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大的惊喜 ! [2016/07]
- 一群苦苦找工作的移民们 [2013/06]
- 在新西兰吃 “斐济果” [2009/05]
- 天津一日游 看世界最贵的房子 [2016/06]
- 我在国内国外不同的两种生活 [2008/12]
- 秀色可餐 [2017/03]
- 想家的味道---吃吃吃 [2016/08]
- 在国外上班的美丽与痛苦 [2008/12]
- 如此舒适美丽的城市 [2014/04]
- 回国!这回我彻底死心了! [2011/01]
- --丈夫回国探亲了 [2011/01]
- 北京变了 [2016/07]
- 没想到一名德国女孩有这样的家庭观 [2011/07]
- 面食的诱惑 [2016/12]
- 华人的孩子在那儿都辛苦 [2008/11]
- 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的愚笨 [2010/03]
- 面食的诱惑 [2010/12]
- 出国带回来的电器“指标” [2009/08]
- “中国是不是有很多穷人?” [2009/09]
- 请你考试别作弊了! [2009/10]
- “脸红”的经历----同桌的你 [2009/12]
- 有亲情无比幸福 [2011/01]
- 他怎么没有“雄心大志”? [2010/04]
- 想“露脸”的事 [2009/10]
- 唉!一封情书 [2009/06]
- 写博客是一种生活方式 [2009/08]
跨岁月了,近来人们在说“无龄感”--- 就是忘掉岁月上的年龄,实际上我自己一直都在淡化年龄,我也从来不问我周围人们的年龄,因为其实人们的现实年龄是和内在、内心有关。由此,无论岁月如何,自己都要在内心里保持依旧的青春、激情于初衷。我一直都敬佩那些“年长者”做一些不顾年龄的行动,如去上一个研究生、参加一个爱好俱乐部等,超越自我、超越岁月。
我的2015年,在忙忙碌碌中过得非常平淡、宁静。
感情上我依旧觉得自己是个非常幸运的人。这一年时常想到幸福感,我有一个很思念的国内的大家庭,还拥有一个温馨的小家舍,都不是多么富裕,但是非常的和谐,无论我在哪里都觉得自己身后有一个强大的支撑群,一个我工作之余、假期之余就想飞奔去的去处,单就这一点,就让我觉得为什么自己的生活能够不断变得更从容、淡定。2015年我也时常有感恩的想法,感恩于那些让我有幸运感的家人、亲人,感恩于周围的熟人、友人,感恩于我工作的大学、同事,甚至感恩于我曾经的老师们。接下来我应该做些回报吧。
工作中并无大的长进,零碎时间上有时虚度。我对工作向来是蛮认真负责的,一直尽心尽力,所准备的实验课程都比较熟悉了,和各国做论文的学生们都能顺畅相处,学习新的专业也变得很容易些;系里的学术活动尽量去参加了,开始以平淡的心态对待与工作相关的人与事。还是希望把自己的工作方向往上提,有所挑战和进取,语言上仍有很多空间提高。
业余里浪费了不少时间,主要还是花在手机微信新闻的时间。但是我在来来往往的手机信息里,收藏收存了很多好文章,好健康小文,到了2015年底手机“走不动”了,我又开始转移这些信息到电脑里,或者以后打印出来,继续我的编本、收存。好文章的目录一晚上写了满满10页才写到2014年6月份的收藏,有时候想放弃,可我喜欢再看这些文文篇篇,尽管自己很不能都照着做,但一定是要再看看的。写了少有的几篇博文,有些是关于校园的,还有几篇没有发到博客里,留到2016吧。头脑里经常跳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念头,我应该立刻把它们写下来,应该多发掘兴趣爱好,少一些遗憾,真正扑捉到时光的味道。
生活篇:
Ø 读了点书、又买了些书,也发了一篇推荐好书的帖子;装订了几本收集,整理了一部分电脑文件和相片。
Ø 走路还在继续,新一点的是周末去景点走路,感受不同,又相约了一个走路小组。
Ø 回国一趟,除了看望至亲的家人,还拜访了自己的院系、校友、同学、老教授、原同事,多年不见,再见之后很感亲切、喜悦。
Ø 今年的生日过得比较热闹,收到了鲜花,祝贺的信息不少。
Ø 2015年旅游不多,但是上Skytower、去Rangitoto岛和Tongariro 国家公园印象很深,第一次开长路车,也是第一次开过每小时120公里的时速,小撒了一下野。
Ø 相对于我,我的他们2015年都比较郁闷:一个工作辛苦要换,一个未来方向不明。
Ø 我的母亲和婆婆健康还行,还有我的姐弟两家人,他们从不曾让我停止想念,希望他们都能来这里看看。外甥结婚了,侄女计划到国外读书。
2016年已来了,工作应该再向上,时间上要有效用利用计划。还要家庭第一、锻炼静心、读书写话,让“兴趣盎然”,有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