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 [2018/01]
- 邓朴方出逃与斯诺登有关 [2013/07]
- 澳洲女子沙滩足球(三俗,18以下免) [2011/05]
- 喜事 [2017/03]
- 开学了 [2017/09]
- 上海,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2014/12]
- 不知说什么好 [2015/11]
- 上海(中国)与纽约(美国)-壹个多月的耳闻目睹 [2015/06]
- 新上海人 [2015/06]
- 美国小镇 [2017/06]
- 也谈死刑犯(慎入) [2009/05]
- 陋习难改 (内容可能令人恶心,慎入!) [2011/02]
- 大排档 [2013/09]
- 战争,美国 [2016/01]
- 金茂 [2017/06]
- 遇巩俐 [2012/06]
- 少婆婆妈妈(慎入) [2012/05]
- 畅所欲言 [2011/08]
- 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2012/03]
- 古稀回味 [2013/03]
- 我看文革 [2011/08]
- 姑妈 [2010/10]
- 民族大义 [2012/08]
- 致六三 [2012/06]
- 赞三俗 [2011/10]
- 我的好友 [2012/02]
- 贝壳村亲近自然亲近你我夏令营之达人秀---蝶恋花 [2012/07]
- 叶说毛 [2012/07]
- 中国,美国和其他 [2010/07]
- 岁月痕1 [2009/04]
从来没见过心肠好最后吃大亏的!是我在前一篇博文的结语,不少朋友都相信此话。这只是说说平常人,要做美国总统,中共政治局常委或拿诺贝尔奖金不在讨论范围。对今天的“成就”也习惯于纵向看,就是与自己的过去比,何必自取烦恼横向的比呢。
如以此来总结自己的人生,有标榜自己心肠好,吹嘘本人没吃亏的嫌疑。就说说我的小妹夫吧,他是我心目中的好人。
其实我们在上海的家住得很近,但不认识,没有来往。文化革命初期,大家都比较闲,由于他的一些特点,我听说了“鄉”这个名字。他是67届高中毕业生,体格魁梧,又练过摔跤,附近一带打遍天下无敌手。听说弟弟妹妹认识他,我倒有点想结交,学两招有用的。
后来我就去贵州当赤脚医生了。弟弟妹妹“分配”时,由于种种因素,我想把他们弄到我这儿来,可以有照应。结果来了六个知青,我弟弟,妹妹,小舅子,还有我妹妹的一个女同学,还有就是“鄉”和他的结拜兄弟“强”-也是个摔跤好手。
我有一篇博文介绍过他们的知青生活,这一段至今仍是我们最经常的话题。“强”和我妹妹的同学,家庭成分好些,第一批就被抽调上去了,从知青一跃而成县烟糖公司的职工,拿26元一月。“鄉”与我弟妹等与黄土地多打了一年交道,第二年也被抽调了。但留在公社里看管粮库,也算是国家干部,工资也是26元。“鄉”是个老实人,只知埋头苦干,不懂任何算计。吃了不少苦,但上下左右(其实那时还没下呢)都喜欢他。原来生产队的老乡也都一直惦记着他,连县委领导也慢慢知道了他,当然也是有能力与智慧的。应是1976年,他与我妹妹完婚了。“强”早一步,与我妹妹的同学也在县城里组织了小家庭。后来“鄉”就调到县粮食局了,最后当了领导。接触到更高的阶层依然被赏识。地方决定在上海开个窗口(办事处)时,立即想到了他。一到上海,自己苦苦工作,亲戚朋友大力相助,很快在劳力输出方面与上海港务局达成协议,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大问题。当然他自己生活多年的寨子有额外的照顾。办事处一般有很多收入的提成,经济效益好了,自己也慢慢“富裕”了。他们的女儿早就来美了,聪明善良的她也走得颇顺利。年龄届退休后妹妹妹夫就移居来美,享受着天伦聚乐,物质上当然也宽松得很。那位“强”,我不该说他什么坏话,但远不如他那么肯苦干且待人多些算计。就一直在那烟糖公司待着,妹夫退休前总算设法把他夫妻俩调回上海了。
我们这里的亲戚常在他家聚,他也总是默默地在厨房干活,有啥机场接送的事总是抢在前,实诚的天性也不会改了。当然他也感到非常满足与快乐。
上张照片,那是去年坐游轮时拍的,小姑娘是他外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