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一品红
英文名:Poinsettia,学名: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别名:象牙红、老来娇、圣诞花、圣诞红、猩猩木。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大戟科大戟属。
原产于墨西哥塔斯科(Taxco)地区,在被引入欧洲之前很久,就被当地的阿芝特克人(Aztecs,美洲印第安人一支)用作颜料和药物。后来,罗伯特•布依斯特(RobertBuist)给这种植物定了学名,就是现在使用的“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同时,由波因塞特的姓氏演化而来的“Poinsettia”则被用来作为一品红的英文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一品红为常绿灌木,高50cm-300cm,茎叶含白色乳汁。茎光滑,嫩枝绿色,老枝深褐色。单叶互生,卵状椭圆形,全缘或波状浅裂,有时呈提琴形,顶部叶片较窄,披针形;叶被有毛,叶质较薄,脉纹明显;顶端靠近花序之叶片呈苞片状,开花时株红色,为主要观赏部位。杯状花序聚伞状排列,顶生;总苞淡绿色,边缘有齿及1-2枚大而黄色的腺体;雄花具柄,无花被;雌花单生,位于总苞中央;自然花期12月至翌年2月。有白色及粉色栽培品种。喜温暖、湿润及充足的光照。不耐低温,为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强光直射及光照不足均不利其生长。忌积水,保持盆土湿润即可。短日照处理可提前开花。一品红喜湿润及阳光充足的环境,向旋光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微酸型的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好。
红叶美人蕉
英文名:Canna,Canna lily,学名:Canna indica。别名:大花美人蕉、红艳蕉、兰蕉、昙华等。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单子叶植物纲Liliopsida姜目Zingiberales美人蕉科Cannaceae美人蕉属Canna。
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株高可达100cm-150cm,根茎肥大;地上茎肉质,不分枝。茎叶具白粉,叶互生,宽大,长椭圆状披针形。阔椭圆形。总状花序自茎顶抽出,花径可达20cm,花瓣直伸,具四枚瓣化雄蕊。花色有乳白、鲜黄、橙黄、桔红、粉红、大红、紫红、复色斑点等50多个品种。夏、秋季开花,双色鸳鸯美人蕉引自南美,是目前美人蕉属类中少见稀世珍品,因在同一枝花胫上争奇斗艳、开出大红与五星艳黄两种颜色的花而得名,更具观赏价值的是花瓣红黄各半,同株异渲。更奇之处是红花瓣上点缀着鲜黄星点,五星黄花瓣装点着鲜红光斑,使观者惊奇赞叹,掘指叫绝。
红叶美人蕉,也称紫叶美人蕉。此外,还有花叶美人蕉、金边美人蕉、黄花美人蕉,属于珍稀的彩叶植物,被称为“花坛皇后”。美人蕉花期特长,从5月到11月长开不败,艳丽壮观。红叶美人蕉(其叶片及枝条全紫红色,花鲜红色)、花叶美人蕉(叶片金黄色和绿色相间,花橙红色)、金边美人蕉(叶绿色、花瓣边沿镶金黄色边)、黄花美人蕉(叶片绿、矮秆、开黄色花)四种美人蕉各具特色,既可赏叶又可观花,无论是盆栽还是庭院中丛植都非常招人喜爱。
红叶乌桕
英文名:sapium,学名:Sapium sebiferum(L.)Roxb.。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大戟科乌臼属。红叶乌桕,为乌桕的变种。
乌桕为落叶乔木,高达15m;树冠圆球形。树皮暗灰色,浅纵裂;小枝纤细。叶互生,纸质,菱状广卵形,长5-9cm,先端尾状,基部广楔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叶柄细长,顶端有2腺体。花序穗状,顶生,长6-12cm,花小,黄绿色。蒴果3棱状球形,径约1.5cm,熟时黑色,3裂,果皮脱落;种子黑色,外被白蜡,固着于中轴上,经冬不落。花期5-7月;果10-11月成熟。
乌桕喜光,喜温暖气候及深厚肥沃而水分丰富的土壤。较耐寒,并有一定的耐旱、耐水湿及抗风能力。多生于田边、溪畔,并能耐间歇性水淹。对土壤适应范围较广,无论沙壤、粘壤、砾质壤土均能生长,对酸性土、钙土及含盐在0.25%以下的盐碱地均能适应。乌桕一年能发几次梢但秋梢易枯干。主根发达,抗风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偏快,当年生苗可达1m以上,水肥条件好的可达2m。一般4-5年生树开始结果,10年后进入盛果期,60-70年后逐渐衰老,在良好的立地条件下可生长到百年以上。乌桕能抗火烧,并对二氧化硫及氯化氢抗性强。
