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人类的精神世界是很复杂的,信仰什么,都是自己决定的。正如有人所说,所谓信仰,就是“假设”某一种东西是真理,自己去崇拜,并视之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中国人的信仰自由,越来越得到中国政府的关注和大众的认可,虽然在中国大陆某些地方有一些偶然的个别事件。
在中国大陆的“现代”中国人,人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信仰,比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回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以及儒教、墨教等等,甚至有人认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也是某种形式的宗教。但是,中国政府承办的各级教育机构以及教育管理机构,则是以中华传统文明、中华传统道德以及共产主义思想为基本准则的“教书育人”体系。这个体系与其它形式的宗教,在很多方面是有根本冲突的(见博文A)。因此,毕业于中国大陆学府的中国人,要信仰上帝是比较困难的。
但有3种情况的大陆中国人,他们是有可能信仰上帝的。一种是抛弃意识形态的束缚、纯粹信仰上帝的中国人;一种是属于自我意识的发现,标新立异的中国人;还有一种,就是研究哲学或宗教的学者或知识分子。至于很多年轻人对于上帝的崇拜,局限于圣诞节等宗教节日,那只是娱乐,不是信仰。
再来看海外的中国人。
虽然在海外有各种各样的宗教团体,但由于历史原因(见博文B),欧美的各国政府,大多数都是以天主教或基督(新)教为国教,而且这种宗教形式占据着社会的主要方面,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因此,上帝在这些国家中的影响力是独特的。据说,在多伦多要到天主教教育局下属的学校当老师,必须是天主教徒。
在海外的中国人,可能在信仰方面更加自由,或者说更加自觉地去寻求自己的信仰。港澳台的中国人,由于当地本身就是宗教信仰一直就比较自由的地区,除了佛教,就是天主教或基督(新)教(当然不排除回教或道教等),当然也包括很多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士。他们在海外的宗教信仰,并无多大改变,而且信仰上帝者几乎都是自觉行为。出生在海外的华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人(即香蕉人),虽然没有中国国籍,他们的信仰与港澳台的中国人情形是一样的。
但大陆的中国人在海外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有的人本身就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生活比较充实,并不需要改变原来的信仰(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就是上帝的崇拜者,当然,也有一些人拥有其它信仰,而且比较坚定,包括中华传统文明、中华传统道德以及共产主义思想的强烈拥护者、支持者和传承者等);有的人本身的信仰意识比较薄弱,生活比较空虚,需要寻求一种更加符合自己的信仰。在后一种情况下,上帝就成为他们信仰崇拜的主要选择。
然而,正因为毕业于中国大陆学府的中国人在信仰上帝方面的困难,又因为他们希望成为“入乡随俗”的海外华人,这就会产生“基督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冲突,自我意识的更新,以及“信仰与怀疑”的并存。海外华人真正要做到“入乡随俗”,就必须完全抛弃“中华文化”中与“基督文化”相违背的东西,转而信仰上帝,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基督徒的境界;否则,对他们上帝的怀疑将永远存在。正因为有这种“对上帝怀疑”的存在,才会有众多的论坛每天都在探讨“上帝”的真伪。仔细想想,这些争论者只不过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中华文化”意识太深,或者自己的“基督文化”意识太浅。
另外有一部分人,他们并不需要完全抛弃“中华文化”中与“基督文化”相违背的东西,他们也能够与上帝或基督“和平共处”,是因为他们并不认为“信仰上帝,或者去教堂“望弥撒”“做礼拜”,就是一种绝对意识形态上的东西”,而是不可缺或的某种随大流(亦或入乡随俗)的生活方式,以所谓的一种“只注重形式,而忽略意识”的精神境界来对待上帝;既不得罪自己的祖宗,又不得罪当地的上帝,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这种人的生活是很开心的,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开开心心,无需深究“上帝是什么”。
还有一类人对上帝的态度是所谓的“进得去,出得来”。当他们进入教堂,就信仰上帝,崇拜上帝,将上帝视为一种精神寄托,将上帝的教义解释得头头是道;而当他们进入自己的生活时,便“走出”了那个精神世界,而仅仅视上帝是一种宗教形式,而非自己现实的最终追求。他们多数人也认为自己就是基督徒,这种人在欧美很多,甚至绝大多数欧美本地人也是如此。这种人的生活是多面性的,可以说是多元文化的产物。
对于大多数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来讲,生活与工作的压力是很大的。他们没有时间或空间去思考自己的信仰问题,而是埋头工作、努力挣钱、养家糊口、教育子女、休闲娱乐等等;有空的时候,就喝点小酒、钓钓鱼;“上帝与平民”之间八辈子够不着,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教堂,甚至不知道上帝。这种人的生活是开心的、简单的、自由的、天然的。
因此,中国人为什么(不)要信上帝?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好了。中国人自己的信仰是什么、是否一定要有信仰,无需广而告之。正如笔者所追捧的“合适与适度”才是自然,才能发现自我、体现自我、独立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