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目前世界上“右行车”的国家,多是典型大陆国家,如美国、中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巴西等;“左行车”的国家,多是典型岛国和半岛、次大陆国家,如英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路线分“左右”,来由各不同;“左派”曾经风靡世界。靠右行还是靠左行,并非一开始就固定,而是长期演变的结果。在古时,无论中外,道路行走的规范都是相当地方化的,但道路延长,交往扩大,地方性习惯区域化,区域化习惯变全国性规范。这一时期,世界上较多被采用的,恰是与现在完全相反的靠左行。
按照英国人的说法,他们靠左行可上溯到古罗马帝国。而在中世纪的欧洲,到底靠左还是靠右,最先根据的是骑士们的习惯。一则,人们骑马,习惯是左脚先上镫,右脚再跨上,自然得是在路左上马;再则,骑士的任务是经常为面子、美人策马持矛决斗,而骑士的标准战斗姿势是右手持武器,左手挽盾持缰,要方便地刺杀对手,自然得靠在路左。《圣战骑士》里的骑士决斗统统靠右行,因为那是美国好莱坞的杰作。日本靠左行的历史缘由与此类似,武士虽不为美人决斗,但和欧洲的骑士一样经常面临决斗。武士长刀在左侧,便于右手拔剑,身体左边是脆弱的空当,自然靠左行才能掩护空当便于攻击防守,武士靠左走,老百姓不敢右行迎头冒犯,遂举国“咸于左派”。
说来有趣,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靠右行驶的缘由还得扯上拿破仑。法国大革命前,法国贵族的马车同样也是习惯左行。在受尽压迫的底层人民看来,“靠左行”意味着贵族与特权,而“靠右行”则带有“革命”的意义。于是,法国大革命了,车辆右行了。拿破仑上台后,发动了征服欧洲的战争。法国占领了哪里,就把靠右行规则带到哪里。德国、俄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等。正是,自从有了拿破仑,欧洲不再集体搞“左倾”。同样,英国也把自己靠左行的规范一一带到它广阔的殖民地。像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等等就坚定不移地走“左”的路线。顺带说一句,拿破仑的革命靠“右行”,到了“文革”时期,要红卫兵小将们觉出味道不对:革命得靠左才对,怎么可以靠右?改!不过工程浩大,小将们又太忙,所以没顾得上。
在英国众多的殖民地里,美国是个例外。由于美国经过与英国长年战争才有国家独立,而法国在其中多少给予了一定帮助,为彻底与英国划清界限,美国在建国伊始便由道路交通的“左派”转为“右派”。由战争原因改变“左右阵营”的不仅仅是美国,匈牙利、奥地利、捷克就是在二战中被德国占领才改为靠右行驶的。
当美国加入到“右倾”阵营后,“左右”的力量对比开始发生明显改变。众所周知,由于汽车驾驶观察路况的需要,靠右行驶和靠左行驶决定了“左驾车”和“右驾车”之别。美国是现代汽车工业的发祥地,美国的“左驾车”源源不断地倾销世界各地,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很多国家靠左走还是靠右走的问题。中国便是典型,1945年以前,中国一律是靠左行驶的。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主要是英国势力范围。抗战胜利后,美国汽车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左驾车”一举占了数量优势,由是之故,国民政府下令从1946年1月1日开始,汽车一律靠右行。另外,美国也顺便“左右”了加拿大。
并不是所有国家的“左右路线”改变都如加拿大和中国这般顺利。在改变“左右路线”时,习俗给变革带来很大阻力。例如瑞典,起初属于“左派阵营”,但由于周围的国家,如挪威、芬兰等都是“右派”,这给瑞典的跨国交通带来诸多的不便。于是,瑞典为“左右”问题进行了公民投票。结果超过80%的国民不同意改革。不过,瑞典国会铁了心要解决和邻国之间的交通问题,甚至动用了军队来维持交通秩序。在这样的强力推行下,瑞典终于改革成功。但巴基斯坦就没这么幸运了。20世纪60年代,巴基斯坦政府终于下决心改革。但政府的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其中最大反对声音居然是骆驼。在巴基斯坦,有很多的骆驼车,而骆驼都有走老路的习惯,指望这些倔强的家伙改变行路习惯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巴基斯坦政府只好向骆驼投降。
在“左右阵营”开始确立后,发生过“左右立场”动摇的基本都是由“左倾”变成了“右倾”,日本的冲绳是惟一例外。二战结束后,日本和美国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将冲绳交由美国托管。由于美国的原因,冲绳的车辆一律靠右行。1971年,美国将冲绳归还给了日本。由于日本属于坚定的“左派”阵营,冲绳的“右倾”问题一直是日本政府亟待解决的大事。但由于习俗的强大阻力,日本政府直到1978年,才彻底将冲绳交通“右倾”的问题解决。这时,日本将分裂了20年之久的“左右阵营”重新统一,再次做到了“车同轨”。
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在交通规则上属于“左派”,而内地则是“右派”。于是,1997年香港回归,在道路交通问题上,内地与香港也采取了“一国两制”的解决办法。内地车辆进香港,则遵循香港的靠左行驶。反之,香港车辆进内地,同样也得入乡随俗。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诸多的不便。虽然在香港与内地的交界处立有明显的界别标志,但由于交通的繁忙,相对而来的两列车队很难在入境的同时,改变车行路线。于是,人们想出了这么一个解决的办法。即在深圳与香港的交界处修建了一座特殊的桥梁,入境的汽车只需要按照原有的路规行驶,经过桥梁的巧妙转接后,“右倾”的汽车到了香港自然“左倾”,而“左倾”的则变为“右倾”。即便如此,两地司机置身异地后依然会觉得不适应。想想吧,当习惯了靠右行的您,到了香港突然改为靠左行,难道不时刻担心迎面来车与您撞个满怀吗?因此,两地的司机换身相处时,车速都开得相当缓慢,除非长时间的异地驾驶将这种习惯完全改变。但问题是,回去的时候又怎么办呢?看来,金庸小说里的“左右互搏”功夫还真的不是一般人能练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