题。大肠有病引起的咳,咳时有少量大便失禁。此症应在卯时(5:00)补肠气。

(五)肾与膀胱系统

1、主藏精。一是藏生殖之精华。一些不能生育的男女,病因在于肾藏精化不足;二是藏五脏六腑之精华。这些精华主管人的生长、发育和其它重要生命活动。一些人个子矮与发育期间肾虚有关。

肾虚分阳虚和阴虚。阳虚生外寒,怕冷,手脚秋冬凉,严重者夏天也如此。阴虚生内热,手脚心发热、出汗,牙根松动,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尿血等。

肾为先天之根。肾虚者大部分与先天有关。肾阳虚者其外部特征是:耳朵较薄,耳垂小,甚至没有耳垂。这种人比一般人怕冷,手脚凉。女性成熟后,月经少而不准,经血色暗甚至有血块;进入30岁后心易发慌,易疲倦;35岁以后,子宫、卵巢、乳房易长肌瘤或肿瘤,脸上长斑;40岁以后提早绝经。男性40岁以后性欲减退,重者阳痿。

肾阳虚会引起咳,其症状是咳时口流黏涎,并牵动后腰疼痛。肾阴虚者怕热,无论秋冬春季天凉时睡觉总想把脚伸到被子外边。通过滋肾降热,使肾阳虚内热引起多发性的口腔溃疡,7日内逐渐痊愈。糖尿病人中的中青年人有的可以得到根治,老年人逐渐好转。一些发烧不退的人,奇迹般地退烧。

2、主水。肾是调节内水代谢的重要器官,故肾有水脏之称。肾调节水不利,尿急、尿频。

3、主骨,生骨髓,通于脑。肾藏精,精生髓;髓通脑,脑为髓之海。所以肾精充足,骨头、骨髓、大脑三者充实健壮,四肢轻松有力,行动灵敏,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反之动作缓慢,骨弱无力,贫血,或眩晕、健忘以及小儿智力发育迟缓。另外,牙为骨之余,肾气衰,牙齿极易松落。

(1)肾主骨。肾不主骨,易生骨刺、骨质增生或类风湿。

(2)生骨髓。骨髓是人的高级神经,所以有坚硬的骨头予以保护。肾精不足,骨髓不充盈,人浑身酸懒,精神不振。男女房事之后,肾精皆有损耗,第二天精神疲惫。在房事之后调养肝肾,手脚凉时加温阳,手脚热时滋阴,可调拨体内其他营养迅速弥补肾精不足。这样,第二天人不感觉疲惫。

(3)通于脑。肾气虚的人,男40岁、女35岁记忆力下降过快,及时补肾气或滋肾阴,可使记忆力迅速恢复。老年痴呆、脑萎缩者通过补肾气,逐渐均可恢复正常。

(4)肾固齿。“肾主骨,牙石骨之余”。凡是牙齿松动者,怕冷时温阳,怕热时滋阴,一个月内,牙齿牢固。

(5)主纳气。呼吸虽由肺主,但需要肾的协调。肺主肃降,肾予接纳。如肾不纳气,人会出现虚喘、气短,其特点是出气多,吸气少,故有“肾为喘之源”之说。

(6)肾上开窍于耳,下开窍于二阴。耳鸣、耳聋者除外伤所致外,主要是肾虚造成。

二阴指肛门和尿道,属于肾的下窍。如肾阳虚时怕冷或手脚偏凉,此时可引起便秘,叫冷秘;肾阴虚时怕热,腰酸软,二者皆可致小便失禁,或排尿淋漓不尽。后腰疼痛,起身不灵活是命门火衰,可致黎明腹泻,也叫五更泻。肾阳虚时17时补肾阳。

(7)其华在发。毛发的生长脱落,反映肾之盛衰。肾气旺时毛发茂密,乌黑有光泽;肾气虚衰时,毛发稀疏脱落或变白无光泽。养发必须养肝补肾。肾主毛发,肝藏血,发是血之余。一般情况下,针对阳虚或阴虚调养肝肾。

(8)膀胱。其功能是储存和排泄尿液。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正常,膀胱的上述两项也正常。否则,即可出现遗尿、尿急、尿频等症状。

脏腑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肺共处于上焦,为娇脏,极易受损。心主血,肺主气,心、肺相佐,共司人体的血液循环。心血足则肺气充沛;肺气充沛则血液循环正常。反之,肺气不足影响血液循环;心的功能不好影响呼吸。人死的时候,往往是心、肺衰竭。

2)、心与肾。心居上焦属火,肾居下焦属水。在正常情况下,两者互相联系,保持协调,即是“心肾相交”或“水火相济”。如果这种正常关系被破坏,就会出现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心肾不交”的症状。

3)、心与肝。心主一身之血脉,肝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两者关系密切。若心血不足,以致血亏肝虚,出现“血不养筋”,可见筋骨酸痛、拘挛、抽搐等症。

