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12生肖介绍完了,笔者又有一些新的发现:
凤尾草:拉丁名:Pteris multifida Poir。别名:井边草,井口边草,小金星凤尾草、铁脚鸡,山鸡尾、井茜,井阑草、石长生,凤凰草,井边茜,旋鸡头,野鸡尾,乌脚鸡,线鸡尾,双凤尾、金鸡尾,小凤尾草、九把连环剑,鸡爪莲,背阴草,井栏边草,小叶凤尾草,蜈蚣蕨,凤尾藤,五叶灵芝。
凤尾草(1)
凤尾草(2)
植株高20-70 cm。根茎短,直立或斜生,顶端密被钻形棕色鳞片。叶草质,二型,簇生;不育叶柄长4-6 cm,光滑,禾秆色,基部略带棕色;叶片椭圆形,长6-8 cm,宽3-6 cm,先端尾状,单数一回羽状;羽片1-4对,对生,下部的具柄;羽片线形,长4-5 cm,宽4-8 mm,先端长尖,边缘具小尖齿,下部的2-3叉状深裂,有时二回分叉;叶轴两侧具翅,叶脉羽状,侧脉常二叉状。能育叶与不育叶相似而较大,仅花不育部分具小尖齿。孢子囊群线形,生于羽片边缘的边脉上,超出叶缘之外;囊群盖线形,膜质,灰白色。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止血。主治痢疾,泄泻,淋浊,带下,黄疸,疔疮肿毒,喉痹乳蛾,淋巴结核,腮腺炎,乳腺炎,高热抽搐,蛇虫咬伤,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外伤出血。
狼尾草(Chinese pennisetum):版本一,别名:大狗尾草、戾草、光明草;禾本科狼尾草属植物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 Spreng.,以根、根状茎及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晒干。一年生草本。须根较粗壮。秆直立,丛生,高达30-120 cm,在花序下常密被柔毛。叶鞘两侧压扁,基部彼此跨生,除鞘口有毛外,斜均光滑无毛;叶舌长不及0.5 mm;叶片线形,长15-50 cm,宽2-6 mm,先端长渐尖,基部被疣毛。圆锥花序圆柱形,直立,长5-25 cm,宽1.5-3.5 cm;主轴短,密被柔毛;总梗刚毛粗糙,淡绿色或紫色,长1.5-3.5 cm;小穗披针形式,常为单生,长6-8mm。主治:清肺止咳,凉血明目。用于肺热咳嗽,咯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狼尾草
版本二:别名:稂、童粱、孟、狼尾、守田、宿田翁、狼茅、芦秆莛、小芒草、狗尾草、老鼠根、狗仔尾、大狗尾草、黑狗尾草、光明草、狗尾巴草、芮草。禾本科植物,拉丁名: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 Spreng.[Panicum alopecuroides L.]。一年生草本。须根较粗壮。秆直立,丛生,高达30-120 cm,在花序下常密被柔毛。叶鞘两侧压扁,基部彼此跨生,除鞘口有毛外,斜均光滑无毛;叶舌长不及0.5 mm;叶片线形,长15-50 cm,宽2-6 mm,先端长渐尖,基部被疣毛。圆锥花序圆柱形,直立,长5-25 cm,宽1.5-3.5 cm;主轴短,密被柔毛;总梗刚毛粗糙,淡绿色或紫色,长1.5-3.5 cm;小穗披针形式,常为单生,长6-8 mm。主治:清肺止咳;凉血明目。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
鱼尾草:学名:醉鱼草。别名:闭鱼花(本草纲目)、痒见消(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鱼尾草(履巉岩本)、樚木(普济方)、五霸蔷等。拉丁名:Buddleja lindleyana。唇形目Lamiales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醉鱼草属Buddleja醉鱼草B. lindleyana。一说马钱科。落叶灌木,高1-2.5 m。树皮茶褐色,多分枝,小枝四棱形,有窄翅。棱的两面被短白柔毛,老则脱落。单叶对生;具柄,柄上密生绒毛;叶片纸质,卵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8 cm,宽1.5-3 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具稀疏锯齿;幼叶嫩时叶两面密被黄色绒毛,老时毛脱落。穗状花序顶生,长18-40 cm,花倾向一侧;花萼管状,4或5浅裂,有鳞片密生;花冠细长管状,微弯曲,紫色,长约15 mm,外面具有白色光亮细鳞片,内面具有白色细柔毛。主治:祛风,杀虫,活血。治流行性感冒,咳嗽,哮喘,风湿关节痛,蛔虫病,钩虫病,跌打,外伤出血,痄腮,瘰疬。
