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在身份证之前,户口是个人身份的唯一证件,很多场合都需要,比如领取全国统一发放的各种票证(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等等)、去银行存取现金、去邮局领取包裹等等。但是,户口(本/薄)是以一个家庭来发放的,一般是父母,加上子女,有时候也有祖父祖母等长辈,或其他亲戚(因地址变更等原因)。每个人的户口单上,有个人的几乎全部信息,甚至包括婚姻状况、身高体重、学历、血型、工作单位、居住地址等等。因为户口上没有照片,容易造假和滥用。当然,对于有些人来讲,工作证、军官证、学生证、教师证、记者证等等,也是可以的。军官证、学生证、教师证等,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很有用的,比如旅游门票半价。
参加工作后,全国开始申请并发放第一代身份证。记得当时照相都是在自己住所的居委会里,因为居委会认识所有辖区的人员,外来人员也很清楚,当然,必须要有户口才能申请。号码是这样的:4301217310022234,其中,第一个三位数是省代码,第二个三位数是市县代码,紧接着就是自己的出生年月,但“年”只有两位数(即前面的73),最后四位数就是地区或种群的代码。表面图案是“渔网”,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之意,有效期是10年;正面除了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还有具体的家庭地址,包括门牌号码。使用几年后,就发现是两层塑料夹一层纸,而且两层塑料很容易就分开了。
第二代身份证,似乎是90年代末期发放的,但全国不是统一时间。因为我们地区的身份证有效期即将到期,所以就更换第二代身份证。领取第二代身份证时,第一代被收回,还需要单位证明和自己的户口,照相也是在派出所指定照相馆。号码是这样的:430121197310022234。与第一代相比,就是“年”这一项变成了四位数(即前面的1973)。但最大的特点,就是表面有荧光的长城图案和“CHINA”字样,“渔网”还在,只是更加复杂了,因为很多刑事案件都是由于第一代身份证容易造假导致的。有效期是20年,正面的信息没有变化。
在日本期间,机场和海关是使用的中国护照。但不久就在当地的“区委会”(应该是区役所)领到日本的临时身份证,要凭中国护照、工作证明和老板的介绍信。照相是在区役所的快照,一周后就拿到了。日本身份证是这样的:除了具体住址是中文(汉字)与日文的混合之外,其它全部都是中文(汉字),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中国的地址、在日本的目的、身份证有效期、区长的姓名等等,但很多地方还有英文注释(实际上是中英双语),背面有区长的签名盖章。有防伪的标识,包括水印、花纹等等。我的名字是简体和繁体两种写法。那个具体办理身份证的工作人员,似乎懂一点汉语,还会使用《新华字典》查找我的姓名。
出国到加拿大之前,拿到了第三代身份证。领取第三代身份证时,第二代可以自己保留,因为时间还没有过期,但要缴纳20元成本费。当然,也还需要单位证明和自己的户口,照相也是在派出所指定照相馆,号码没有变化,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卡式身份证很“厚实”,比银行卡还结实,而且不像前两代是黑白照片,这次是真彩色。据介绍,第三代身份证是符合ISO14443 TYPE B的非接触式IC卡,具有4k的存储空间,非接触IC卡存储数据都是通过密码限制的,卡片中的每个数据存储扇区都有相应的读密码和写密码。表面有一层塑料保护薄膜,使用几次就掉了,但没有关系。
在加拿大一段时间,一直使用中国护照,尤其在海关和机场。不过,第一次在加拿大海关入关时,只需要填写自己的地址,不到一个月,就会收到加拿大的身份证――枫叶卡(也叫PR卡,Permanent Resident Card)。照片时按照事先的通知准备好的照片,要求很严格;如果照片不过关,就要在海关临时照相。枫叶卡是这样的:除了照片之外,还有姓名、性别、国籍、出生年月、有效期和ID代码(全部是英文和法文双语),还有自己的签名手迹,背景图案是枫叶和加拿大地图,而荧光水印则是比较小型的枫叶和加拿大地图,色彩也不同,枫叶里面还有国徽图案;此外,还有加拿大国旗图案,和CANADA字样。整个卡都是彩色的,但唯独人的照片是黑白的,很是奇怪。背面有磁条,估计是含有个人信息的高科技IC卡;有另一张照片,还有几十个字母和数字的一串编码,看不懂;有登陆加拿大的地点和时间,还有一个条形码,有个人的身高和眼睛颜色,我们也成了机器人。
据说,若干年以后的身份证就是一个小小的芯片(chip),隐藏在人体的某个部位,不会丢失,而且还能用卫星定位,你往哪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