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网络空间,在与他人探讨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获得友情和智慧,还能够发现不同人思维方式的差异。了解这种差异,对于理解他人、求同存异、和睦相处,都有积极意义。
前不久发表了《西方人为什么喜欢冒险和探险》一问,该文从社会制度和生活表象的角度来观察和比较中西方的生活差异。在网友的回帖中,有一类人认为:探讨这个话题,应该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入手,才能深刻揭示中西方的生活差异;另一类人则认为:应该从宗教和历史角度着手,可能更好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还有一类人认为:应该从人性和价值观的角度来分析,可以从本质上比较这种差异的根源。这表明:人们对于同样一个话题,都有不同角度的考量。
另一篇文章《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也有类似情况。本文从基督教在中西方发展的历史,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了一些教会、基督徒或其他宗教人士对于基督教教义的误解,以及造成的历史灾难,同时也探讨了如何辩证和中庸地解读《圣经》和基督教教义的心态。在网友的回帖中,有的人认为:基督教是“邪教”,所以中国人反感,应该全面否定,并使用一些极端的贬义词;也有的人认为:近几年来,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壮大,至少表明了基督教有其市场,并给与积极的肯定,因为信仰自由。笔者也赞同一些网友的观点:如果不同思维方式的人可以换位思考,并用中庸、客观的态度去解读宗教教义,才能达成共识,消除争端;极端、片面、绝对的思想,是不符合当今潮流的。除去闲聊、调侃与抬杠式的留言,大多数网友还是理解基督教的。这表明:人们的心态决定了人们对于事物的看法。
不仅探讨话题是如此,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假如有一天早上,一位同事对大家说:“今天天气真不错。”一般人都会觉得这很正常。但如果有人昨天晚上与别人打架或吵架,他就会觉得这话是在讥讽他;如果有人昨天晚上家里发生了意外的或不幸的事件,他就会觉得这话是在故意嘲笑他,或者故意与他作对。同样一句话,不同人会有不同解读;同样一件事的发生,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说法。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1782年,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在观看巴黎的首次气球升空表演时,有人问:“一只气球,能有什么用呢?”富兰克林回答说:“一个初生的婴儿,能有什么用呢?”这表明:当人们对于事物不甚了解、或有误解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质疑,甚至是反对意见。
由此可见,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人们评论事物时的心态以及人们对于事物的了解程度等等,都是决定人们表达自己主观意识的因素;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的。
造成人们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包括成长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教育背景、行为目的、行为动机以及个人价值观等等。而人们的思维方式到底有哪些类型呢?这种差异如何影响人际关系呢?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