4)、心与脾。脾的运化需要心血的滋养与心阳的推动,而心的功能也需脾输布水谷精微来滋养。其次,心主血液的运行,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故心、脾的关系密切。常见的有“心脾两虚”,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面色萎黄、食减、便溏等症。

5)、肝与脾。肝气太旺或脾气虚,都容易出现“肝木乘脾”(肝胃不和),表现为肋痛、胃痛、腹胀等症。

6)、肝与肺。正常情况下,肺金克肝木,但在病理情况下,则往往肝反克肺。例如:肺气本虚,不能制肝,因而肝气上逆,肺气肃降受阻,常见胸膈胀满不适。又如:肝火过盛则灼肺,出现易怒、胸肋痛、干咳、咳痰血等所谓“木火刑金”的症状。

7)、肝与肾。肝、肾关系密切,中医有“肝肾同源”之说。肝依赖肾水滋养,肾水不足,则肝阴不足,阴虚不能敛阳,就会肝阳上亢,出现头晕、头痛、血压高等症。

8)、脾与肺。肺气依脾运化水谷精微来滋养。对肺气虚的症状,有时可以用补脾益肺的方法调理。

9)、脾与肾。脾的运化有赖于肾的命门火来协助。故命门火不足可导致脾的功能减弱,出现腹泻。此外脾能制肾水,若脾虚运化功能减弱而不能制肾水,则肾水泛滥,出现水肿。

10)、肺与肾。肺主气,肾主纳气,肾可助肺气之肃降。若肾虚不能纳气,则见喘促。由肾虚而致的哮喘,需从补肾调理。

三,三焦系统

五脏六腑的五大系统,缺了一个三焦,为六腑之一,应该单独探讨。三焦算是一个独立的腑,实际上,三焦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关于"焦"字的含义,历代医家认识不一。有认为"焦"当作"膲"者,膲为体内脏器,是有形之物;有认为"焦"字从火,为无形之气,能腐熟水谷之变化;有认为"焦"字当作"樵"字,樵,槌也,节也,谓人体上、中、下三节段或三个区域。这种既是整体又是分开的分类方法,从结构与生理上加以互补互辅,有利于病理的关联与药性的发挥,是西医机械解剖学完全无法理解的。

在阴阳五行中,只讲五脏五腑,不是五脏六腑,三焦系统是例外的。

有人会问:为什么中医解剖学没有一个固定的分类?其实,这就是中医哲学,结构与系统的划分,有时候要与功能一致,有时候要与病症或药性一致。这种灵活性,是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

三焦系统,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它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还应该包括现代解剖学的大脑和五官);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还应该包括现代解剖学的胰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还应该包括现代解剖学的男女生殖器官,即精室和胞宫)。

三焦的划分,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相当于人体的三大机能区。表面上看是机械性的划分,实际上是按照天地阴阳而分。这样划分,对于很多病症的产生以及用药,都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三焦能促进气、血及津液的循环,使各器官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因此三焦患病,会连带影响各器官的健康。中医解剖学将三焦单独列为一腑,并非仅仅是根据解剖,更重要的是根据生理病理现象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功能系统。

三焦的具体功能

①通行元气:从现代西医解剖学来看,应该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气化的场所,故称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

②运行水谷:从现代西医解剖学来看,应该包括消化系统、微生态系统、运动系统等;三焦具有对水谷的精微变化为营气,以及转化糟粕的作用。

③运行水液:从现代西医解剖学来看,应该包括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三焦运行水液,是对脾、肺、肾等脏腑主管水液代谢作用的综合概括。

古代医家详于脏腑生理功能与药物药性的论述,而略于脏腑形态与直观的研究。所以,单纯追求西医的形态学与中医理论的汇通,这在实践中已被证明是不能获得成功的。对中医脏腑理论的研究,应当以临床实践与药物药性为基础,遵循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并结合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以冀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中医特色的脏象体系。

脏象学说,又称“藏象学说”、“脏腑学说”。中国传统医学中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即人体的内部脏腑;象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在体外的各种表象。

病理学与药理学的辩证

以上焦、中焦、下焦三焦为纲,对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特点及其传变规律进行分析和概括,确立治疗原则并藉以推测预后转归的辨证方法。为清代吴鞠通所创立。侧重于对湿热病证的辨证。

①上焦病证。温病由口鼻而入,鼻通于肺,故温病开始即出现肺卫受邪的症状。温邪犯肺以后,有两种传变趋向:一为顺传,病邪由上焦传入中焦,出现脾胃经的证候;另一种为逆传,从肺卫传入心包,出现邪陷心包的证候(见热入心包证)。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脉浮数或两寸独大,治宜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桑菊饮等。

