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人类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或温血动物)在动物学中指的是那些能够调节自身体温的动物,它们的活动性并不像冷血动物(变温动物)那样依赖外界温度。据生理学家研究,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其中,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对人体影响最大。
科学家认为,环境的温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人体最舒适的环境温度在20℃-28℃之间,而18℃是有益于人体健康最理想的温度。大量研究表明,在气温18℃-20℃时,人的皮肤温度基本不变,人对热感的调节机能处于稳定状态(一般空调均采用此参数)。热舒适的核心是机体体温调节,在15℃-55℃干燥空气中赤裸的身体一直能维持正常的36.5℃-37.5℃体温。这种调节是有限的,当温度骤变或者异常高差时,位于下脑丘前部的热敏神经原活动紧张,导致其它机能失调或引起功能障碍。
生理学家测定证明,在15℃-18℃的环境里,人的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工作效率最高,温度低于15℃时,人会产生懈怠情绪,工作效率也降低。温度下降到4℃以下,人体的热量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这时,脑中风、心绞痛等症的发病率以至死亡率明显增高。当环境温度在30℃-35℃时,人体血液循环加快,代谢能力加强,此时要及时排散体内的热量,否则体温升高,人便会神疲力倦,思维迟钝。
夏季高温季节,为了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专家们推荐使用“黄金温度”,也就是27℃左右。因为在这一温度下人们感觉最舒适,而且也比较省电,因而被称作“黄金温度”。如果把空调开得很冷,室内温度过低,不仅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又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电力资源。另外,夏季空气中相对湿度较高也会令人不舒服,当室内温度高于30℃,相对湿度大于80%时,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人体皮肤温度很快升高,此时人的体温调节系统处于高负荷状态,容易引起循环、消化、泌尿、神经系统功能改变,会引起体温升高、血管舒张、脉搏加快、心率加速等症状,进而诱发中暑、皮肤病等热病;同时使心脑血管、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冬季寒冷季节,如果室内温度经常保持在25℃以上,人就会神疲力乏、头晕脑涨、思维迟钝、记忆力差。同时,同于室内外温差悬殊,人体难以适应,容易患伤风感冒。如果室内温度过低(16℃以下),则会使人体代谢功能下降,脉搏、呼吸减慢,皮下血管收缩,皮肤过度紧张,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因此,科学家们把人对“冷耐受”的下限温度和“热耐受”的上限温度,分别定为11℃和32℃。
在11℃至32℃之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最佳室内温度是不同的。实际上,从国家2003年正式实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以后,室内温度已经成为室内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准中明确规定夏季空调房间室内温度的标准值为22℃-28℃,冬季采暖时室内温度的标准值为16℃-24℃。达到这个标准的室内温度就是舒适的室内温度。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是有差别的。在ISO标准散热器工性能试验台上,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对热舒适试验结果作了模糊分析,从而得出在冬季供暖条件下80%的人感到舒适的温度范围为17.0—19.2℃。
一般认为,在中国北方,冬季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之间最理想;夏季室内空调应设在25-27℃最有利健康。而在中国南方,冬季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6-18℃,夏季室温应保持在22-24℃。这样,地区差就表现出来了,因为南方还有一个湿度问题,所以气温会略低一些。在湖北这样的中部地区,冬季21-23℃比较合适;夏季22-25℃度比较合适。
