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青春期是少年儿童转变成成人的重要过渡期。
处于该阶段的青少年,一般是指自上初中到高中毕业的13 - 18岁,要经历6年时间,也有些组织机构将大学生(22岁以下)也划入青少年阶段。
其生长发育特点是生理上的过渡期、发育期,心理上的波动期、反抗期和成长期。
由于发育过程各种激素分泌旺盛,他们不仅要应付由身高、体重、肌肉力量等身体机能的快速成长,而且性征也在逐渐发育成熟,所引起的身心灵各方面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以及相对增加的心理压力。
开始抛弃稚嫩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逐步建立起较成熟,更社会化的思想行为规范,依赖于有效的引导。
青少年期这一过程是为成年期作出准备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会有若干重要发展体验。除了身体和性方面变得成熟之外,这些体验包括步入社会和经济独立以及个性发展,获得用来建立成人关系并发挥成年人作用所需的技能,以及抽象推理能力。青少年期是生长很快并且具有很大潜力的时期,它也是面临很大危险,社会环境对其造成强有力影响的时期。
1,心理问题(精神障碍)
这类问题包括抑郁症、孤独症、自闭症、多动症、强迫症、恐惧症、逃学逃课、吸烟喝酒、自残自杀、流氓犯罪等等。因为心理问题而导致行为问题,也就是一种社交障碍。虽然这些问题与原生家庭环境,学校和社会环境都有关,但从生理上来讲,也与激素失衡、营养失衡有关,需要引起家长、老师、心理医生和健康管理师的高度重视。
针对这类问题,除了药物,需要一定有效的疏导课程。但逐渐成熟的青少年有逆反心理,大多数不理会心理医生的疏导教育,以至于心理问题难以及时解决。这就需要健康管理师的参与协调,从其它方面(比如营养、音乐等)入手帮助缓解病症。
2,慢性疲劳综合征
这类问题包括发烧、喉咙痛、淋巴结肿大、极度疲劳、失去食欲、复发性上呼吸道感染、小肠不适、黄疽、焦虑、抑郁、烦躁及情绪不稳、睡眠中断、对光及热敏感、暂时失去记忆力、无法集中注意力、头痛、痉挛、肌肉与关节痛等等。目前医界认为慢性疲劳综合症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免疫系统问题、神经系统问题、精神疾病等多重因子造成,因此,具体的症状就表现在心理与生理等多方面,尤其是心理、运动、消化、神经、感官等方面。
笔者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也与当今的社会环境关系密切,比如网游、熬夜、垃圾食品、营养不良、学习压力、信息量巨大、人际交往广等。针对这类问题,医生主要还是依靠药物的方法来解决。在这方面,健康管理师仍然具有很多手段,是医生不具备的,也是可以找到青少年容易接受的方法。
3,躯体化障碍
青少年的躯体化障碍,很容易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相混淆。躯体化障碍主要问题是个体体验到某些症状的身体健康问题,但这些问题是由心理而并非由身体的原因引起。躯体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的原因有: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因素、性格特征、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和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如家庭、经济、工作、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发病机理:心脑缺氧、脑血流量改变、电解质平衡失调、中间代谢产物的积蓄、微生物毒素、神经递质改变、高热、维生素缺乏等等。比如功能性运动障碍,也称心因性运动障碍,就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性疾病,而并非仅仅是心理或精神疾病。
由此可见,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生理上的症状多一些,也是有营养与健康因素导致,并影响了心理问题。而躯体化障碍虽然也是生理上的症状多一些,但导致的因素则是心理原因。因为与环境或社会的交流障碍,导致营养失衡,结果产生一系列生理问题。如果单单采用营养或药物来解决问题,也只是暂时性的,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4,生长发育问题
青少年有三个方面发育相当快:性征、思维、骨骼。
性征指从性器官开始发育、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功能完全成熟的一段时期。由于卵巢比睾丸发育早,所以女孩的身体发育要比男孩早1-2年。再就是自我意识,进入青春期,由于生理发育的加速和性发育走向成熟,使他们感到不适应,出现不平衡不协调的感受及种种矛盾和困惑。面对这些矛盾和困惑,青少年体验着危机感,这促使他们要关注自我的发展和变化,也会容易出现性格问题, 叛逆等情绪波动变化。
在思维方面,首先是记忆的发展,一个重要表现,是在记忆中可储存信息量的大大增加。其次是青少年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高二年级后,学生的推理能力已基本达到成熟,各种推理能力都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水平。同时,由于个体的兴趣爱好偏差,如果过度偏少关注营养与健康问题,可能会导致生理发育上的相关营养障碍疾病,比如肠漏、近视、骨折等问题。
青少年骨骼生长发育快速,以骨构建为主,骨转换加快,且骨形成占优势,因此骨量稳定增长。青少年时期尤其是青春期,以骨量累积为主,成人骨量约40% - 60%在青少年时期达成,到18岁时峰值骨量的90%已累积完成。同时,骨骼的生长发育具有性别差异,9 - 13岁女孩线性生长速度稍快于男孩,于12岁左右达线性生长速率高峰;男孩线性生长高峰则在15岁左右,且较女孩具有更长的骨骼生长期、更高的骨生长速率,同时性激素存在差异,因此男性骨皮质更厚、峰值骨量更高。
多项研究表明:运动对骨骼健康有益。一项Meta分析严格筛选了27项研究,显示在成长阶段,锻炼能够提高骨密度。青少年运动员中,高强度体育项目较非高强度项目的运动员骨密度更高,还有研究显示运动对骨健康的影响呈剂量相关性,不同运动方式对骨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跳跃较跑步或行走等运动,更能刺激骨的合成代谢。全面而充足的营养对骨骼生长发育发挥重要作用,蛋白质、脂肪、钙、镁、维生素C、K、D等营养元素值得关注。
5,营养失衡问题与药物滥用
营养失衡与药物滥用,是对处于骨骼、大脑和身体其它器官发育的重要时期的青少年的重大失误,很可能影响孩子一生,某些问题甚至还会导致孩子的终生遗憾。
多数人以为青少年精力旺盛,消化能力强,什么都能吃,代谢能力也强,不应该有营养失衡的问题。而实际生活中,还有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医学界的不协调之音,比如中国的城乡差别,农村孩子营养不良的现象很普遍;单亲家庭有时忙,给钱让他们自己选择食物,孩子大多挑选自己喜欢而不是身体健康需要的食物;市面上越来越多诱人的精加工食品,对青少年和成人的健康都非常不利,导致更多肥胖病人,比如洋快餐、街边夜宵等;学校的的食品与营养以及健康常识等教育课程不足。
多种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会影响青少年的发育,包括成骨不全症、佝偻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多种获得性疾病(包括感染、外伤等)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发育,包括内分泌疾病、炎性疾病、营养障碍、肿瘤、药物等;内分泌疾病包括生长激素缺乏、库欣综合征、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等。
很多药物由于使用不当,或药物质量欠佳(比如含有不健康的添加剂等),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发育,最常见的是转基因成分、糖皮质激素等。糖皮质激素抑制成骨细胞活性的同时增加破骨细胞活性,并间接抑制肠钙吸收,改变维生素D代谢,从而引起骨量减少。
综上所述,青少年的亚健康问题具有较强的特点,心理问题为主,生理和营养健康也很关键。医生、营养师、心理治疗师、健康管理师等,都可从不同角度,针对青少年的亚健康症状,给出更符合各自特性的综合改善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