②中焦病证。温病顺传到中焦,则见脾胃之证。胃喜润恶燥,邪入中焦而从燥化,则出现阳明经(胃、大肠)的燥热证候;脾喜燥而恶湿,邪入中焦而从湿化,则见太阴(脾)的湿热证候。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为阳明燥热,则面红目赤、发热、呼吸俱粗、便秘腹痛、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黄或焦黑、脉沉实;太阴湿热,则面色淡黄、头胀身重、胸闷不饥、身热不扬、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舌苔黄腻、脉细而濡数。中焦病证的治法,阳明燥热,则通腑泄热。方用三承气汤;太阴湿热,则清热化湿,方用三仁汤。

③下焦病证。温邪深入下焦,多为肝肾阴伤之证。临床表现为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背、口干、舌燥、神倦耳聋、脉象虚大;或手足蠕动、心中憺憺大动、神倦脉虚、舌绛苔少甚或时时欲脱。治宜滋阴潜阳,方用加减复脉汤、三甲复脉汤等。

四,奇恒六腑系统

奇恒之腑:似腑非腑,似脏非脏。

奇,是指异的意思。奇恒就是指异于常腑。由于奇恒之腑功能上象于地属阴,主藏阴精,与五脏功能相似;形态中空又与六腑相似,但没有脏腑之间的表里配偶关系,异于一般的脏腑, 因而,称之为“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精室胞宫,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其实,按照阴阳五行来划分,奇恒之腑应该是奇恒五腑,而不是奇恒六腑,胆还是属于五脏五腑范畴。

早期的奇恒之腑在女子为六个,而在男子为五个,其实,男女皆有“胞“,不应只将女子胞规定为奇恒之腑之一。为了弥补男子的奇恒之腑也有六个,明清医学家加了”精室“这一脏器。如果用现代一个词来表述,应该是“宫”,包括了男性的精宫,和女性的胞宫。因此,奇恒之腑就是:脑、髓、骨、脉、宫。

奇恒之腑的划分,与三焦的划分原理类似,是将人体的六大器官合在一起,来探讨生理病理,以及药性的归经。与三焦不同的是,除胆属六腑外,都没有和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但与八脉相联系。

在系统划分中,笔者将其归入单独的一个系统,因为介于脏腑之间,而且分别与三焦相关联。具体讲,脑,关联上焦;胆,关联中焦;精室胞宫,关联下焦;而骨,髓,脉,属于全身,或者与三焦都有关系,尤其是脉,更是与经络相关。

由此,奇恒六腑系统将五脏六腑的五大系统、三焦系统与经络系统连在一起,也是西医机械解剖学无法理解的。

中医解剖学认为,奇恒之腑是指储藏精气的器官,是人体之精华所在,其重要性超越了五脏六腑。抛开中医西医的解剖学不谈,其它民间医学,也将这些器官当做人体最重要的部位。说白了,除了胆与生殖系统之外,奇恒六腑,就是现代人理解的大脑、神经系统、血液、骨骼系统。

胆为什么如此奇特?

胆居六腑之首,又隶属于奇恒之腑,其形呈囊状,若悬瓠,附于肝之短叶间。胆属阳属木,与肝相表里,肝为脏属阴木,胆为腑属阳木。胆贮藏排泄胆汁,主决断,调节脏腑气。

胆的解剖形态与其它的腑相类,故为六腑之一。但贮藏精汁,相似,由于这个生理特点,所以胆又属于奇恒之腑之一。

胆的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别称“精汁”、“清汁”,来源于肝脏。贮藏于胆腑的胆汁,由于肝的疏泄作用,使之排泄,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

2,主决断:胆主决断,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大惊大恐)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3,调节脏腑气机:胆合于肝,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气机,则内而脏腑,外而肌肉,升降出入,纵横往来,并行不悖,从而维持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

总之,“十一脏取决于胆”,旨在说明在思维活动中,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肝胆相互为用,而非指胆具“五脏六腑之大主”的作用。胆之决断必须在心的主导下,才能发挥正常作用。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

除了胆,脑、髓、骨、脉、精室胞宫的具体功能,分述如下。

精明之腑:脑

脑居颅内。清代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把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都归于脑。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时,把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系。

脑,位居颅腔之中,上至颅囟,下至风府(督脉的一个穴位,位于颈椎第1椎体上部),位于人体最上部。风府以下,脊椎骨内之髓称为脊髓。脊髓经项复骨(即第6颈椎以上的椎骨)下之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髓。脑与颅骨合之谓之头,即头为头颅与头髓之概称。

生理功能

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元气、元精、元神,称之为“先天之元”。狭义之神,又有元神、识神和欲神之分。元神来自先天,称先天之神,“先天神,元神也”(《武术汇宗》),“元神,乃本来灵神,非思虑之神”(《寿世传真》):人在出生之前,形体毕具,形具而神生。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人出生之前随形具而生之神,即为元神。元神藏于脑中,为生命的主宰。“元神,即吾真心中之主宰也”(《乐育堂语录》)。元神存则有生命,元神败则人即死。得神则生,失神则死。因为脑为元神之府,元神为生命的枢机,故“脑不可伤,若针刺时,刺头,中脑户,人脑立死”(《素问·刺禁论》),“针人脑则真气泄,故立死”(《类经·针刺类。

