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中国人比较喜欢使用一个汉字――“打”。
据考证,“打”这个汉字发明于16世纪或17世纪(没有繁体吧)。如果说是“打人”、“打架”、“打战”、“打枪”、“打炮”、“打草”、“打雷”、“打击”、“打扰”、“打破”、“打斗”、“打靶”等等之类的词组,都具有暴力性的,很明显,因为有一个“提手旁”;当然,也有一些非暴力的意思,比如“打球”、“打包”、“打消”、“打扫”、“打点”、“打蜡”、“打闹”、“打牌”、“打赌”等等,多少与“手”还是有关系的。有些则比较模糊,似乎与“手”没有关系,比如:“打盹”、“打量”、“打滑”、“打花”、“打发”、“打折”、“打扮”、“打算”、“打官司”、“打牙祭”等等。
然而,南方人在生活中却用于很多其它的方面,不仅与“手”的关系不是十分明显,而且用法十分怪异。举例说明:
1,打的――坐出租车;
2,打烊、打佯――店铺关门;
3,打边炉――吃火锅;
4,打啵――Kiss,接吻;
5,打波--打球;
6,打呔--系领带;
7,打(汰)头――洗头(上海话);
8,打(汰)面孔--洗脸(上海话);
9,打伙――结伙成群;
10,打鱼――从河里获取鱼虾;
11,打水――从某处获取水;
12,用微波炉打――用微波炉加热;
13,打工――做临时工、做苦力;
14,打拼――努力奋斗,积极进取;
15,打底――一般用于女士或演员化妆时的粉底或底妆;
16,打底裤、打底裙、打底衫、打底毛衣――女士专用内衣裤;
17,打野战――在野外ML;
18,打手枪――。。。
19,打飞机――。。。
20,打炮――。。。
不过,生活中,有些词汇则是来自自然科学,比如:
打蔫――这个词语来自植物学,讲的是植物经过下雨天的雨水冲袭之后,会出现萎蔫的自我保护现象。 后来就形容经受风雨或挫折之后就委靡不振的状态,通称为打蔫。
打鸣――公鸡打鸣,母鸡下蛋,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是公鸡为什么会打鸣呢?原来,除了枭(猫头鹰)、鹄(一类类似于枭的猛禽,它们的区别是枭的头部有两朵像猫耳的羽毛,而鹄没有)等少数鸟类外,其它的鸟在夜间都是看不到东西的。公鸡也是一样,在夜里,它们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攻击,所以感到非常不安。到了清晨,公鸡的眼睛又能够看得到东西了,于是兴奋得不得了。为了表达这种兴奋的心情,就兴奋地打起鸣来。这也是公鸡对于光刺激的一种本能反应。经过很长的时间,早上打鸣已成为公鸡的一种习性保存下来。现在,即使将公鸡放到黑暗的地方,让它看不到光线,到了清晨,它还是一样要打鸣的。此外,公鸡也是一种很好斗的动物,它通过打鸣来告诫其它的公鸡,不要到它的领地来,否则就不客气了。公鸡还通过打鸣来引起母鸡的注意,来提醒母鸡,这有一个“美男子”,可千万不要到别的地方去。总之,公鸡打的鸣有很多不同的含意,因此啼叫的方式也有很大区别。如果村民们经常侧耳倾听,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打糖――湖北一带一种用白糖、糯米、芝麻、生姜等按比例混合打制而成的姜糖块。
打年糕――打年糕的习俗在中国南方地区由来已久,每到农历年底,农村都有打年糕、吃年糕的习惯,每家每户都会用糯米磨成粉打成年糕,并作为新年中走亲串户送亲戚的传统礼物,因而“年糕”便成了民间祝福亲朋好友年年登高的“好口彩”。
打糕――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打糕的历史比较长,早在18世纪朝鲜族的有关文献中已有记载,当时称打糕为“引绝饼”,并称引绝饼已称为传统食品之一。如今,凡逢佳节或红白喜事,每家都用打糕来招待亲朋好友。顾名思义,打糕是打出来的。打糕的原料主要是糯米。不产糯米的地方,则用小黄米或糜子;所洒的豆面原料,除用小红豆外,还可以用黄豆、绿豆、松子、栗子、红枣、芝麻等。制作时,先将粘米淘净蒸熟,放在打糕槽内或石板上,用打糕槌子把米粒打碎粘合在一块而成。吃的时候,用刀蘸水切割成小块,蘸着糕面吃。在秋冬时节,朝鲜民族经常制作一种小方块米糕(也称“打糕”),最常见的一种叫“糯米打糕”,用糯米精制而成。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很多糯米打糕,分赠邻居和亲友。从这种习俗中产生了“吃打糕过年”的说法。节日送礼不能缺了米糕,尤其在送娘家礼物时更不能缺少,据说米糕里还有诚心、爱心和孝心的含义。
