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睡不着觉 [2011/12]
- 袒裎相见 [2014/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昨天下了一天雨,今天统计结果出来了:到昨天下午,多伦多的降雨量已达26毫米,超过2005年同日降雨量20.2毫米的历史纪录。
今天这股南来的低气压仍有余威,依风作邪下起雪来了。“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若依鲁迅先生如此描述,那今日之雪就是昨日之雨的灵童转世了。这灵童成长得好快,前些天业已见过雪了,只是那雪藏掖于细雨之中,如流言、如小产,来得无根无由,去得无影无踪,再没有今天这般飘落得纷纷扬扬,堂堂正正。
有了大雪,再加上圣诞树、圣诞老人的帽子。白、绿、红三种颜色凑一块,不去想那意大利国旗,就是圣诞景象了。
江南俗谚有云:“落雪狗欢喜”,咱咋也如此高兴呢?为了强作区别,站至人的神精高地,只得就“雪”发掘些另外的意义。
雪做名词用,为自然之物,安安静静躺着,有的总是干净、和平;
雪为动词用,颇有戾气,不是“兵不雪刃”,就是“报仇雪恨”。
前者我总疑惑是“兵不血刃”的错别形式;但转念“血浓于水”的缘故,不但血沾不上,雪水亦沾不上,这牛皮就要比杨志买刀的广告语“吹毛得过”、“杀人不见血”之类更邪乎了。
之于后者,报仇除恨之事,硬生生把“雪”扯来作什么?“雪”当动词用,或言其洗刷容易?不通啊!“盖恩德易忘,怨毒难消,人情皆然,无问男女。”人常信誓旦旦地说要将“恩德”“铭刻在心”,在心里头做刺青,再高明的心外科医生也做不到,何况常人?显见记得别人好处颇是件难事。与之相反,“怨毒之事,在小不在大”,如梁玉绳《蜕稿》所述:“中山君之亡国,祸起羊羹;庾仲豫之亡身,忿由鹅炙。”皆是一饭之怨惹的祸。“雪恨”或可解说为像“雪”一般小而易化的小恩怨,即便如此都要报复,衔恨之人,真是可畏。
时近圣诞假日,最大的事就是吃来吃去,欲请客吃饭或开新年招待酒会者,可得小心。如当年曾蒙太祖恩养的丐帮小国,或某小岛XX阵营,就不要滥发请帖了。
话说间,雪不下了,出太阳了。“太阳一出喜洋洋”,矮油!又欢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