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和Chinese的来历

作者:kylelong  于 2010-5-24 10:4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职场内外|已有22评论

关键词:

 

 

提起China的来历,人们会自然想到“瓷器”。没错,在英文中,“瓷器”是chinac小写。类似地,“漆器”是japanj小写;大写Japan则是日本(因为日本的漆器工艺很发达)。

 

首先来看景德镇的历史。春秋时期,景德镇为楚国属地,秦统一中国后,改为九江郡属,汉朝和三国时期,分别为豫章郡和吴国属地。汉朝时期,景德镇境内已经开始出现了制陶工艺。直到东晋时期,才在此设立新平镇,而且“镇民多业陶”,初步形成了陶瓷业;唐代开始改镇设县,名为新昌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浮梁县”,名称来源于“以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也”;之后也有“昌南镇”、“陶阳镇”之称,而此时景德镇的制陶工艺已经相当发达,出产的瓷器,被关中人称为假玉器,并且供奉于朝廷,景德镇(时称昌南镇)此时开始便名扬天下;五代之时,景德镇成为我国南方首个可以生产白瓷的地区。

 

此外,有考古证实: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而真正的“瓷器”发明则始于汉代,至唐代、五代时渐趋成熟。这与景德镇的历史是一致的。

 

从景德镇的历史来看,景德镇的原名就叫昌南(changnan),这个汉语的发音,与china何等相似!因此,很多人认为China就是来源于景德镇的瓷器。就如我们中国人把“土耳其(古称“突厥”)”叫做“Turkey”一样,其实就是“火鸡”。

 

从民间考古得知,欧洲商人(据说是一德国人)经由丝绸之路(经过波斯)来中国进货,看到的pottery(或者porcelainceramicware),在中国称之为Xini(“稀泥”的拼音),在波斯语中就发音为Chini。而英国人就把Chini改成China,以符合他们英文的结尾习惯。据考证,英语中的porcelain的含义就是波斯语的chini,这个chini后来作为外来语被借用到英语中来了。

 

不过,也有人这样认为:用“瓷器”来解释China是错误的,而且“瓷器”的英文应该是chinaware,后来才简化为china(类似的还有铜器bronzeware、铁器ironware、木器woodenware等)。因为景德镇瓷器产生的时间,远远迟于秦王朝统一的时间;而且“chin”也就是“秦”的谐音,而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所以外界就一直以此代指中国了,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先有中国瓷器,后有“China”;“瓷器”传到西方远远不及中国“秦”的大名传到西方早!这是英国图书馆资料上记载的。

 

再看丝绸之路。中伊交往可以追说到公元前200年,就是中国秦王朝和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当时伊朗人称中国为Qin,而中国人称伊朗为为波斯。后来,Qin就传播到欧洲,演化为Chini,进一步变成China了。所以,实际上,China来源于“秦”。

 

第三种说法也有谱。晋王朝(265年-420年)时期,是在当时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三国时代结束,大晋一统天下之后(即“三国归晋”)。在此期间,汉化进程在到达北方的非汉民族中和在南方居住的本地少数民族中大大加强了。与此同时,南北方的佛教流传更为广泛。尽管当时国家正处于政治分裂之中,但科技的进步却是显著的。人们确信,火药和手推车是在六、七世纪时发明的,当时的晋王朝(Jin)对世界科技和文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远远大于秦王朝。人们由此推测,China就是来源于“晋(Jin)”。

 

第四种说法是在元代,西方人以及俄国人把北方叫做“契丹Khitay,或Kitai”,南方叫“蛮子mangi”;北方的契丹王朝在中国北部持续存在了200多年,对俄国以及东欧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俄文里的“中国”还是“契丹(Китай)!而且契丹文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立的,但比汉字复杂得多。英文的“中国”是China,法文是Chine,而东欧和北欧由于语言的原因都读成 kina,这个就是源自俄文“契丹(Китай)。因此,China源自“契丹Khitay,或Kitai”。

 

