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佛教信徒若愿出家修道,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而且需要一定的条件。通常说来,这个程序是:
1,按照佛教戒律,先找一位比丘(梵文 Bhiksu 的音译,俗称僧人Buddhist,又叫和尚,Buddhist monk),请他做自己的“依止师”;
2,这位比丘向全寺僧侣说明情由,广泛征求意见,取得一致同意后,方可收其为弟子;
3,剔除须发,授沙弥戒(共十条),这被称为“初坛”,是出家的第一步。沙弥戒必须个别人单独受,不得集体同受,但比丘戒最多允许三人同时受戒。沙弥最小的年龄是7岁;
4,沙弥年满20岁又能守戒规者,经过僧侣们同意,召集10位大德长老,共同为之授比丘戒或称具足戒(共250条),只有受了比丘戒才成为真正的比丘,此称“二坛”;
5,受比丘戒满5年后,方可离开依止师,自己单独修行。大乘佛教流行之后,修大乘法的比丘根据自愿,可从师受菩萨戒(有10重戒48轻戒),此称为“三坛”菩萨戒,也须单独受戒;
6,女子出家,同样要先依止一位比丘尼(即尼姑,Buddhist nun),受沙弥尼戒(共10条);年满18岁时,受式叉摩那戒(共6条);年满20岁时,受比丘尼戒(共340条),此人即成为比丘尼。比丘尼可根据自愿受菩萨戒;
7,在家信仰佛教者为居士(Lay Buddhist)。成为居士的程序相对要简单得多。在家信徒的基本条件是受戒三皈,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即投靠的意思,意味着把自己的身心性命投靠于佛教三宝,依照佛法僧的教导修行。受持三皈的须请一位法师依照《三皈仪轨》为自己说明三皈的意义,自己表示今后终生皈依三宝,这样即成为优婆塞(男居士)或优婆夷(女居士)。如果进而再从法师受五戒,则成为五戒优婆塞、优婆夷。以后若进一步从法师受菩萨戒,又可成为菩萨戒优婆塞、优婆夷。
8,尽管入教的程序比较复杂,但要放弃则很简单。出家僧人若想还俗、在家居士若想放弃佛教徒的身份,则只需与任何一个人声明一下,便可以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9,凡是出家当和尚的人都要剃光头发,这在佛教中叫做“剃度tonsure”。公元前5世纪,在尼泊尔和印度交界的一个释迦族部落里,王子乔达摩·翻达多离家修行,7年后觉悟成佛,开始在恒河流域布教,广收门徒。佛教认为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苦难的,只有断除一切烦恼修行成佛,才能达到永恒的幸福。佛祖释迦牟尼最初对迦叶等5人说法时,亲手为他们剃去了头发,表示接受他们做自己的弟子。
和尚剃发有三重含义,一是按佛教的说法,头发代表着人间的无数和烦恼和错误习气,削掉了头发就等于去除了烦恼和错误习气;二是削掉头发就等于去掉人间的骄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牵挂,一心一意修行。在我国古代,人们把头发看得十分重要,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必须保护好,不能有损害,否则是对父母的不敬。而佛教要求断除这些无谓的亲情牵挂;三是为了区别印度其他的教派教徒。当时的印度,教派林立。可人们一见到剃光头的就知道是佛教徒了。后来剃头就成了加入佛门的一种仪式。
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其他仪式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只要剃掉头发,披上类似袈裟的粗布衣服就可以当和尚了。现代有带发修行的和尚,即虽然没有剃光头,可千真万确是个和尚。其实,修行不在外表,而在于内心和领悟。
10,有的和尚头顶上有一些经香火烧灼而留下的疤痕(即“香疤”,或“戒疤”),这个表示受过戒。通常有三个、六个、九个或十二个,因等级而定。刚剃渡的小和尚在经过几个月的新生训练后,会参加一个简单的小测验,测验及格后,庙里的老和尚会用线香帮他们点上僧侣生涯的第一颗戒疤,称之为“清心”。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如果表现良好,例如看“锁码频道”不再流口水或是默写金刚经时不再需要左顾右盼,则有资格得到第二个戒疤:“乐福”。沙弥,为三个;受优婆塞戒者,九个;受比丘戒者一律燃十二个疤。这是汉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种明显的外在标志。
和尚的光头上,用香火烧灼出几个疤痕,这叫烧戒。凡愿遁入空门者,剃度之后,便是烧戒,烧戒结束,即为正式的佛门弟子。西藏、青海、内蒙古的喇嘛,从古至今不烫香疤;广东的鼎湖山及周边其他寺院,香疤烫在左前臂内侧,不在头顶上。至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以及尼泊尔、泰国、缅甸等这些西天佛国,也从无这种烫香疤的仪规。
11,元代初年,有一位志德和尚(1235-1322)曾受到元朝皇帝世祖忽必烈的尊重。他在天禧寺主持传戒时,规定受戒的人部必须用香火灼烧头顶和手指,以显示虔诚信佛的决心。这就是中国汉地僧人受戒时烧戒疤的开始。
1982年5月,原江苏省佛教协会、苏州市佛教协会会长、西园戒幢律寺方丈明开法师,在参加中国佛教协会四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会同苏州灵岩山寺方丈明学法师,以及当时在江苏、上海,后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的茗山法师、明旸法师以及真禅、能勤、普雨等诸山长老,联名提案:“根据新的宪法修改草案第35条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损害公民身体健康……。为此,请求中国佛教协会通令全国严禁今后汉族地区诸山大寺传戒时,在新戒头顶上烫香疤,以保障公民身体健康。”这个提案,被中国佛教协会接受。并在1994年4月中国佛教协会四界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决议中称:“烫香疤一事,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
自元代起流传了七百多年的陋习,从此废除。从此以后,新受戒的汉族僧人,头顶上再也不会有戒疤了。知情人感叹称这真是明开法师的开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