2.主精神意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反映于脑的结果。思维意识是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任物”的结果。中医学一方面强调“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本神》),心是思维的主要器官;另一方面也认识到“灵性记忆不在心而在脑”(《医林改错》)。“脑为元神府,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类证治裁·卷之三》),这种思维意识活动是在元神功能基础上,后天获得的思虑识见活动,属识神范畴。识神,又称思虑之神,是后天之神:故曰:“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情志活动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形式,也是一种精神活动,与人的情感、情绪、欲望等心身需求有关。属欲神。

总之,脑具有精神、意识、思维功能,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修真十书》)。脑主精神意识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否则,便出现神明功能异。

3.主感觉运动: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五官居于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人,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医学原始》)。“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

脑为元神之府,散动觉之气于筋而达百节,为周身连接之要领,而令之运动。脑统领肢体,与肢体运动紧密相关。“脑散动觉之气,厥用在筋,第脑距身远,不及引筋以达四肢,复得颈节膂髓,连脑为一,因遍及焉”(《内镜》)。脑髓充盈,身体轻劲有力。否则,胫酸乏其功能失常,不论虚实,都会表现为听觉失聪,视物不明,嗅觉不灵,感觉异常,运动失调。

总之,脑实则神全。“脑者人身之大主,又曰元神之府”,“脑气筋人五官脏腑,以司视听言动”,“人身能知觉运动,及能记忆古今,应对万物者,无非脑之权也”。

脑与五脏的关系

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神明之所出,精神之所舍,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统归于心,称之曰“心藏神”。但是又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不同的表现,分别归属于心、肝、肺、脾、肾五脏,所谓“五神脏”。神虽分属于五脏,但与心、肝、肾的关系更为密切,尤以肾为最。因为心主神志,虽然五脏皆藏神,但都是在心的统领下而发挥作用的。肝主疏泄,又主谋虑,调节精神情志: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故脑的生理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肾精充盈,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健全,则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灵巧。若肾精亏少,髓海失养,脑髓不足,可见头晕、健忘、耳鸣。甚则记忆减退、思维迟钝等症。脑的功能隶属于五脏,五脏功能旺盛,精髓充盈,清阳升发,窍系通畅,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心脑相通:“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医学衷中参西录,痫痉癫狂门》)。心有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心脏。“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医学入门·脏腑》),实质为脑。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腑;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与脑相通。临床上脑病可从心论治,或心脑同治。脑肺相系: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助心行血。肺之功能正常,则气充血足,髓海有余,故脑与肺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临床上脑病可以从肺论治。脑脾相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脾胃健旺,熏蒸腐熟五谷,化源充足,五脏安和,·九窍通利,则清阳出上窍而上达于脑。脾胃虚衰则九窍不通,清阳之气不能上行达脑而脑失所养。所以,从脾胃人手益气升阳是治疗脑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李东垣倡“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开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以治脑病的先河。肝脑相维: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藏血,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脑清神聪。若疏泄失常,或情志失调,或清窍闭塞,或血溢于脑,即“血之与气并走于上而为大厥”;若肝失藏血,脑失所主,或神物为两,或变生他疾。脑肾相济:脑为髓海,精生髓,肾藏精,“在下为肾,在上为脑,虚则皆虚”(《医碥·卷四》),故肾精充盛则脑髓充盈,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而变生诸症。“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皆上行至脑,以为生化之源”(《医述》引《医参》)。所以,补肾填精益髓为治疗脑病的重要。

总之,脏象学说认为,五脏是一系统整体,人的神志活动虽分属于五脏,但以心为主导:脑虽为元神之府,但脑隶属于五脏,脑的生理病理与五脏休戚相关。故脑之为病亦从脏腑论治,其关乎于肾又不独责于肾:对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的精神情志疾病,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心藏神的病变,而与其他四脏无关。对于脑的病变,也不能简单地仅仅责之于肾,而与其它四脏无关。

藏精通肾:骨

骨就是骨头,骨头有什么用呢?

肾主骨,肾又藏精,而且是先天之精。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先天之精,藏在哪里呢?很大一部分就藏在骨骼里。

小孩先天精气充足,所以,他们骨骼柔韧,有的甚至类似于软骨,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发之气,能继续生长。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就没那么柔了,渐渐的没那么韧,到了老来,甚至骨质也会疏松。

因此,小孩不怕摔,老人呢?可能一摔就骨折了。因为骨头里的先天精气已经几乎消耗殆尽了。

医学上通过测骨龄来鉴定一个人的生物年龄。生物年龄跟日历年龄还是有差异的,比如,一个人80岁了,骨骼还像40岁的人那样坚韧,不容易摔断,那说明这个人的精气还足,可能会长寿的。如果一个人才八岁,骨骼就像十八岁的人那样,这就可能以后长高的余地不多。