职业工作环境也有关系。如果在使用能源不掏个人腰包的办公室或其它公共场所里,夏天开空调到16度还嫌热,冬天开暖气到30度还嫌冷,因为办公室进进出出人多。室内运动量较小的,25℃左右比较理想;室内运动量较大的,20℃左右比较理想;电脑较多的办公室,室温可以略低一些;生物医学实验室,20℃左右比较合适;女士较多的房间,室温可以略高一些,但还与年龄相关。
还有一点也是考虑空调温度设置的要点,就是空调的调节能力与房间朝向和空间大小的关系。
所谓的空调“匹”数,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缩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制冷量以输出功率计算。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应力2000大卡x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x1.5x1.162=3486(W),以此类推。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2200W-2600W都可称为1匹,4500(W)-5100(W)可称为2匹,3200W-3600W可称为1.5匹。
制冷量确定后,即可根据实际情况估算制冷量,选择合适的空调机。家用电器要消耗制冷量的较大部分,电视、电灯、冰箱等每W(瓦)功率要消耗制冷量1(W),门窗的方向也要消耗一定的制冷量,东面窗150W/m2,西面窗280W/m2,南面窗180W/m2,北面窗100W/m2,如果是楼顶及西晒可考虑适当增加制冷量。选择制冷量的原则是:空调器的制冷量应略大于房间的冷负荷,房间的冷负荷应考虑到房间的朝向,墙壁和屋顶的隔热情况,以及室内热源包括人员的多少:0.5匹机组制冷量1600-2000瓦;0.75匹机组制冷量1800-2800瓦;1.5匹机组制冷量3200-4000瓦;2匹机组制冷量4000-5000瓦。类似地,冬季暖气也需要考虑这些情况。
在注意室内温度调节的同时,还应注意室内的湿度。
夏天,室内湿度过多时,会抑制人体散热,使人感到十分闷热、烦躁。冬天,室内湿度大时,则会加速热传导,使人觉得阴冷、抑郁。室内湿度过低时,因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大量散失,人会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和鼻出血等,并易患感冒。所以,专家们研究认为,相对湿度上限值不应超过80%,下限值不应低于30%。
然而,人的体感并不单纯受气温或气湿两种因素的影响,而是综合作用的结果,还有人的个体差异。通过实验测定,最宜人的室内温湿度是:冬天温度为18至25℃,湿度为30%至80%;夏天温度为23至28℃,湿度为30%至60%。在此范围内感到舒适的人占95%以上。在装有空调的室内,室温为19至24℃,温度为40%至50%时,人会感到最舒适。如果考虑到温、温度对人思维活动的影响,最适宜的室温度应是18℃,湿度应是40%至60%,当然,有人放宽范围是30%-70%。此时,人的精神状态好,思维最敏捷,工作效率高。
实际上,人体对于温度的感觉有个体差异。人与人的感觉不一样,习惯不一样,不同季节最合适的温度也不一样。
1,在同一个地区,在同样的温度下,有的人感觉很热或很冷,有的人感觉较好。通常胖人怕热,瘦人怕冷;身体强壮怕热,身体虚弱怕冷,等等。
2,由于人们生长在不同的地方,适应了当地的气温,对温度的感觉也不一样。比如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或者非洲赤道地区,夏季30℃的温度对他们来说感觉很适宜,可对中国北方的人以及加拿大魁北克人来说,已经感觉到热了。按照北京的实际情况,冬季供暖温度达到17℃左右比较合适,这个温度是北京春季4月底5月初各种花卉依次开放的后期,始花日临界温度较高值。因此,北京地区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15-19℃的范围是比较合适的。不过,对于热带地区的人来讲,冬季室温17℃,可能就是比较“寒冷”了,因为热带地区全年的平均温度也会大于16℃。
3,不同季节、不同地区最适的室内外温差不一样。有一种说法,夏季室温比室外低10℃左右,冬季室温比室外高15℃左右,是人类外周温度比较好的参考标准。如果室内室外温差太大,就很容易患感冒甚至呼吸系统疾病。不过,对于中国北方来讲,冬季室外温度时常在零下10-20℃,或者加拿大北部地区,冬季室外温度时常在零下20-40℃,室内外温差就会很大了。在中国,如果夏季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10℃以上,那就会非常不舒服,而且对身体不利;如果冬季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15℃以上,也会感觉不适。但在加拿大北部地区,夏季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可能会少于10℃,而在冬季,则可能会高于15℃。
