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湖北老家位于长江中游,春夏之交有一个梅雨季节,时间比较长。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大雨、暴雨时而出现,一直维持到7月上旬;长江洪水,也就经常在8、9月份发生。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当然,也分“长梅”、“短梅”、“早梅”、“迟梅”等。后来参加工作后,经常要与“水”打交道,所以,这个梅雨还是很值得了解的。
60-70年代的雨具,除了套鞋(雨鞋)和雨衣,就是油布伞(俗称“黄金叶”,因为那时候有一种香烟叫“黄金叶”,而这油布伞就是黄色的,就像一片叶子,很形象)。油布伞的支撑架,一般都是木制或竹制的。那时候的雨衣,都是军绿色帆布做的,几乎没有彩色塑料的;套鞋都是长筒的,似乎没有短筒的,而且都是黑色的。
80年代以后,塑料制品和铝制品开始多起来了。首先出现的是塑料拖鞋,下雨时,很多人就穿塑料拖鞋,各种颜色的;尤其是南方人,不太喜欢穿套鞋,拖鞋或者赤脚更方便。当然,那时候的套鞋也分长筒的和短筒的了,但仍旧还是黑色的。雨衣有塑料的了,似乎也有一些不同色彩的了,但花样很少。雨具变化最大的还是雨伞。
80年代中期,出现了各种金属支撑架的雨伞,而且可以自动打开,节省人力;但只有布的,颜色几乎都是黑色;因为很轻巧,流行很快,“黄金叶”几乎被淘汰,尤其是那时候的“黄金叶”,基本上是不能自动打开的。在广州读书期间,就看见了有折叠伞卖,很稀奇!每次回家,总会带几把。当时的折叠伞只有两折,90年代以后,才出现3折的,更加短小,可以放进书包或文件夹;伞面也有了彩色的,花纹的;化纤的,塑料的等等。街头修伞的很多,通常与修皮鞋的在一起。
90年代以后,套鞋的颜色就多起来了,尤其是女士套鞋,看上去像皮鞋,很雅致。雨衣的种类和色彩也多了,尤其是自行车、摩托车专用的雨衣,还有双人雨衣等等;而且也出现了情侣雨伞(一个手柄两个顶篷)。很多大型的雨伞手柄也有了“弯把”,可以挂在什么地方,尤其是左右手上拿那东西,而没有第三只手拿雨伞,这时候,就可以把雨伞挂在自己手臂上。
在日本生活时期,日本各大商场的门口,都有临时存放雨伞的地方,可以悬挂起来,避免雨水带进商场;出来时,大家各自拿自己的雨伞,没有人拿错。很多大型商店,还有免费的雨伞,提供给没有带伞的顾客;只是下次来时,记得还;即使不还,也不会有人追要(估计这样做不好)。如果你一定要带入商店,门口会有塑料袋,大家自觉把雨伞套起来,雨水还是不会带入。
后来,国内也开始学,举办“红伞节”,在公园内,存放几千把雨伞,但很大一部分都被人拿走了,举办单位损失惨重。不过,现在国内很多商家,在下雨时,也会有人在门口给顾客送塑料袋,希望店内保持干净,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自觉。
现代的伞,除了雨伞,还有太阳伞。向太阳的一面是银色的,可以抵挡紫外线。湖北一带,夏季最高气温40度以上,紫外线很强。不过,相比之下,加拿大的紫外线似乎更强,国内的防晒霜不起作用,一定要买加拿大本地产的防晒霜。如果太阳不是很强,现在还有透明的塑料伞,只是一种装饰作用,但很漂亮,有白色的,也有各种彩色的,或花纹的。
照相机普及之后,伞也是一种照相的道具。家里先后买过湖北湖南的竹制花伞(支撑架是木雕的镂空花纹)以及傣族的花伞(伞柄和伞尖有很多装饰),有真丝刺绣的,也有缎面花纹的,还有镂空雕花的,更有结合现代折叠伞技术的折叠花伞。伞的形状,从顶面看,不仅有圆的,还有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16边形等;从侧面看,有近似平的、微凸的、半圆的、圆顶的等;花边的种类就更多了,不一一细说。公园内,还有很多专门照相用的皇宫伞(圆顶的,有边帘的)。现在西餐的水果拼盘中,也会有一种小纸伞,那是一种装饰(不知道谁发明的)。在日本生活时期,也见过日本的日式花伞,竹制的,比较类似湖北湖南的竹制花伞。关于伞的发明,民间有种种传说。流传较广而又有文字记载的还是那位神通广大的“鲁班先师”。那日本的伞,必定就是中国传过去的,这一点没有疑问。
“中国制造”走遍世界之后,中国一些乡镇企业的折叠伞,因为质量比较差,卖到国外,也十分便宜,但大多数只能使用一次,随即就成为西方国家的“一次性雨伞”,而且十分畅销,中国也赚了外汇。这又何况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