乌桕树冠整齐,叶形秀丽,入秋叶色红艳可爱,不亚丹枫。幼龄树若进行疏枝修剪定型,树型似团团云朵,甚是美观。植于水边、池畔、坡谷、草坪都很适合。若与亭廊、花墙、山石等相配,也甚协调。冬日白色的乌桕籽挂满枝头,经久不凋,也颇美观,古人有“偶看桕树梢头白,疑是江梅小着花”的诗句。乌桕在园林绿化中可栽作护堤树、庭荫树及行道树。
乌桕在中国历史上是重要油料树种,其种籽的主要用途用于香皂、蜡纸、蜡烛、油漆、油墨等相关行业。上世纪70年代以后,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乌桕种籽的需求量逐年减少,乌桕树也随之自行销毁,至今将濒为稀有树种,成为绿化行业的一项空白。
红叶石楠
英文名:ericophyte,学名:Photinia serrulata。别名:火焰红,千年红。蔷薇科石楠属,常绿灌木至小乔木,株高4-6m,叶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披针形,先端具尾尖,春季新叶红艳,夏季转绿,秋、冬、春三季呈现红色,霜重色逾浓,低温色更佳。
红叶石楠叶面腊质,周边有不规则小锯齿,顶端枝梢四季叶梗鲜红如火。做行道树,其杆立如火把;做绿篱,其状卧如火龙;修剪造景,形状可千姿百态,枝叶总红红火火,赏心悦目,景观效果美丽。红叶石楠是蔷薇科石楠属杂交种的统称,为常绿小乔木,因其新梢和嫩叶鲜红而得名。常见的有红罗宾和红唇两个品种,其中红罗宾的叶色鲜艳夺目,观赏性更佳。春秋两季,红叶石楠的新梢和嫩叶火红,色彩艳丽持久,极具生机。在夏季高温时节,叶片转为亮绿色,在炎炎夏日中带来清新凉爽之感觉。
红叶藤
英文名:Rourea,学名:Rourea microphylla。别名:小叶红叶藤、牛栓藤、牛见愁、荔枝藤、霸王藤、伍藤、铁藤。双子叶显花植物,蔷薇目(Rosales)牛栓藤科Connaraceae,25属,300-350种,乔木、灌木或灌木状攀缘植物,分布世界热带地区。少数几个种为单性花,多数为两性花;萼片5,花瓣5;雄蕊5或10,子房上位,心皮1、4或5(通常5),离生,每心皮含2胚珠;但仅有一心皮发育为果实,胚珠也只有一粒能发育成熟为种子。种子外被肉质假种皮。果为蓇葖果,蒴果状或荚状,沿一缝线开裂。
本科中大的属是:牛栓藤属(Connarus,130种)、红叶藤属(Rourea,80-90种)、Agelaea属(50种)、Cnestis属(40种)、Byrsocarpus属(20种)。本科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不多,盖亚那牛栓藤(Connarus guianensis)是有经济价值的斑木资源之一。有许多种,如缠绕红叶藤(Rourea volubilis)、无毛红叶藤(R. glabra)和Cnestis polyphylla等的果实、种子和树叶有毒,常用来配制青饵诱杀野狗和丛林狼。马达加斯加的Aglaea emetica叶可催吐,西非的A. villosa叶可治痢疾,马达加斯加的A. lamarckii叶可治淋病。无毛红叶藤的树皮可用以鞣皮,使皮革染上鲜明的紫色。
其中,Jollydora属有6种,分布于西非,花与果直接生长在树干或粗皮上,这现象称为老茎生花(cauliflory)。
红叶苋
英文名:herbst bolld-leaf,学名:Iresine.herbstii Hook.f.。别名:血苋。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苋科红叶苋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耐阴,但过分阴暗易徒长且叶色不良。畏寒冷,耐干热环境和瘠薄土壤,忌湿涝。在阳光充足、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生长适温为15-26℃。
作一年生栽培,株高1-1.8m,茎直立,少分枝。茎及叶柄均带紫红色。叶对生,广卵圆形至圆形。全缘,端钝或凹陷,略带波状。茎茎及叶柄皆为紫红色,叶紫红色或绿色,对生。叶脉红色、黄色或青铜色,侧脉弧状弯曲。花小,淡褐色,园艺变种有:黄斑红叶苋、尖叶红叶苋。
荩草
英文名:Hispid Arthraxon,学名:Arthraxon hispidus(Thunb.)Makio,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禾本科荩草属,主要生长在山坡草地比较湿润的地方。
秆细弱,无毛,基部倾斜,高30-45cm,多节,常分枝,基部的节着土后易生根。叶鞘短于节间,生短硬疣毛;叶舌膜质,边缘具纤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2-4cm,宽8-15mm,基部星心形抱茎,除下部边缘生纤毛外,余均无毛。总状花序细弱,长1.5-3cm,2-10枚,呈指状排列或簇生于茎顶;有柄小穗退化,仅剩短柄;无柄小穗长4-4.5mm,卵状披针形,灰绿色或带紫色;第1颖具7-9脉,先端钝;第2颖与第1颖等长,舟形,具9脉,而两侧脉不明显,先端尖;第1外稃长圆形,先端尖,长约为第1颖的2/3;第2外稃与第1外稃等长,近基部伸出1曲膝的芒;雄蕊2,花药黄色或紫色,长0.7-1mm。颖果长圆形,与稃体几等长。花、果期8-10月。
荆条
