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感应,Induction,是指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相应的感情或动作,是一种对外界的反应、回应,或者相互作用。俗话说:“心灵感应”。心灵感应,是现代科学界的一个难题,经典的科学定义的充要条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重复性的,实验设备和装置可以测量和演示的,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对等的观察和认识地位的一系列现象和现象下面通过相同的推理过程来可认识到的认识结果。
推理,Deduction,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其作用是从已知的知识得到未知的知识,特别是可以得到不可能通过感觉经验掌握的未知知识。推理的方式主要有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感应,是从外界引入而简单思维后的回应;推理,则是通过思维和判断得出结论;(2),感应,有被动的、消极的、感性的活动,也有主动的、积极的、理性的活动;推理,分有意义、有价值的、积极的推理,以及无意义、无价值的、消极的推理。
当强烈地震发生时,有的人惊慌失措,自己没事也跳楼,这就是“感应过度”;有的人原地不动,等待救援,这就是“消极感应”;有的人自谋生路,帮助他人,这就是“积极感应”;有的人根据房屋倒塌方向和倒塌程度,大致判断出地震中心和破坏较大的地区,这就是“积极推理”;有的人看到城市基础设施几乎被破坏,城市无人管理,就加入了抢劫的行列,这就是“消极推理”。
感应与推理,虽然都是思维活动,属于思维规律的研究范畴,是哲学最核心的内容,但二者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前者更多地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即感应的主观性,是低级的思维模式;后者更多地是一种客观的活动,即推理的客观性,是高级的思维模式。所谓“主观”,就是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随观察者的意愿不同而不同;所谓“客观”,就是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不随观察者的意愿而改变。
“主观”与“感应”的关系,可以用摄影或摄像视觉来解释。主观性角度是一种模拟画面主体(可以是人、动物、植物和一切运动物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主观性角度由于其拟人化的视点运动方式,往往更容易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和注意力,容易引起观众的强烈的心理感应。
同样地,在“客观”与“推理”的关系中,客观性角度是指依据常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式拍摄,是电视节目运用最为频繁、最为普遍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式。客观性角度拍摄的画面就仿佛观众在现场参与事件进程、观察人物活动、欣赏风光景物一般,画面平易亲切,贴近生活,使观众很容易从画面中推导出结论。
虽然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的,但“感应与推理”并不是对立的,因为感应不等同于感性,推理不等同于理性。“感应与推理”二者之间会有某种联系。有人把人的性格分为两种:理性和感性。当人们对生活拥有理性态度时,美丽仍是美丽,浅薄依旧是浅薄;人生难得是糊涂,平平淡淡才是真;追求的不是瞬间变化的物质世界,而是永恒的内心世界。这样一种境界,无疑是简单的和快乐的,知性的和理智的。相反,拥有感性态度的人,多愁善感多情商,恐惧、愤怒、悲伤、厌恶、羞耻、内疚等等,内心世界则是复杂的,捉摸不透的。所以,当感性占主导思维模式时,“感应与推理”同时都是复杂的;当理性占主导思维模式时,“感应与推理”同时都是简单的。在遇到生活事务时,人们需要自我调整自己的心态,介于理性与感性之间,以达到某种平衡。
从表面上看,感性和理性是对立的,其实不然。实际上,感性的人离不开理性的推理,理性的人少不了感性的感应。感性和理性本无对错之分,只是有些人非要认为理性或感性更胜一筹。生活中,感性和理性是并存的。假如世上只有理性之人,这个世界将会变得缺少人性化;反之,则世界将会变得没有伦理性。因此,和谐人生就是激情与平静的交响乐,是感性与理性的协奏曲,也是感应与推理的共存体。
很显然,作为一种人生智慧和为人之道,我们需要的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简单的推理,不需要的是被动的、消极的、复杂的感应。要获得有意义、有价值的、简单的推理,必须要有客观的思维方式、中庸的基本态度和开阔的道德视野。主动不是主观、积极不是霸权、理性不是教条,智慧人生寻求的是一种平衡与适度来面对现实生活。从春天开始洒脱,自然的人就该自然地生存;自然就是最高,合适就是最好。这就是“感应与推理”的中庸人生!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