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 [2018/01]
- 邓朴方出逃与斯诺登有关 [2013/07]
- 澳洲女子沙滩足球(三俗,18以下免) [2011/05]
- 喜事 [2017/03]
- 开学了 [2017/09]
- 上海,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2014/12]
- 不知说什么好 [2015/11]
- 上海(中国)与纽约(美国)-壹个多月的耳闻目睹 [2015/06]
- 新上海人 [2015/06]
- 美国小镇 [2017/06]
- 也谈死刑犯(慎入) [2009/05]
- 陋习难改 (内容可能令人恶心,慎入!) [2011/02]
- 大排档 [2013/09]
- 战争,美国 [2016/01]
- 金茂 [2017/06]
- 遇巩俐 [2012/06]
- 少婆婆妈妈(慎入) [2012/05]
- 畅所欲言 [2011/08]
- 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2012/03]
- 古稀回味 [2013/03]
- 我看文革 [2011/08]
- 姑妈 [2010/10]
- 民族大义 [2012/08]
- 致六三 [2012/06]
- 赞三俗 [2011/10]
- 我的好友 [2012/02]
- 贝壳村亲近自然亲近你我夏令营之达人秀---蝶恋花 [2012/07]
- 叶说毛 [2012/07]
- 中国,美国和其他 [2010/07]
- 岁月痕1 [2009/04]
美國飛虎隊員拍民國上海
拍攝背景:1944年,艾倫拉森隨第35照相偵查中隊從印度來到中國,他得知中隊被派往第14航空隊——由陳納德將軍領導的、赫赫有名的“飛虎隊”。
繁忙的黃浦江景象——老式帆船、駁船、商船和美國海軍軍艦隻公用同一條水路。(艾倫•拉森 攝)
古老的帆船(艾倫•拉森 攝)
黃浦江上一直停泊著來自各國的船隻,圖片中停泊在江邊的是令人生畏的美國太平洋艦隊重型巡洋艦“聖保羅號”。(艾倫•拉森 攝)
黃浦江渡口(艾倫•拉森 攝)
上海外灘,世界聞名,不僅因為它的名聲還有它俯看水陸商貿活動的宏偉建築物,對第14航空隊的士兵有著特殊的吸引力!自從離開美國後,我們從沒見過如此高大的建築。艾倫很幸運地從一棟大樓上拍到了外灘全景。1945年來,還可以看到一些大樓上飄揚著英國國旗。(艾倫•拉森 攝)
沉默的麻雀 2010-7-12 19:26
外灘。黃包車和轎車、卡車在同一條道上川流不息。(艾倫•拉森 攝)
沙遜大廈華懋飯店(今和平飯店)的金屬標牌。兩年前故地重遊,我發現這塊標牌還留在飯店的牆上。(艾倫•拉森 攝)
從國際飯店眺望上海。大新百貨公司大樓(今第一百貨大樓的前身)曾是當時那一帶很突出的建築。(艾倫•拉森 攝)
在1945年,除了電車和軍用車輛以外,其他車輛除橫穿外是不允許在南京東路上行駛的。黃包車在穿著製服的警察注視下穿越馬路……這一刻,他和一個士兵好奇地望著攝影師。這一幕發生在1945年11月,永安百貨公司大樓附近。(艾倫•拉森 攝)
有軌電車在戰時及戰後的許多年裏一直都行駛在南京東路上,其模樣同美國、歐洲及印度的一些城市裏的電車一樣。街邊那張巨型廣告畫,上麵分別是中國、蘇聯、英國和美國的旗幟,以及“慶祝抗戰勝利,慶祝世界和平”的標語。照片右上角的高大建築是大新百貨公司大樓(今第一百貨大樓)。(艾倫•拉森 攝)