第五种说法是China为陕西话发音“长安”两字的音译,即长安(陕西话发音)。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当属唐朝,国土面积也最大,对世界的影响力也是最大。从古至尽世界上都有以首都代指国家的习惯,并且大多以首都所在地的语言发音定为官方发音(普通话的基础即是北京话,又如明代在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初期仍流行南京话,以至于番邦使团来朝,在去北京的路上要特意带俩南京人以方便学习南京方言)。因此,长安作为当时的首都,就代表中国了。

 

最后还有一种说法源自百度:据考证,认为“China”一词来源于丝绸。在古希腊文明时期,中国的丝绸已经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欧洲,于是希腊文中也出现了“丝”这一词汇,希腊文中“丝”的发音与中文相近。随后,在拉丁文中,“丝”的发音已经基本与以后“China”的发音相近,在法文中,“丝”的拼写则为“chine”,与英文“china”的发音与拼写已经非常接近,最后再从法文正式“过渡”到了现在的“China”一词。此外,英文在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翻译中,中国被译成“Sino”,这与拉丁文中的“丝”比较接近,而在印度语中,“丝”被称为“cina”,后来口译成“支那”。丝绸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载体,在西方人眼里,丝绸是中华古代灿烂文明的象征,因此,英文中“中国”的翻译“China”源自丝绸就顺理成章了。

 

再说,最初到中国的英国人,知道“中国”这个词之后,翻译为The Central Kingdom(中央王国)。这使得一些英国贵族很不满,那个只能制造china的地方怎么配得上叫这么响亮的名字,竟敢和The Great Britain Empire(日不落帝国,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比谁是天下的中心?那个地方只能叫做China!以致于中国就是China了。而实际上,China的来源与china的来源并不一致,而是分别源自不同的事物,只是最后人们将其合二为一了。China一词也随着中国瓷器在英国及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转而成为瓷器的代名词,使得“中国”与“瓷器”成为密不可分的双关语。

 

在拉丁文中,“中国”是Sina(这也是“新浪”的由来),而且英文中sino-也是“中国的”一个词头。而Shina 是日本对中国和中国人污辱性的蔑称(尤其是日本右翼团体和军国主义时代的日本政府),Shina是日语词汇中“支那”所对应的罗马字,也写作Shine。很明显,“支那”就是ShinaChina的音译,而且是来自日文或者南亚华侨移民国家。“支那”一词本身是没什么贬义的,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就一定是蔑称“中国”;只不过由于日本人曾经占领过中国、屠杀过中国人,而从日本人嘴里吐出来的“支那”就是贬义了。

 

据考证,“支那”这个词,最早源自印度的经典,唐僧取经的时候就把它带了回来。文僧苏曼殊(18841918)通英、法、日、梵诸文,曾撰有《梵文典》。他认为China起源于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用来指我华夏。外邦对我华夏的称呼,最早曰支那Cina,其后曰拓跋Tabac,最后曰契丹Kitai。“支那”这个词直接翻译有“思维,思考”的意思在里面,也有“手工灵巧”的意思。一些印度朋友也常说“印度支那”。“印度支那(英语Indochina,法语Indochine)”是指中南半岛,因为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人普遍认为亚洲只有两个国家,即中国和印度,所以对于印度和中国的“结合部”,还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三个国家,称为印度支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所谓的“东支那海”和“南支那海”(中国叫东海、南海),对照世界通用的世界地图标注的是“East-China Sea”、“South-China Sea”。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名称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定。比如:台湾曾被称为Formosa,澳门曾被称为Macau,广州曾被称为Canton,厦门曾被称为Amoy,北京曾被称为Peking,台北曾被称为Taipei等,现在都改为汉语拼音了,所以,“中国”的英文应该是“Zhongguo”。其实,最近几年,中国人也可以自己造英文单词的,比如Taikonaut(太空人,中国宇航员)、航天员(hangtianyuan)、太空船(Taikongchuan)、不折腾(buzheteng)等等。再看看韩国首都“汉城”,别人也可以改为“首尔”。中国为何不可?

