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睡不着觉 [2011/12]
- 袒裎相见 [2014/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美国副总统拜登“北京胡同吃面”,这被平头百姓一眼看穿的“亲民秀”,原本是天朝的国粹。当年太祖爷去天津正阳春吃面,去长沙火宫殿吃臭豆腐,一不禁街,二不戒严。比今天的美国佬玩得漂亮多了。
为什么政治人物喜欢用吃小吃的方法展示自己和形象?这是因为吃喝拉撒是平凡人最平凡的举动,只是拉屎撒尿有碍观瞻,政客想混同于人民群众之间,只有赴平民餐馆吃小吃最惠而不费、简捷方便。当然,店面清场,招募群众演员,邻近街道戒严,警察五步一岗等高昂安保成本统统忽略不计,这叫“政治挂帅,民主第一”。若追讨理论根据,可以上述到几千年前,老子《道理五千言》中就有“治大国,若烹小鲜”一说,意为:治理国家,并不比油炸小鱼小虾更难。相较于贪官污吏们的大吃大喝,政客们小店小吃的“亲民秀”很容易博得人们的喝彩。
小吃吃完了,嘴一抹,总归要“兄弟说两句”,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理论打底子,夸奖小吃好吃,等于绕弯子拍当政者的马屁,而且比正面夸奖当政者的政绩更少风险。这方面,中国今天的政客应该近效先祖,远法外洋。不然,很容易说嘴打嘴,为挖坑者所害。这边刚夸说:“如今仲夏的伦敦,人们又恢复了往日的从容和自信。我对贵国应对危机所作的努力和可喜进展,表示由衷的钦佩!”(《温家宝总理在英国皇家学会演讲》),谁料不出一月,英国就暴发了全国性的城市骚乱。
就在下常去的海外华人网站所见,许多中华好女儿,芸芸女留之辈,或学士、硕士、或博士、或什么都不是,或医师、或教师、或会做诗、或为母老虎床头狮,至所以让人觉得她们有大学问、大智慧,比那些一脑门子官司的臭政客倍可爱;比那些满肚子鬼点子的臭男人倍可亲,就是因为她们喜欢上传一些“调和鼎鼐”的秀菜贴,她们“埋锅造饭”的热情远胜于或“卖国”或“造反”冲动,只有她们才是“止于治膳”的“大学之道”的“至善”(最佳)实践者。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礼记大学篇》开头应该是这样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治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