当然,这里只是举一些极端的例子,通常情况下,骨龄跟实际年龄还是比较吻合的。因此,考古学家经常通过对骨骼的测定,来鉴定墓穴中古人去世时的年龄。

肾精化生:髓

髓,由肾精所化生,与脑相通,有充养骨骼、补益脑髓的功能。 髓,是骨腔中一种膏样物质。髓因其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不同,又有名称之异。髓有骨髓、脊髓和脑髓之分。髓藏于一般骨者为骨髓。藏于脊椎管内者为脊髓,脊髓经项后复骨(指第6颈椎以上的椎骨)下之骨孔,上通于脑。汇藏于脑的髓称为脑髓。

生理功能

1.充养脑髓:髓以先天之精为主要物质基础,赖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分布骨腔之中,由脊髓而上引人脑,成为脑髓。脑得髓养,脑髓充盈,脑力充沛,则元神之功旺盛,耳聪目明,体健身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以致肾精不足,不能生髓充脑,可以导致髓海空虚,出现头晕耳鸣、两眼昏花、腰胫酸软、记忆减退,或小儿发育迟缓、囟门迟闭、身体矮小、智力动作迟钝等症状。

2.滋养骨骼:髓藏骨中,骨赖髓以充养。精能生髓,髓能养骨。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骨髓的滋养,则生长发育正常,才能保持其坚刚之性。

所以说:“盖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所以能作强而才力过人也”(《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若肾精亏虚,骨髓失养,就会出现骨骼脆弱无力,或发育不良等症状。

3.化生血液:精血可以互生,精生髓,髓亦可化血。“肾生骨髓,髓生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骨髓坚固,气血皆从”(《素问·生气通天论》)。可见,中医学已认识到骨髓是造血器官,骨髓可以生血,精髓为化血之源。因此,血虚证,常可用补肾填精之法治之。

与五脏的关系

“肾主身之骨髓”(《素问·痿论》),肾生髓,“肾不生则髓不能满”(《素问·逆调论》)。髓由肾精所化生。肾中精气的盛衰与髓的盈亏有密切的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原,“五谷之精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灵枢·五癃津液别》)。水谷精微化而为血。髓可生血,血亦生髓。故髓的盈亏与脾胃有关。气、血、精、髓可以互生,故髓与五脏皆相关,其中以肾为最。

贯于全身:脉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二十八脉

较常见的二十八种脉象。通常指的是:浮、沉、迟、数、滑、涩、 虚、实、长、短、洪、微、紧、缓、弦、芤(音抠)、革、牢、濡、 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大。 二十八条经脉。《灵枢·五十营》:“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指的是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经脉,左右对称,共二十四条,加上任脉、督脉各一, 以及左右的蹻脉,共计二十八条。

脉就是血管,血液在其中奔流。

血液为什么能够流动呢?因为有气的推动。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是血的统帅,血是气的依附。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气、血、营、卫都是围绕脉而言。脉分布在全身,而心主血脉。

心脏搏动,通过血脉,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血脉也跟着搏动,在一些特定的部位,搏动尤其明显,如人迎、气口、太溪。

人迎在脖子上,气口在手腕上,太溪在脚踝区。这三个位置都可以被中医拿来作为切脉使用。最方便的地方是气口,所以,现在的中医一般在这个位置把脉。脉贯于全身,从这个位置,可以探知五脏六腑的寒热虚实。

血脉是有柔韧性的,我们可以将其看做塑料水管。新水管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用的久了,就可能会老化,里面还可能产生水垢。

人体血管也是如此,所以老人经常会出现血管方面的问题,要么是血管老化,要么是产生瘀积。于是,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就来了。而柔化血管,通常需要活血化瘀,所以如果老人有瘀血的话,适当吃点三七粉挺好的。

脉象学说

脉象学说(Theory of pulse condition),来源于中医学说。

脉象学约有二千六百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医学家不断研究,不断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诊断学科,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的一种传统诊断方法,不论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还是预后,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特定意义,此望、闻、问三诊尤为重要。脉象的常与变是准确反映人体气血盛衰,脏腑生理功能正常与否,以及疾病变化的顺道等全身信息的在外反馈。

中医的男女生殖系统:精室与胞宫

精室,又名精宫,为男性生殖器官。《医经精义》曰:“女子之胞,男子名为精室,乃气血交会,化精成胎之所,最为紧要。”精室具有化生、贮藏及输泄生殖之精之作用,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睾丸、附睾、精囊腺和前列腺等。精室藏泄男性生殖之精以生育繁衍,维持男子性功能,是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过程,与五脏、气血津液及督脉等有密切的联系。

精室为肾所属,肾藏精主生殖,精室在肾中精气作用下以化生、贮藏和疏泄生殖之精。若肾阳亏虚,命门火衰,或肾精亏虚,化生精液能力减弱,则会出现精冷、精稀、少精之症。若肾阴不足,阴虚火旺,虚火煎灼,或肾阳不足,精宫虚寒,则可导致精液不液化等症。

