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荐:在家做出最鲜嫩味美的包子馅料(包子馒头篇) [2013/12]
- 大屁股,丁字裤 [2012/07]
- 种菜记--芝麻菜丰收在即(图) [2012/05]
- 周日请客在家吃饭--无敌家常菜 [2013/12]
- 吃不腻上得了台面的家常菜(组图) [2013/12]
- 人间美味:教你做黄澄澄的鲜鸡汤 [2013/11]
- 这德国女人真猛,与包工头偷情竟搞出大肚子来... [2012/01]
- KTV那些事:一个为已婚德国男人打胎四五次的中国女孩 [2014/02]
- 奢肉族大爱:口水肉片 烤鸡翅 手擀面 [2013/12]
- 美食大汇总--食肉篇 [2013/12]
- 核桃是怎样长成的(附实图) [2011/10]
- 一丝不挂 [2011/11]
- 酒吧小姐与德国客人入房之前后(少儿不宜) [2010/03]
- 【贝壳美食】详解千吃不厌意面二吃:肉酱面+培根炒面 [2014/01]
- 今儿吃这些:青椒酿肉,香煎五花肉等 [2014/01]
- “有奶便是娘”(18+) [2012/02]
- 后院的诱惑--才艺达人秀 [2012/08]
- 晴天霹雳!阴囊肿块为癌组织侵袭慈父! [2011/04]
- 在德国分娩,我的月子是怎样坐的?(慎入) [2010/03]
- 谁的美味抵得上自家种的呢(实拍) [2011/10]
- 看都是些什么德国人?!(完结篇,多图) [2011/01]
- 梦醒情在--滴血之梦(慎入) [2010/08]
- 当金发碧眼人对你打招呼时,你有几分热度? [2010/12]
- 有人说我是日本人 [2012/05]
- 红妹子声明--捍卫自己 [2012/01]
- 一个人非得要有宗教信仰吗? [2010/11]
- 外婆带我回娘家(六)体验茅坑(慎入) [2010/06]
忽然想起,前几年回国在上海停留五天,探望了几位老朋友家属,他们有上海人也有新移民,都过得稳当,日子比国外可是丰富多彩,也别有滋味。
那位上海人就说:你们德国东西真便宜,生活消费不高啊,尤其日用品与国内真是相差甚远,我们上海人都嫌上海物价贵,花大钱还怕买冒牌货,在国外就没有这些顾虑了。还琢磨着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长期合作,做一些德国小商品的买卖,品种多样化,涉及面要广,说先让我跑跑德国市场,看看有没有适合中国人胃口的东西...
那个西安人见到她以前在顺德的西安老乡,如今人家一家四口可是成功移民新西兰籍的华人,也是探访他们一家的,可羡煞她了,她这么说了句:早知道国外身份这么好混,我们也该早几年出去换个身份回来的,真是划不来啊...她还说:什么文凭不好造啊,只要有钱什么都有可能。让国内的亲朋好友给国外的人家买一个高文凭寄过去不就得了,老外那关不就蒙混过去了吗?她认为她的点子很聪明,国外的钱特好挣,人特好糊弄...其实这样的人不占少数,他们在国内的生活一旦如鱼得水,过得不是一般的优越,认为天下都一样,理所当然般。别说那个西安人本身的文凭其实不低,正因为如此,他们自认为在国外一定会过得很好,也许吧。
在德国,常有人这样抱怨:“这个世界真不公平。”
“此话怎讲?”有黑头发老外这样问。
“就拿我们这些工薪阶层来说,起早贪黑一年忙到头,挣的都是那几个辛苦钱。再看那些不用工作每月按时领取政府救济金的个人或家庭,他们的日子照样过得衣食无忧,这公平吗?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形成了惰性,因为不劳动照样有饭吃,让我们辛勤劳动的扶持他们,想到这些事我们就忿忿不平”...话者情绪激昂...
话者中还有位驾校个体户,50出头,他手下有很多年轻学员,从他爷爷起便已创办的驾校。他说等到他老去,死去,驾校也随之解散,他妻子的孩子是不会继续经营下去的。他遇到的学员中有些家庭状况或个人情况非常糟糕,一些说是没钱付学费,这样那样的太复杂,像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给,这不是让他难堪吗?“再说,我也要生活呀,没有预先准备也不必考驾照了,那买车更贵了呢...”,他说这话时语气加重。
更有甚者,当他与学员预约出车的日子,一个女孩家没有一个上班族,全家靠等救济金过日子。父母的房子是外婆留下来的,据说按揭还没付清,到她妈妈这里卡壳了。救济金只能应付日常开支,按家里人口比例,其实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除了不去旅游,作生活费是足够了。只是没有余钱付房钱,情况就这样,政府仁慈,也不会赶走他们一家睡马路,每天还有吃有喝有衣穿有觉睡,干嘛要去工作?全家每天可睡到太阳晒屁股起床,还午睡。一天,这个体驾校教练问这女孩明早9点可不可以来接她出车,女孩想都没想说:”不行,不行,9点还都在睡觉呢!”看,人家一家的日子这么懒散,一般人可没这福分吧...
后来,教练下午13点45分去接那女孩,教练问问她父母在干什么,是不是在午睡啊?其实他带有玩笑的口吻这么问的。谁知这女孩肯定地说:当然了(意思是现在肯定是午睡的时间啊,明知故问呢)。原来是这么一家人。这可是平日里的大白天,父母才四十几岁,本该前途有光的啊,可是他们宁可过慵懒的日子,不屑于再去找寻工作,也就是说这样的日子令他们满足,可算是没有多少追求的人,子女肯定会照着学了...
这世界能公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