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学生时代,是“学工、学农、学军”的年代。那时最流行军绿色:军装、军包、军鞋(解放鞋)、军水壶和军帽。另外,军装领口还要母亲绣两个小红旗,军帽上还要一颗“闪闪的红星”,手里还有“红缨枪”,都是学潘冬子(据说台湾都是蓝色制服,头上是“青天白日”)。学校高年级的同学,总是喜欢抢低年纪的军帽,当然,一般都能“要”回来,那时的学生基本上都怕老师。
军包就是学生书包了。除了算术和语文两本书,就是几个作业本了,再就是一个文具盒;文具盒里面有铅笔、橡皮擦、小刀(削铅笔用)、小米尺,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还会有卷笔刀、圆珠笔等等。我那时就一直想有一个卷笔刀,直到初中才有。
军包一般是上右下左斜背,也有反过来的。到了初中高中,就会学电影里面的大学生一样,单边背在一个肩上,似乎是一种很有知识、很有学问的样子,以至于一些同学出现肩膀一高一低的情况。在大学里,也是如此。不过,我到了高年级(大三开始),就使用提包了,可以装更多的书籍,也不至于因为书包的狭小空间把书本弄皱褶。
背包的出现,已经是上世纪90年代了。儿子就一直使用背包,从幼儿园到大学。国内曾经流行过一阵“贝贝佳”,说是可以让身体(脊椎)保持良好状态,但后来又被专家否定。背包的款式和种类很多,但一般都是大小两层;好一点的背包有3-5层;左右一般都有放水壶或矿泉水的小兜。某些名牌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有时见过来中国旅游的老外,背一个很高很长的背包,里面可以装很多东东,还可以当作睡觉的枕头,的确是旅游露营的理想背包。
参加工作后,以及来到加拿大之后,似乎使用背包的机会比较多,尤其是经常外出旅行,因为双手被解放了出来,可以做很多其它的事情。的确很感谢发明背包的人。相比之下,在国内使用的机会略微少一些,因为中国人多,而且到处都是商店,不用携带矿泉水、食品、电池之类的东西;而在加拿大,地大人少,出门在外,一般都要携带生活必备品,包括雨伞。
第一次使用钱包,是婚后的某一年。在这以前,如果上街买东西,就把纸币放在口袋里,这样子很容易被小偷偷走。那个电影《天下无贼》,就是部分反映了我们那个时代小偷的状况。有了钱包以后,小偷还是照样偷,而且自己损失的东西更多,包括身份证、好友的名片、照片、各种票证、各种卡等等,有时候还有钥匙,这完全就是“打包赠送”。
国内很少使用硬币,所以钱包里面只有纸币。在日本生活时期,硬币的使用频率很高,就会想到买一个专门放硬币的小钱包:一种是像美国大片中的银行装钱的口袋一类的,上面有绳子拉紧;还有一种是像一个小折叠包,上面是金属扣。这两种都用过,再看商标:Made in China。加拿大也一样,使用硬币机会很多,所以,一般会随身携带两个包。但这比女士使用的手袋和钱包,还是“省略”了很多。
加拿大使用卡的机会要比国内多,银行卡、VISA卡、Metro卡(公交月票)、驾照、电话卡、工作卡、献血卡、健康卡、医院卡等等。打开钱包,全部就是卡,也不用担心丢钱包;即使丢了,立即注销,马上补领一个卡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