 

再来看Chinese。显然,Chinese就是Chinese,或者Chinese。一些人有这样的观点:在英语中,英国人用后缀“-ese”来表示那些他们认为“低等的”、“不重要的”、“弱小的”、“怪异的”、“带有疾病的”、“从虫子演变而来的”种族,他们蔑视和厌恶这些种族。这些种族包括中国人(Chinese)、日本人(Japanese)、越南人(Vietnamese)、葡萄牙人(Portuguese)等等;而同时他们用后缀“-an”来表示那些所谓“优等”的种族,例如美国人(American)、加拿大人(Canadian)、英国人(Britain)、德国人(German)、意大利人(Italian)、加州人(Californian)、德州人(Texan)等等。我觉得,这有些牵强。

 

葡萄牙人(Portuguese)的海军是十分强大的,曾经占领过台湾,使用的是“-ese”;菲律宾人(Filipino)大多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少数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尼格利陀类型,与中国南方人一样(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但为什么没有使用“-ese”?北美的土著人(Aborigine)呢?而朝鲜人(Korean)和韩国人(Korean)则是中国人的后裔,却都是使用的“-an”,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还有,亚洲人(Asian)、非洲人(African)、阿拉伯人(Arabians)、阿根廷人(Argentinean)、蒙古人(Mongolian)以及欧洲的瑞典人(swede)、丹麦人(Dane)等,也是无法解释的。

 

有人认为Chinese就是Chinese,而“-se”是“south-east”,“-an”就是“north”,这到有点说得过去。因为东南亚国家和葡萄牙的人都在南部,欧美人以及韩国人都在北部。然而,南半球的巴西人(Brazilian)、秘鲁人(Peruvian)、智利人(Chilean Chilian)、澳大利亚人(Australian)、马来西亚人(Malaysian),北部的日本人(Japanese),就无法解释了。所以,又有人认为,这只是出于跟国家名称最后的字母搭配的需要才选用“-ese”或“-an”的。

 

看看英文中的这类词:historian历史学家(history历史+ian)、civilian平民(civil 公民的+ian)、comedian喜剧演员(comedy喜剧+ian)、lilliputian 矮子(lilliput《格列佛游记》中的矮人国+ian)、pedestrian 行人(ped +estr+ian)、custodian管理员(custody监督+ian)、simian 类人猿(simi猴子+ian)、valetudinarian体弱的人(vale 强壮+tudi状态+narian…过分为健康状况担忧的人)等等。由此可见,这些有“-an”的单词中,都是表示“某种人”的意思,也存在“矮子”和“体弱的人”,甚至“类人猿”。

 

因此,有人觉得Chinese并无贬义。类似地,广东人(Cantonese)和台湾人(Taiwanese)也是如此。但Tanwaner这个单词,似乎是台湾人自己创造的。有人还创造了上海人(Shanghainese)、湖北人(Hubeinese)。但香港人(Hong Kong people),实在不好解释。

 

当然,由于历史原因,外国人也有很多对中国人的蔑称(derogative term)。

 

国人对“东亚病夫(the sick man of east asia)”一词很敏感。许多人的理解是:清末中国人吸鸦片,导致身体瘦弱,所以遭洋人轻视。其意义,近似于老百姓所说的“鸦片烟鬼”。这种理解是极表面的。“东业病夫”一词,最先叫“东方病夫”,出自上海《字西林报》(英国人办的英文报纸)于18961017日登载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英国人。按照梁启超的翻译是:“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

 

其实,对中国人的真正的蔑称是“ChinksChinkies”(相当于蔑称“中国佬”),例如:“Chink is an offensive term for a person of Chinese. ”。如果老外当你的面称呼你为“Chinks/Chinkies”,你就是骂他祖宗也不为过!就像我们不能当着日本人的面说人家是“Japs”(日本鬼)一样。

 

关于“Chinky”这个蔑称的来历,原来“chinkies (sometimes known as a chinky chonky)”是英国人对中国人开的外卖餐馆或人们买的外卖的称呼,是对中国人和东方人(orientals)的一种“种族诽谤”(ethnic slurracial slur)。

 

此外,英语中,对中国人的蔑称还有这样一些:

 