打印――现代电脑及印刷技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打字――电脑键盘操作。
打针、打点滴――医院给病患者输入液体的药物。
打气――原指给车胎充气;又指给某人鼓励和支持,以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打电话――现代通讯技术。
打口碟――一些唱片公司销售某种专辑,但由于某些原因,很多没有销售完,对于国外唱片公司来说,降价销售是完全不可能的,大量库存又会浪费大量财力和物力,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销毁(直接切口、钻洞、激光、化学方法等)。在这销毁过程中,由于制作CD的塑料盒都是一些高品质的化学纤维,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这些被“销毁”的CD就被以废塑料的名义进口到中国。其实在销毁过程中,由于进货人的要求和走通关系,只有部分CD被完全销毁,有一部分只是切到了CD盒面,而CD完好无损,这些CD就被称为“打口CD”。那些毫发无损,连盒面都没有切到的CD就成了专业音乐人士、电台DJ和发烧友的抢手货,被称为“原盘”。另外,还有一类被称为扎眼盘,这类CD扎到了CD盘面本身,长期视听会损坏机器,现在市场上已较为少见,网站也不销售这类CD了。早期的打口CD指的多为切到CD盘面边缘,现在所说的打口则指有少许切口或是部分损伤,但绝大多数歌曲都能播放。我在日本时期,就买过近百张打口碟。
打口青年――标榜自我的一群,他们以反流行为终极目标。一群猥琐在城市边缘的青年,一天都无所事事,却好游荡在城市的小胡同里为了一个打口带跑遍全城。城市的秋天让他们感到沮丧和难受,是因为他们快要有自己的工作。他们总是感到不满和压抑,但却只能像孩子一样嘟嚷着。他们不停地说着什么也没人搭理,爱自言自语。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他们共同的性格,他们大概快要被埋葬和唾弃了,因为他们被这个陌生的时代打上了口,成了自己的打口青年。打口带、打口CD、打口录象带、打口MD、打口商人、打口消费者、打口音乐人、打口乐评人、打口杂志――这是一个打口的世界,一种不用走出国门也能实现精神冒险的新生活。
在英文中,有一个单词dozen,中文翻译为“打”(只是音译);打(dá),量词。在西方文化中,12个叫一打,一打12个是一种12进制。从日常应用的角度看,12进制比10进制更方便。比如一年12个月,一天24小时等等。中国有12生肖,民间还有“六六大顺”;更有10天干、12地支,天干地支组成60花甲(10×6=12×5)。
当然,一打就是6双。老婆一打,就是12个老婆;鸡蛋一打,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再继续,12打叫做“一罗”。在这里,“打”就是一个重量单位了。
克拉(Ct)作为宝石的重量单位起源于地中海地区角豆树的种子――稻子豆,这种树种重量多在200毫克左右。现定1克拉等于0.2克或200毫克。一克拉又分为100分,如50分即0.5克拉。旧宝石书中一克拉约205.3毫克,如果换算成现定克拉,则一克拉要乘1.0265,这里只是大致说,因为旧时各国或地区的克拉值不尽相同。
水钻的单位正确的写法是“啰”,英文代表为“G”。每G等于12打,每打等于12PCS,因此每啰是144颗水钻。想知道具体多少克,那就要看水钻的重量了。
“打”,有时也来称量“毒品”。一打白粉,就是12克。没事最好不要粘白粉,如果有了,还是赶紧“打住”!
现代网络中也有两个“打”的成语:
打酱油――原指从店铺买酱油;现是网络用语:网络上不谈政治,不谈敏感话题,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用此话回帖而已,相当于“路过”。
打倒――原指将某人某事推翻、赶下台的意思;现是网络用语:称赞某人。
打开窗子说亮话。自从俺打从前年来贝壳村,贝壳村这几年打点的不错,管理员与村民打成了一片;村民之间也是打得十分火热。有时候,村民之间有些打嘴战的现象,虽说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但大家也是不打不相识。看到咱村民们的业余生活就像湖北的打糖――越来越甜蜜,俺打心眼里高兴啊!
打倒!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