4,实际上的最适温度也是一个统计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供暖条件下,80%的人感到舒适的温度范围为18℃-20℃。如果供暖温度高于20℃,利用服装保暖的比重就会偏低;若低于16℃,过于依赖服装保暖又会影响到室内活动的便利和舒适。因此供暖温度达到18℃左右比较合适,但也不是100%的人都适合。
5,婴儿期的宝宝,夏季应保持在26℃左右,冬季室温一般应保持在22-24℃适宜。实际上,一般会高于成年人的最适温度,因为宝宝自己调解体温的能力有限。宝宝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温度和湿度。春秋两季不需特别调整,只要保持自然温度就可以基本符合要求。春、夏、秋三季都可以较长时间地打开窗户,但应该避免对流风。冬季也可以短时间地开窗,但在开窗时妈妈应把宝宝抱到其他房间,通完风之后,等室温升上来再把宝宝抱回卧室。
如果成年人感觉室内温度合适或是偏高,一定要注意室内的湿度,可以买一加湿器以保证湿度;不然,太干燥,宝宝会上火的,也要注意给宝宝多喝水。室内湿度要达45%-70%湿度对宝宝的呼吸道健康非常重要。宝宝如果生活在南方地区,室内的湿度标准一般都可以达到。但对于生活在北方地区的宝宝来讲,室内想达到上述湿度标准需采取一定措施。如果湿度太低,宝宝的呼吸道黏膜就会干燥而使黏膜防御功能下降,还会使呼吸道的纤毛功能受到损害,这样一来势必降低宝宝对细菌以及病毒的抵抗能力,引起呼吸道感染。
6,对老年人来说,危害最大的是又干又热的室内环境。当室温达到22℃以上时,会使室内空气异常干燥,破坏老年人体内的温湿环境,影响到他们的体液分泌,不仅让人感到浑身燥热,还会有呼吸困难,眼、耳、目、口、鼻、喉、皮肤等处异常干涩的感觉。所以,即使老年人特别怕冷,也一定要保证让室温低于22℃,而且最好在室内放盆水,以增加湿度。对于需要频繁外出的老年人来说,室温过高,使室内外温差变大,会让他们抵抗能力下降。同样身体条件的老年人,分别从室温18℃和室温22℃的屋子里出来,后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心脑血管疾病突然发作的几率要高很多。
屋里温度高,而且还不经常开窗通风的话,会加速人体咽喉黏膜寄生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在谈话、咳嗽、打喷嚏时,病菌飞溅到周围空气中,越积越多,对脆弱的老年人是很大的威胁。而适当开窗通风可以使室内病菌减少,80平方米的居室,只要开窗半小时,空气就可以得到净化。在阳光明媚的天气打开窗户,紫外线 还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冬季两扇窗不要对开,避免形成对流风;睡觉时最好不开窗。一般情况下,室内温度越高,空气就越干燥,相对湿度就越低。在冬季,适宜的室内相对湿度为30%-60%,而在供暖期大多数家庭的相对湿度仅在15%左右。这种相对湿度较低的干燥环境对身体健康是有相当危害的。
冬季居室温度过高并不好,长期不让室内空气“吐故纳新”,会导致老年人上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局部取暖不要超过10分钟。使用加湿器或在暖气片旁放一盆水,在室内养些水生植物,以尽量增加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
7,有关孕妇在怀孕期间室内环境的植物、辐射、噪音以及饮食等等因素,已经有很多介绍了。对于温度和湿度,也是有不同要求的。冬季室内温度控制在20-22℃比较合适。室内温度太高(如25℃以上),会使孕妇感到精神不振,头昏脑胀,全身不适,甚至食欲降低;如果温度太低,更会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会使人不愿活动,全身发紧,还易引发感冒、咳嗽等症状,对孕妇、胎儿都不利。调节室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夏天室温高,可多开窗通风,也可使用空调或电风扇,但不能使室温过低或对着电风扇、空调直吹,以免发生感冒或其他疾病;冬天可用暖气调节室温,若以煤炉取暖,皮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可造成缺氧,对母婴都有害;冬季室温也不可太高,以防孕妇到室外时温差过大,引起感冒。
孕妇室内湿度也要适宜,切忌过高过低,室内空气湿度以50%为宜。若相对湿度太低,会使孕妇感到口干舌燥、喉咽疼痛、鼻子流血等。调节的方法是在火炉上放水壶或暖气片上放水槽,室内摆水盆,或在地上喷洒清水,也可以室内放一两盆适宜的花草。若室内湿度太高了,则室内潮湿,衣服、被褥发潮,可以引起消化功能失调,食欲减退,肢体关节酸痛、浮肿等。这时可移去室内湿潮的东西及沸腾的开水,或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散发潮湿的气体,直至适宜。
综上所述,室内最适的温度与人们所在的地区、湿度、年龄、习惯、心情以及生活环境都有很大关系,每个人也可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最适温度,适当增减衣服是很有必要的。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