鱼尾草(1)
鱼尾草(2)
鱼尾草(3)
鱼尾草别名:醉鱼儿草、(木鹿)木、闹鱼花、痒见消、四方麻、阳包树、鱼鳞子、药杆子、驴尾草、羊尾巴、防痛树、鸡公尾、毒鱼藤、鲤鱼花草、药鳗老醋、野巴豆、老阳花、萝卜树子、药鱼子、土蒙花、花玉成、四棱麻、羊饱药、羊白婆、金鸡尾、洞庭草、白皮消、铁帚尾、红鱼波、红鱼皂、铁线尾、四季青、白袍花、糖茶、水泡木、雉尾花、楼梅草、鱼泡草、鱼藤草、洋波、鱼背子花、一串花、狗头鹰、红鱼(鱼可)、鱼白子花、野刚子鱼尾子、鱼花草、毒鱼草。
燕尾草:慈姑的别名。其叶下端分叉如燕尾,故名。别名:张口草、华夏慈菇、剪刀草、蔬卵。泽泻科慈菇属植物。多年生沼生草本,纤匐枝顶端膨大为球茎状,呈卵圆形或长圆形。叶形变异较大,沉水叶带状,浮水或突出水面叶通常为三角形状箭形,两侧裂片较顶端裂片略长,顶端裂片长5-25 cm,宽5-20 cm。两侧裂片尾状长渐尖,叶柄三棱形,长20-40 cm。花茎高15-50 cm,总状花序顶生,少为圆锥花序;花单性,雌雄同株,下部为雌花,具短梗,上部为雄花,梗细长,苞片披针形,先端钝或尖,基部稍连合。苦甘,微寒,无毒。行血通淋。用于产后血闷,胎衣不下,淋病,咳嗽痰血。常用量适量,煎汤煮食;外用捣烂敷患处。
燕尾草
鹿尾草(Salsola richteri):鹿尾草是一种海藻。鹿尾草,以色泽闇黑、粗胖、质脆的鹿尾草为优。料理前,先洗掉内部的砂粒,用水浸泡让鹿尾草变软后,才能进行调味料理。浸泡过水的鹿尾草,会膨胀到它原来分量的7倍至10倍。鹿尾草又称“海的野菜”,因为生长在海底,富含深海水浓缩的矿物质;人体中每天必须的錪及镁,除了摄取海藻或深海鱼之外,几乎没有其它的摄取途径。此外,海藻中也含有食物纤维、各种维他命及抗酸化物质等,多摄食海藻不但可以得到蔬菜的食物纤维,还有抗酸化、抗癌症的惊人效果。鹿尾草含有丰富的铁质、碘等矿物质及食物纤维。几乎是零卡路里的鹿尾菜,是饱食、过食现代人最佳的减肥食品。相信吃鹿尾草可以保长生的日本人,把9月15日“敬老节”也定为“鹿尾草之日”,在那一天,一般家庭会做鹿尾草的料理食用。虽然“鹿尾草之日”在9月,不过生长在海边岩岩低潮线上的鹿尾草,最好吃的盛产季节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春天的鹿尾草比冬天的鹿尾草更柔软,味道也比较香甜有风味。春鹿尾草的产量并不少,通常于当季推出,以生鹿尾草方式贩售。一般市售的干燥鹿尾草,多是冬鹿尾草加热后干燥的保存食材。柔软的鹿尾草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还有抑制肠内脂肪吸收的作用,对饱食肥胖、胆固醇高的现代人,有最直接的改善效果。鹿尾草含有高铁质成分,有贫血倾向的妇女,一天只要吃五十公克鹿尾草,比服用铁质药锭还有效。晒干的鹿尾菜量轻又容易保存,泡软后很容易料理,也有人拿它来包水饺吃。
鹿尾草
狐尾草(foxtail,meadow foxtail):拉丁名:Myriophyllum aquaticum (Vell.) Verdc.或Alopecurus pratensis L.。别名:粉绿狐尾藻、绿羽毛、水松、羽毛草、草原看麦娘、大看麦娘。小二仙草科,多年生挺水或沉水草本植物,水中茎多分枝,叶5-7枚轮生,羽状排列,小叶针状,绿白色;沉水叶丝状,朱红色。喜温和湿润气候,不耐炎热和干旱。以湿润而富含有机质的黏壤土和黏土生长最好。抗寒性强,春季返青早。可春播、夏播或秋播,播种量20-30 kg/hm2。叶量丰富,草质好,马、牛喜食,绵羊、山羊采食较差。适宜刈割调制干草。
狐尾草
这样一来,是不是所有有尾巴的动物都会有一种植物呢?不知道。但据说某些鬼也是有尾巴的,因为“妖狐鬼怪”是一家,既然有狐尾草,于是就有了“鬼尾草”。
江湖上流传一种鬼尾草(Ghosttail),别名:追魂散、黑三角。多年生喜阴草本植物,是江湖郎中常用的对付武功高强者的一种慢性毒药。此药敷在皮肉上,会慢慢渗入体内。久而久之,侵蚀骨头;如果鬼尾草与水结合,侵蚀得特快。这鬼尾草有很多黑色的三角形果实,专门戳行人的袜子或裤子;叶片上有类似“鬼尾”的图案。如果长时间观看,会头晕目眩。
鬼尾草
(注:本系列只有“鬼尾草”为笔者臆想编造,其余均为真实。)
(收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