Chinaman,源自北美,一般译作中国佬,是最常见和最通用的蔑称。

       Chink,也译作中国佬、亚洲猪。一说源自“Chinese”的变形;另一说源自大清国(Qing)的称呼,跟日文清国奴同源。

Chow,源于澳大利亚,原意为一种产自中国的“黑鼻狗”,后演变成澳大利亚人对中国人的蔑称。

        Ching chong,源自北美,起源是北美人模仿来自中国广东移民的口音,现为嘲笑华人和东亚裔的,特别是中文语音的,带有侮辱性。

Panface,直译为“扁平脸”,东方人的脸没有欧洲人那样高低起伏。同义的还有table face(平板脸)、panhead(大扁头),pancake(煎饼)等。

Honkie,香港佬,西方人对香港人的称呼,稍带轻蔑或戏谑意味。

Bruce Lee,李小龙,是对会武术的亚洲人,特别是华人的戏称。

Fob,对中国新移民的称谓,带贬义。

 

还有一些汉字的蔑称:

 

清国奴,日文片假名为"チャンコロ",台湾日治时期,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蔑称。

猪尾巴,豚尾奴,在日本明治时代(18681912),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蔑称。

红毛屎,马来西亚当地华人的称呼,其意思就是指某某华人“吃洋人的大便”。

香蕉人,海外华人讥笑不懂汉字的华人。

 

韩国人对中国人的蔑称:

 

        Dwe-nom:意译“中国佬”,最早是朝鲜半岛人对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的蔑称,后来演变成为对中国人(特别是汉族)的蔑称。

        Jung-guk nom,直译“中国佬”,意同“Dwe-nom”。

        Ddong-Po,直译“粪胞”,对中国籍朝鲜族人的称呼,身处韩国的朝鲜族人亦然。

Jung-gong,“中共”,冷战时期韩国人对中国大陆人的称呼,1992年中韩建交后已不常见。

 

蒙古国人对中国人的蔑称:хужаа(hujaa),意译“中国佬”,音译“胡扎”,一说源于山西话“伙计”一词,另一说源于中文“华侨”一词。现今一般用是蒙古国的蒙古人对中国的汉族人的蔑称。

 

当然,中国人也有报复心理,对外国人也有很多蔑称:

 

老毛子,对俄国人的蔑称,其实它歧视性意味并不浓。

鬼子,对侵略中国的外国人(尤其日本侵略者)的憎称,表深恶痛绝之意,亦是一种蔑称。常常成为国人间的戏称。同源的还有:小鬼子(日本人)、洋鬼子(西洋人)及某国鬼子(常用的有日本鬼子、美国鬼子等国名两个字的旧时侵略者)。此外,对日本人还有很多别的称呼:小东洋、东洋鬼子、倭寇、倭贼等。

鬼佬:西洋人,粤语使用者的一个用法。此外,对欧美人还有其它称呼:西洋鬼子、洋鬼子、洋人。

高丽棒子:韩国人,源于二战前后的东北,原本并不常见,但近几年风行于大陆网络的某些厌韩情绪论坛。

老外:外国人,一种带有善意的戏称。

红头阿三:印度人,源于上海,对当时印度侍者的称呼。同源的还有“印度阿三”、“印度阿叉”。

 

老外之间也是有类似情况:

 

美军俚语gook,指外国人的贬义词,尤指东南亚人。如菲律宾人、朝鲜人、越南人。此种族歧视词汇的源流说法不一,彼此矛盾,且不可考。法国人爱给别人取外号,比如叫英国人Rose Beef,笑英国人不能晒太阳,有点阳光那白肤色就成红肉状;又叫意大利人Spaghetti,换成国语就是说一面条脑袋。欧洲别的国家也不客气地称法国人为Grenouille (frog),说的是青蛙,实际上暗指法国人什么都往嘴里塞。

 

最后,看看Mandarin

 

按照英文中对中国事物的理解和造词方法,Mandarin就是“满大人”的意思。这“满大人”,就是满清官员。这一方面是指说满清官员思想保守、知识陈旧,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另一方面,是说衣着独特、紧身马褂、顶戴花翎等等。现在,这个词却专门指“普通话”(北京话),以区别于广东话(粤语)。其实,当初的“满大人”说的只是“官话”(官僚官腔),并不是说的北京话。

 

总之,如果深究,这个词也不好。“普通话”(北京话),英文就是“Putonghua”。

 