肝之经脉循行丁前阴,职司疏泄,内寄相火,具有鼓动阴器,启闭精窍,主司精液溢泻的作用。若肝之功能失常,可导致阳痿、射精困难,或遗精、滑泄等。

脾主运化,化生气血津液,后天之精以补充先天之精,影响着精室化生生殖之精。若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方面可导致精少不育,另一方面也可因脾虚生湿酿痰,阻滞气机,导致会阴及小腹胀痛,精浊等症。

另外,督脉起于脐下,循行经过阴器,总督一身之阳经,与精室的功能也密切相关,如督脉虚衰,可产生阳痿、早泄、精寒清冷不育等病症。

女子胞,又名胞宫、胞脏、子宫、子脏等。为奇恒之腑之一,主月事和孕育胎儿。从现代生理学来看,它应包括妇女整个内生殖器官。

女子胞与肾脏及冲脉,任脉关系最为密切,因为人的生殖发育机能由肾的精气所主,而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当肾中精气旺盛,冲任二脉气血充盈时,则月经守信按月来潮,便具有生殖和养育胞胎的能力。《素间·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若肾中精气不充,冲任二脉气血不足,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经闭或不孕等症。

此外,女子胞与心、脾、肝三脏关系也很密切,因月经来潮,以及胎儿的充养均依赖营血。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脾统血又是生血之源,所以当心、肝、脾三脏上述功能失调时,亦往往影响胞宫的生理功能。如常见的心脾两虚证,因化血无源,或思虑太过,心血暗耗,而至月经量少、衍期或经闭;若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致月经淋漓不止;若脾气虚而中气下陷,还可导致胞宫脱垂;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致血瘀不行,则经闭,或血瘀胞中等。 “女子胞”,为奇恒之腑之一,主月事和孕育胎儿。

五,经络系统

人体经络系统的发现,是与针灸术的发明密切相关的。早在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劳动中发现,用石片之类的锐器刺激人体的某些部位(即“穴位”)可以治病,从而诞生了针灸术。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由石针逐步演变成骨针、竹针,最后产生了金属针。由于金属的韧性及制针技术工艺的提高,使针刺穴位时取穴更加准确,针刺穴位时出现的循经传感现象使人们逐渐发现了遍布全身的经络系统。

公元前4世纪的《黄帝内经》及公元前2世纪的《难经》把前人对人体经络现象的认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完整的经络学说: 经络遍布于人体全身各个部位,担负运送全身气血、沟通人体内外上下的功能; 经络不仅分布于人体的体表,而且进入体内和脏腑相互联结,并且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运行不息。由于每条阴经属于一脏,并与一腑相连络; 每条阳经属于一腑,又联结一脏,这就使全身四肢和脏腑紧密地联系起来了,每条经脉所指的疾病,都和它的循行走向及所连属的脏腑直接相关。这样,经络学说对于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脉如径路,为纵行的干线,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络脉如网络,为横行的分支,包括十五络脉、孙络、浮络; 另又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它们纵横交错,构成了一个网络全身的系统,把人体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主体、内属和外连三大部分。

1),主体部分:分经脉和络脉两类,由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构成。

十二经脉指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以上统称手三阴),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以上统称手三阳),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以上统称足三阴),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以上统称足三阳)。它们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同内在的脏腑有着直接的络属关系。

奇经八脉指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它们对其余经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阴、阳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

十五别络是指从十二经脉及任脉、督脉各分出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十五别络为络脉的主要部分,尚有更细的分支,最细的分支叫孙络,分布在最体表的称为浮络。

2),内属部分:内属部分为脏腑,主要和十二经脉连属。脏腑分为阴阳,脏为阴,腑为阳。阴经属于脏,阳经属于腑。如手太阴经属于肺,故称手太阴肺经。另外,尽管阴经属于脏、阳经属于腑,但两者之间在内脏又相互连系,具体表现为:属于脏的络于腑,属于腑的络于脏,如手太阴经属于肺,它又和与肺互为表里的大肠相连络,此称为“相合”的关系。

3),外连部分:经脉系统的外连部分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十二经筋指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十二皮部指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经络系统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有下列三大项。

1),沟通表里,贯穿上下

经络系统将全身各部位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统一而协调的整体。经络内属外连,纵横交错,通过多种方式把脏腑与体表紧密相连,使机体各部位保持着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维持着人体的完整与统一。

2),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气血的运送输布只有通过经络才能完成。人体的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起着决生死、调虚实的作用。

3),感知刺激,传导信号

经络对病邪侵袭和针灸刺激具有传导作用。由于经络是体表和内脏的联络通道,故病邪入侵时可由体表经由此通道进入脏腑,也可由某一脏腑传至另一脏腑。所以透过针灸等治疗信号,可由经络传导到有关的脏腑,发挥它调节人体的功能。

