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睡不着觉 [2011/12]
- 袒裎相见 [2014/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我有相当的一段时间不听收音机了,收音机被声画效果更好的电视、收录机、影碟机所取代,电脑网络又使得欣赏资源无限放大。我曾一度认为自己再也不会听收音机了。然而,有了车之后,昔日重来,车内的收音机成了解除旅途枯寂的最好伴侣。调频88.5(经典音乐台),94.1(古典音乐)是我喜欢的两个台,91.9(多元文化台)在多伦多附近有时会放中文歌曲,尽管以港台歌曲为主,听听乡音心里还是暖洋洋的。不过车一出市区,就会有“西袅利达”或“阿米哥”混进来,渐远渐强,终于将中文台挤出去了。
与过去相比,车载收音机青出于蓝的是,收音机还带CD机,被动收听外多了主动选择,真是个如意的好宝贝。我有一套卡拉扬63年版的贝多芬九大交响曲(据称是卡拉扬巅峰之作,我至今也没有完整放过)。《英雄》不是拿坡仑更不可能是我,《命运》让人在压迫下奋起振作——那也不是我。咱这种小人物很难与那种大情感共鸣;《欢乐颂》似乎更应在教堂里听。唯有第六交响曲——《田园》适合在开车的时候听:雨后初晴,天边垂虹,新铺柏油的路面仍泛着水泡,路边田野茫茫,林木苍苍,和大师一起漫步,身心俱畅,多美呀!
在北美我还意外的买到两张民族交响乐作品的CD,一个是西崎崇子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个是殷诚忠的钢琴曲《黄河》。《梁祝》第一次让我感动是在20多年前,那是在剧场观看武汉(湖北)歌舞团的音乐会,该团特邀俞丽拿演奏《梁祝》,演到动情处,俞丽拿边演奏边流泪,我的眼泪也跟着出来。从此,只要是听《梁祝》,总归有一付急泪从眼里往外冒。西崎崇子的《梁祝》名唱片公司出品,音色绝佳,只是伴奏的西方乐团显然对于越剧音乐“的笃板”欠了解,“英台抗婚”主题中的板子打得有些拖拉,令人耳中生棘。《黄河》CD另有朗朗演奏的,朗朗正红,北美有他的CD出售并不意外。朗朗的《黄河》与殷诚忠的《黄河》,尽管都是“东方红”版,我心里的感觉:前者堂皇华丽近颂,后者则是凝郁深重如史诗,我一向是不大会唱赞歌的,所以我更喜欢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