英文名:Vervain Family,学名:Verbenaceae。别 名:牡荆、五指风、五指柑、土常山。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马鞭草科牡荆属。
特征性状:落叶灌木,高1-5m,小枝四棱。叶对生、具长柄,5-7出掌状复叶,小叶椭圆状卵形,长2-10cm,先端锐尖,缘具切裂状锯齿或羽状裂,背面灰白色,被柔毛。花组成疏展的圆锥花序,长12-20cm;花萼钟状,具5齿裂,宿存;花冠蓝紫色,二唇形;雄蕊4,2强;雄蕊和花柱稍外伸。核果,球形或倒卵形。花期长,6-8月,果期7-10月。主要靠播种或分株繁殖,是一种落叶的小灌木。它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800m以下的低山阳坡,常形成灌木林。
荆条是著名的蜜源植物,其花采集而成的蜂蜜被成为荆条蜜,是四大名蜜(荆条蜜、枣花蜜、槐花蜜、荔枝蜜)之一。荆条蜜呈浅琥珀色,易结晶,颗粒细小、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甘甜适口,口感好。是蜂业法规中明确指出的一等蜂蜜,结晶后细腻白色。荆条蜜除具备一般蜂蜜美容健体润燥等功效外,还祛风解毒、润畅通便 促进消化助吸收、开胃健脾、调理肠胃,益气补中、发汗散热、散寒清目。益于气血不足、伤风头痛、目赤、失眠者。
荆棘是现在常用的一个词语,它原来是指两种植物:荆和棘。荆现名牡荆,是马鞭草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古代又名楚,用来做刑仗,鞭打犯人。因此楚又称“荆楚”,受鞭打叫“受楚”。“受楚”是件痛苦的事,所以“楚”字又引申有“痛苦”的意思,如痛楚、苦楚。荆在古代还用来制作妇女的发钗,称为“荆钗”。后来还演变成谦称自己的妻子为“荆室”“拙荆”,或简称为“荆”。棘是鼠李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它的枝条多荆,民间常用它作围篱。最早囚拘奴隶也以棘丛围绕。以后“丛荆”也成了囚拘之所的代名词。在科学时代,为了防止考场上传递作弊,围墙上也满插棘枝,故考场也称“棘院”或“棘围”。棘在野外常与荆混生,因此就产生“荆棘”一词。荆棘丛生最易阻塞道路,又借喻作艰险处境或者纷乱局面,成语“披荆斩棘”和“荆天棘地”由此引申而来。同时也泛指为困难和阻止前进的障碍。
战国时候,廉颇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就是讲的这个荆条。“负荆请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语,表示向别人道歉、承认错误的意思。
山楂叶悬钩子
英文名:Rubus crataegifolius,学名:Rubus crataegifolius Bunge。别名:牛叠肚。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悬钩子属Rubus蔷薇科Rosaceae。
落叶灌木,高1-2m,茎直立;小枝黄褐色至紫褐色,无毛,具直立针状皮刺,微具棱角。单叶,互生;托叶线形,长约6毫米,基部与叶柄合生,早落;叶柄长2-5cm,具疏柔毛和钩状小皮刺;叶片广卵形至近圆卵形,长5-12cm,宽4-8cm,基部心形或微心形,先端急尖或微钝,边缘常为3-5掌状浅裂至中裂,各裂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先端急尖或稍钝,边缘具有整齐粗锯齿,表面无毛,背面沿叶脉具疏柔毛或近无毛,中脉具小皮刺或无。花2-6朵簇生于枝顶成短伞房状花序,或1-2朵生叶腋;花梗长5-10mm,具柔毛;花直径1-1.5cm;萼筒杯状,外被短柔毛,萼裂片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全缘,外面具短柔毛,内面密被白色柔毛;花瓣卵状椭圆形,白色;雄蕊多数,长约5毫米;心皮多数,无毛。聚合果近球形,直径约1cm,暗红色,无毛,有光泽。花期6月,果期8-9月。
山楂叶悬钩子生于海拔100-1100m山坡灌丛、林缘及林中荒地。果实可制果酱和果酒,亦可鲜食。全株可提取栲胶。
盖柿
英文名:Flat persimmon,学名:Diospyros kaki L. f. constricta。柿树科植物,一种高大的栽培果树,在北京主要在房山和昌平两县有大面积的人工栽培,盖柿是北京的特产之一。
盖柿是柿子的一种,果实大而甜,呈扁圆状,靠近果蒂的地方有一圈凹痕,故名盖柿。每百克鲜柿果肉中含糖12-18克,蛋白质1.2克,脂肪0.2克,可溶性固形物15-18克。以任村、东岗、采桑等乡镇为盛产。大盖柿制成的柿饼,品质柔软,霜色乳白,味甜似蜜,在市场上久负盛名。
火炬树
英文名:Staghorn sumac,学名:Rhus typhina L.。别名:火炬漆、鹿角漆。属漆树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它原产自北美,1959年中国开始引种,而且逃逸到野外自我繁殖速度非常快,对中国原产的乡土树种构成威胁,目前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