经络与气血

与“人身无处不经络”一样,气血于人体也是到处都存在着的。没有了气血,经络亦便不复存在。中医的气血理论与脏腑、经络理论一样,都与天地之气相参相应。

经络是运行气血和营养的通道(管道),它内连五脏六腑,外连皮肤表面。《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因此,脏腑的气血盛衰、顺逆、平衡、通畅等,都会在面部表现出来。由于面部的血管丰富,皮肤较薄,所以当经络瘀阻时,脸部便会出现对应脏腑的颜色。面部五色诊法便是从中医诊病方法望、闻、问、切四诊中,望诊里面的望面色演变而来。

气血运行乃是经络系统最主要的功能,以此实现人体整体的物质能量交换。根据生物学基本原理,任何生命的基本活动都是物质交换。例如:人的呼吸系统及功能,实现了“人”与“天”之间的物质交换;消化系统及功能,实现了“人”与“地”之间的物质交换,这些都是人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细胞层次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细胞膜与细胞外液进行的。现代医学生理学已知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担当体内的物质运输重任。而担当物质交换的毛细血管(直径~8微米)与组织细胞之间的平均距离是20~50微米,它们中间充满了细胞外液,血液与细胞之间并不能直接进行交换。

我们通过实验得出“血”是与“细胞外液”直接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细胞外液”与中国经典著作中描述的“气”,也就是中医经典著作中所说的“以行荣卫”和“营气”、“卫气”。“气”和“血”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所谓“气”,其主要形态之一就是血管外在肌肉间隙缓慢流动的细胞外液。所谓“气血运行”,是指血管内外物质的交换,即血管内的血和血管外的细胞外液——“气”的相互作用,实现整个人体的物质能量传递,所以气血运行反映人的整体状况。

六,中医八大人体系统的恢宏智慧

1,中医解剖学,将人体划分为实体、空腔与能量三大部分,其中,实体主要是五脏六腑组成的五大系统,空腔就是指三焦系统(上焦、中焦、下焦)和奇恒六腑系统,能量就是指的经络系统。其中,经络系统是唯一不可见、却又真实存在的人体系统,这是西医最无法理解、无法证实,却又无能为力、无所发展、无所建树的一个系统。我们从这里也可以了解到中医的伟大,西医的缺陷。可以说,中医解剖学是上古文明(盘古文明)留给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在8000年前的古埃及时代,能量医学就很普遍了,更别说两万年前的亚特兰蒂斯时代,主流思想就是能量系统。在古印度医学中,脉轮系统也是一个能量系统,也就是三脉七轮。三脉是三条气脉,即中脉、左脉及右脉。所谓七轮,就是: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海底轮、梵穴轮。古印度的脉轮学说,通过打坐冥想的方式通畅脉轮,使人体自身的能量系统(也就是中医学的经络系统),脉轮得以很好为健康服务,同时,还能开启智慧。

相比之下,经络系统是起源最古老、系统最完善、流传最悠久的一个人体能量系统(起源于5万年前)。除了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还有二十八种脉象,共分为浮、沉、迟、数、虚、实6大类,其中浮脉类6脉,浮洪濡散芤革;沉脉类4脉,沉伏牢弱;迟脉类4脉,迟缓涩结;数脉类4脉,数疾促动;虚脉类5脉,虚细微代短;实脉类5脉,实滑弦紧长。

其它各国的能量医学,以及现代的电磁医学(生物钟、人体电场、人体磁场等),都没有经络系统如此有系统性和关联性,并且经络系统与气血的关系,直接与人体的心理学、行为学、运动学、生理学、病理学相关,对于医生的对症下药、药性发挥都具有指导意义,对百姓的养生保健和健康管理,也有具体的指导价值。

2,中医解剖学,可分可合,有分有合,又具有整体性与协调性。五脏六腑(对应西医十大系统的循环与生理);三焦系统与奇恒之腑(对应气体、液体、固态物质的疏通与运行);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对应肌肉系统、骨骼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能量运行),在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以及亚健康和慢性病症状的表述中,都有不同的器官组合与机理效应,是现代科技的模块化系统与全息化程序的先驱。无不让人相信中医解剖学是上个文明智慧的顶层设计。

3,中医解剖学,展示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以及自然大宇宙与人体小宇宙之间的高度集成与精准定位。西医解剖学属于借助物理观测仪器的直观解剖学,可以精密到细胞的分子生物学;中医解剖学,属于借助自然物理信息的感官解剖学,可以精确到细胞的量子医学。

在微观世界里,量子就是人体中电子运动所产生的磁能和超微粒子所产生的能量。阴阳理论、五行理论、经络学说,从人体的热光电磁的角度以及时序原则,来诠释与阐述疾病的形成、消退、异常、转好等阶段,让微观状态下的微粒和宏观的症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经络的气血运行,激发人体自愈系统以及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达到机体的健康状态。

4,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以阴阳五行思维模式建立起来的任意结构模型,就连脏器、器官、皮肉等人体各组织皆以阴阳五行进行分类。不仅如此,还把人体阴阳五行子系统(小宇宙)放在天地阴阳五行母系统(大宇宙)中去考察,子系统(小宇宙)与母系统(大宇宙)之间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著名的五行六气学说即其证。就连中医药学按阴阳五行分类法进行归类,形成药物归经学说,从而奠定了中药医学的基础。由此,我们不难理解28星宿的大宇宙与28脉象的小宇宙之间的关联。