 (收集·编辑)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0 回复 hr8888hr 2010-5-24 10:50
sofa
0 回复 kylelong 2010-5-24 11:10
hr8888hr: sofa
0 回复 东方华 2010-5-24 11:41
谢谢分享!一直在找这方面的论述,觉得契丹说比较令人信服。
0 回复 Giada 2010-5-24 13:09
我看英国人写的书说,China 是从古代的秦国(Chin)那里来的,这个说法好像比较流行。
0 回复 越湖 2010-5-24 13:19
俺觉得“柴呢?”很接近“China”,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就懂得吃熟食。文明的表现。
俺又觉得“采纳”也很接近“China“ ,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就懂得“多多益善”的道理。
1 回复 ww_719 2010-5-24 13:25
谢谢,学习了,哈哈...
0 回复 nnzzll 2010-5-24 18:36
最近常看到China's
不知道什么意思
1 回复 snortbsd 2010-5-24 23:27
关于“Chinky”这个蔑称的来历,原来“chinkies (sometimes known as a chinky chonky)”是英国人对中国人开的外卖餐馆或人们买的外卖的称呼,是对中国人和东方人(orientals)的一种“种族诽谤”(ethnic slur)。
well, you are right on that racial slur, the word "chink" also meant immigrants or persons of chinese decent from "qingguo" back late 1800s.

racial slurs are everywhere and one needs to be aware of those terms in order to avoid the potential troubles...
0 回复 kylelong 2010-5-25 01:51
snortbsd: well, you are right on that racial slur, the word "chink" also meant immigrants or persons of chinese decent from "qingguo" back
sure
0 回复 kylelong 2010-5-25 01:55
nnzzll: 最近常看到China's
不知道什么意思
不知道。个人觉得是指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两个部分,都是China。而不用Chinese,因为台湾人认为自己是Taiwaness。
0 回复 kylelong 2010-5-25 01:57
ww_719: 谢谢,学习了,哈哈...
0 回复 kylelong 2010-5-25 01:59
越湖: 俺觉得“柴呢?”很接近“China”,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就懂得吃熟食。文明的表现。
俺又觉得“采纳”也很接近“China“ ,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就懂得“多多益善”的道
中国人早就知道会有互联网,有博客。也有“踩了”,访问别人空间之后。

中国抢劫犯多,“抢了”也白抢,没有管。
0 回复 kylelong 2010-5-25 02:01
Giada: 我看英国人写的书说,China 是从古代的秦国(Chin)那里来的,这个说法好像比较流行。
嗯,多数这么说。
0 回复 kylelong 2010-5-25 02:02
东方华: 谢谢分享!一直在找这方面的论述,觉得契丹说比较令人信服。
1 回复 snortbsd 2010-5-25 05:50
nnzzll: 最近常看到China's
不知道什么意思
well, in subtle details, "china's and "chinese" are different...

for instance, "it is the china's turn to host the game of  "fifa world cup", but it would kinda strange to say "it is chinese turn to host fifa world cup"...

at least i feel that way...
1 回复 Giada 2010-5-25 11:40
kylelong: 嗯,多数这么说。
1 回复 蓝天雨天 2010-5-28 22:24
每每拜读你的文章,都让我受益非浅,真是百花齐放!对于瓷器我只知道“景德镇”比较出名,但对于有些文字的包含的背景和历史意义以前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上历史科老师也曾介绍过,但并不深入,谢谢你让我了解和学习了这么多。
0 回复 kylelong 2010-5-29 00:44
蓝天雨天: 每每拜读你的文章,都让我受益非浅,真是百花齐放!对于瓷器我只知道“景德镇”比较出名,但对于有些文字的包含的背景和历史意义以前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上历史科老
0 回复 秋天的云 2011-7-16 21:13
我比较赞同第五种说法,因为在更早一些时候中国的陶器丝绸是不是能运到遥远的西方?再说那之前西方也并没有直接称中国叫china。当然我也没有证据说就是从唐朝起,西方就叫中国叫china。
0 回复 秋天的云 2011-7-16 21:23
广东人还称外国人为“老番”。有一次一个广东女孩和我聊天说她的一个朋友嫁了一个老番,等我反映过来,我感觉太搞笑了,老番?!翻墙还是翻口袋?而且还老是翻???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3 14:4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