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传统圣诞食物有哪几样?”很多人肯定如数家珍地说:“火鸡、姜饼人、布丁……”再问:“为何它们会和圣诞节沾上边?”可能有很多人立即哑口无言了。有些食物之所以成为圣诞必吃,其实就像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一样,统统有段佳话。趁着今天过圣诞,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圣诞美食的典故。
干果布丁:为全家带来好运
半圆形的圣诞布丁又黏又稠,奇怪为什么欧洲人过圣诞一定要吃它,原来一切都为了意头。
从前的干果布丁都有肉馅,直到1714年才弃用,变成只有杏仁、提子干、蜜饯、柠檬皮的果子布丁。当时家家户户都会自制布丁,一家人轮流以逆时针方向搅拌材料,同时放入一些代表幸运的银饰物,然后隔水蒸七小时,食用前淋上白兰地再点火,火未熄前就要分好给各人,那么来年大家就会顺顺利利了。
士的糖:纪念耶稣诞生
士的糖其实应该叫“J”字糖,有“J”形糖身,传说由一位基督徒糖果商发明。“J”代表耶稣,糖身的白色代表圣洁无罪,红色纹代表赎罪的血,绿色纹则寓意耶稣是上帝给人类“生命的礼物”。
传统士的糖是用薄荷制造的,因薄荷是牛膝草类,而牛膝草又代表洁净和牺牲。圣诞节是为纪念耶稣诞生,所以怎能没有“J”字糖?
百果馅饼:给圣诞老人宵夜
百果馅饼是英国人不可缺少的圣诞甜品,从前馅饼馅会有免治猪肉或鸡肉,时至今日馅料只有提子干、橙皮、蜜饯打成的果蓉,很甜腻,最好配咖啡同吃。
据说老一辈的英国家庭在平安夜临睡前,会准备好免治馅饼和牛奶,给来派送礼物的圣诞老人以作回礼,然后才轮到自己品尝,这样来年就可以行好运。时至今日,就算再没多少人会为圣诞老人准备宵夜,免治百果馅饼依然是必吃的传统甜品。
Panettone:幸福快乐象征
米兰除了时装出名,原来还出产了意大利传统圣诞面包(Panettone,读音:巴,耐,多,耐)这款圣诞名点。圆筒形意大利传统圣诞面包口感介乎面包与蛋糕之间,内藏提子、杂果干,面层黑黑的,像个焗了的面包。
话说十五世纪有位厨师Toino,他的女儿即将嫁给贵族青年,于是他想焗一个特别的蛋糕作为礼物,当时正值冬天,他便用腌过的蜜饯代替鲜果来焗蛋糕,结果大受欢迎,后来更成为幸福快乐的象征,也变成意大利人的圣诞美食。
树头蛋糕:源于法国
饼店推出的圣诞蛋糕造型年年不同,唯独树头蛋糕地位超然,每年都出现。圣诞必吃这木头造型蛋糕的习惯,始于法国。
当地人相信如果在年尾烧柴,柴灰可以辟邪及赶走衰运,于是在圣诞前一星期,他们便会选家中最长的柴开始烧,目标是烧至圣诞当日,并同时做一个木头型的蛋糕,寓意吃掉霉运,那么新一年就有好日子过了。
杏仁面包:德国人必吃
德国人可以不吃树头蛋糕,但就不能没有传统德国圣诞面包(Stollen)一起过圣诞。它是一条洒满糖霜的长面包,通常夹杂着蜜饯、葡萄干、橙皮,兼有杏仁香味。
传统德国圣诞面包在十四世纪初已于古文献中出现,传说圣母玛利亚曾烤这款面包款待来访的东方三博士,所以传统圣诞面包最正统的体积,应该像个包裹着婴儿的襁褓,象征及纪念耶稣在马槽诞生的一刻。
火鸡:印第安人节日美食
火鸡给大家的印象通常是肉质又老又韧,但经过长年累月的研究及在烹调上作出改良,火鸡已由野生变为饲养,由柴烧变为烤焗,一改味如嚼蜡的坏形象。
火鸡之所以成为传统食物,是因为在公元1600年左右,英国一批清教徒因受迫害而逃到美国普利茅斯,幸得当地印第安人的照顾,才能度过难关。
翌年丰收,新移民宴请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便带同当地盛产的火鸡赴宴,后来节庆吃火鸡逐渐成为当地人的习惯。时至今日,火鸡已成为庆祝圣诞不可缺少的美食。
姜饼人:助觅如意郎君
姜饼自罗马帝国时期已出现,后来帝国没落,连姜饼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直至十一世纪十字军东征,姜饼又再次出现。
物以罕为贵。当时一般家庭只会在节庆才放一点点姜进糕饼内提味,后来才变成圣诞的应节食物。姜饼主要用姜蓉、玉桂、丁香、蜜糖做成,以人形最为普遍。欧洲有村庄更相信未婚女子吃人形姜饼,可早日觅得如意郎君呢!
圣诞鱼块:贝壳村民首选
圣诞鱼块(Fish block of Christman),制作方法:
https://www.backchina.com/space-250647-do-blog-id-25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