我们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而神秘、奇妙的经络就是人体接受宇宙能量、接受宇宙信息的载体。研究经络、开发经络,是地球人类走向浩瀚宇宙、回归浩瀚宇宙的唯一的出路和选择。神秘、奇妙的人体经络学研究,必须遵循老子的道德范畴。道德是宇宙科学、是人体科学,经络是信息与能量的专用通道,也是人体体现道德的载体。相信不久的将来,修炼远古老子的道、人体的经络学,会使善良的人们走出误区、躲避各种灾难,回归宇宙。这就是现代显微时空观,它与大宇宙时空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中国几千年前就发现了(小宇宙)经络系统的存在,同时,人体存在数万条微小细管与神经系统,而经络则存在于细胞的小分子链接的空间,属于某种看不见的存在。这与生物学和医学解剖中的细管(28脉象)与神经组织(经络)有直接关系,但又有密切关联。人体是由许多纵横交错的封闭空间组成的,而穴位又是开放的入口,穴位又与经脉连接,可以获得宇宙中的能量。针灸可以通过穴位影响经脉的流转,也就是能量的运行,链接着大宇宙与小宇宙。这些都是现代人类科技所涉及不到、无法解释的,由此可见经络学说的高深莫测。

从中医解剖学的分析来看,对比西医解剖学或机械解剖学,我们可以肯定地指出:中医揭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动态关系,关注的是生命全息营养素的平衡。中医解剖学,实际上是信息解剖学。

七,未来医学的期待

很多时候,近代中国人都觉得欧美的科技很发达,各种理论和学说都是欧美人提出的,各种先进的科学仪器、生活用品、家用电器也是欧美人发明的,世界的科技、教育、体育、金融、国际关系等等制度也是欧美建立的。而实际上,只是因为近代几次工业革命都发生在欧美,而且近百年的中国只有被侵略史,中国科技的发展被压制,中国只能是学习与跟随,没有翻身的机会。

当我们重新回顾,或者说回头溯源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的遗产时,才恍然大悟,中医解剖学早就把西医解剖学甩掉几条街!那些崇拜西医的人士还认为中医不科学、中医不讲量化、中医没有双盲试验等等,这只能表明这样的思维还停留在工业文明之前,因为中医是医术,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艺术,而不是分科而学的科学,也不是分割器官的工具,更不一堆细胞集团的研究模型;因为中医是采用测不准原理与模糊数学理论,随年龄、季节、气候、心理等因素来判断人体的能量运行与新陈代谢,而不是机械性的无生命时序的数学模型;因为中医有量子理论、模块化系统与全息化程序的智慧体系,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化学方程式与依靠仪器诊断的冰冷躯体。当然,我们期待再不久的将来,有测量与诊断人体生物钟、人体思维、经络脉象、能量运行、人体太极、生命时序等科学仪器的出现。到那时候,中医生理病理将会在现代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科学的促进下,极大地提升现代医学的智慧。

有人会说本文的大部分名词,都是现代西医的名词,现代文明的词汇,与中医一样,全部是一种主观臆测和主观推断。假如本文全部用河图洛书、五行八卦、经络脉线画出来,有几个人可以理解呢?促进与普及中华传统中医的科普性与大众化,又如何去表达呢?另一方面,中医的主观臆测和主观推断,这种主观是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则,是基于经验传承的万年智慧,这才是老中医的价值所在,而不是某些西医经过几年的学习实习,两手空空,数据拿来,开药手术,签字不管的懒惰手法。

因此,纠偏与扶正,不仅仅是针对人体的病症,也是针对中华传统中医文化的现代化过程。现代医学离不开中医,离不开岐黄之术;现代医学,需要在西医解剖学的基础上,遵循自然之道,将中医解剖学融入其中,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未来医学,西医解剖学与生理药理才能够走出坐井观天、自我陶醉的阴霾,而中医必将在未来医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个道,才是天道。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1 回复 胡子太长了 2020-7-17 09:18
七,未来医学的期待
句句在理,字字珠璣。

"我们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
不僅僅是個小宇宙,更是一個與無邊大宇宙的全息對應宇宙系統。兩者的全息關聯從來不能分開。現代科學技術走的是相反的路,把人與自然分的越遠,人的適應生存能力越差,越來越依靠人造物質條件,人的生態就越來越脆弱。而人們卻誤以為是在發展提高。當天災人禍造成無水無電時,現代人能自己支撐多久?
2 回复 kylelong 2020-7-17 19:32
胡子太长了: 七,未来医学的期待
句句在理,字字珠璣。

"我们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
不僅僅是個小宇宙,更是一個與無邊大宇宙的全息對應宇宙系統。兩者的全
所言极是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7 13: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