沉默的麻雀 2010-7-12 19:28
抗戰勝利後的大新百貨公司大樓(今上海第一百貨大樓)(艾倫•拉森 攝)
國際飯店(艾倫•拉森 攝)
國際飯店樓頂(艾倫•拉森 攝)
飛虎隊的科吉斯中士在國際飯店樓頂上眺望上海的城市麵貌,我們有幸得到特許有機會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博大。那時我們根本預料不到,照片中的永安百貨公司大樓在20世紀末會被浦江兩岸的摩天大樓掩沒。(艾倫•拉森 攝)
南京路上的國際飯店及其它建築(威廉•迪柏 攝)
沉默的麻雀 2010-7-12 19:31
南京路(威廉•迪柏 攝)
市中心的住宅區(威廉•迪柏 攝)
投降後日軍士兵在拆除街道上的碉堡。(威廉•迪柏 攝)
投降後日軍士兵在拆除街道上的碉堡。(威廉•迪柏 攝)
上海機場,被中國軍隊繳獲和收編的日軍飛機(威廉•迪柏 攝)
沉默的麻雀 2010-7-12 19:33
南京路跑馬廳對麵的美國紅十字會,美國軍人集結準備遊覽上海市。(威廉•迪柏 攝)
跑馬廳賽馬俱樂部建築(威廉•迪柏 攝)
蘇州河對我們來說是一段非常特殊的經曆。河道上的兩側排列了數百艘大大小小的船隻,多數成了船夫的家。對往來黃浦江的船隻來說,這裏河道水域太狹窄了,不適合航行。(艾倫•拉森 攝)
我們沿著河道行走,對周圍建築內發生的一切(包括街邊的理發師為顧客剛洗完頭發)都感到十分好奇。當我們順著河道走下去,一幢富麗堂皇的有鍾樓的大廈赫然映入我們的眼簾……(威廉•迪柏 攝)
這就是著名的上海郵電大樓(艾倫•拉森 攝)
沉默的麻雀 2010-7-12 19:34
前方又看見一棟大樓,後來才知道那裏曾經是抗戰初期中日軍隊激烈交戰的戰場——四行倉庫。(艾倫•拉森 攝)
蘇州河(威廉•迪柏 攝)
蘇州河上的小船(威廉•迪柏 攝)
蘇州河的小碼頭(威廉•迪柏 攝)
蘇州河,船上的娛樂活動——打麻將(威廉•迪柏 攝)
沉默的麻雀 2010-7-12 19:37
蘇州河邊剃頭師傅在為客人洗頭(艾倫•拉森 攝)
蘇州河邊蜷縮在大樓門口的流浪兒童(威廉•迪柏 攝)
有一天,我們到了虹口區,詫異地看到了一座大型監獄(即提籃橋監獄),旁邊是紅磚建築,類似倉庫的房子。(艾倫•拉森 攝)
一群猶太人孩子。
我們忽然聽到了孩子的聲音,他們穿過紅磚房旁邊的空地向我們走來。他們和我們一樣對彼此都充滿好奇。他們不是中國孩子,似乎還能聽懂一點我們說的話。通過對話,我們知道這些孩子和他們的家人住在紅磚房子裏。我們訪問了那裏的幾戶人家,他們是從歐洲來上海躲避納粹德國迫害的猶太人。日本人占領上海以後,他們被迫離開自己的住所和產業,被監禁在虹口的倉房中生活,喪失了活動自由。(艾倫•拉森 攝)
1945年12月15日,運送美軍去美國軍艦的車隊(威廉•迪柏 攝)
沉默的麻雀 2010-7-12 19:39
水上商販在向準備離開中國的美軍士兵兜售商品。(威廉•迪柏 攝)
從美國運輸艦上看到的外灘和黃浦江景象(威廉•迪柏 攝)
黃浦江上,在甲板上等待軍艦起航的美國士兵。(威廉•迪柏 攝)
軍艦鳴笛起航(威廉•迪柏 攝)
擠滿甲板的美國軍人(艾倫•拉森 攝)
沉默的麻雀 2010-7-12 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