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荐:在家做出最鲜嫩味美的包子馅料(包子馒头篇) [2013/12]
- 大屁股,丁字裤 [2012/07]
- 种菜记--芝麻菜丰收在即(图) [2012/05]
- 周日请客在家吃饭--无敌家常菜 [2013/12]
- 吃不腻上得了台面的家常菜(组图) [2013/12]
- 人间美味:教你做黄澄澄的鲜鸡汤 [2013/11]
- 这德国女人真猛,与包工头偷情竟搞出大肚子来... [2012/01]
- KTV那些事:一个为已婚德国男人打胎四五次的中国女孩 [2014/02]
- 奢肉族大爱:口水肉片 烤鸡翅 手擀面 [2013/12]
- 美食大汇总--食肉篇 [2013/12]
- 核桃是怎样长成的(附实图) [2011/10]
- 一丝不挂 [2011/11]
- 酒吧小姐与德国客人入房之前后(少儿不宜) [2010/03]
- 【贝壳美食】详解千吃不厌意面二吃:肉酱面+培根炒面 [2014/01]
- 今儿吃这些:青椒酿肉,香煎五花肉等 [2014/01]
- “有奶便是娘”(18+) [2012/02]
- 后院的诱惑--才艺达人秀 [2012/08]
- 晴天霹雳!阴囊肿块为癌组织侵袭慈父! [2011/04]
- 在德国分娩,我的月子是怎样坐的?(慎入) [2010/03]
- 谁的美味抵得上自家种的呢(实拍) [2011/10]
- 看都是些什么德国人?!(完结篇,多图) [2011/01]
- 梦醒情在--滴血之梦(慎入) [2010/08]
- 当金发碧眼人对你打招呼时,你有几分热度? [2010/12]
- 有人说我是日本人 [2012/05]
- 红妹子声明--捍卫自己 [2012/01]
- 一个人非得要有宗教信仰吗? [2010/11]
- 外婆带我回娘家(六)体验茅坑(慎入) [2010/06]
刚开始人家误会,记得有次在温州与当时的独子大儿在一个花园广场里玩耍,有个带小孩的年轻女性,她也是在温州刚安家的外地人,她定定地看着我,眼神有点不自然地打量我脸庞到脚底,我回望她“有啥不妥吗”?她不好意思地笑笑:“我觉得您不是中国人吧?您是马来西亚人?”我差点笑出声来:“是吗?太有趣了,我与你们差别这么大吗?”
“不是?那抱歉啊,我还以为您是外国人呢,看您长得不像我们,别介意哈,”她腼腆地笑笑。
“没关系,有人误会过的,我只是觉得有意思,被别人这样看,”我笑言...
记得15,6岁时曾拍过艺术照,装扮成印度女孩的样子,浓黑的眼圈,眉宇间的一颗红豆及印度服饰和头巾,加上妖娆的手势,其实我看是做作的手势,拍下来,看照片还真像印度女孩那样儿,如今母亲那里还有这张照片,每次看看回忆过往也很好玩儿。
在德国生活的这些日子,早习惯了人家怎样看我,问我,一次在街道上还有一小男孩向我问好“こんにちは(你好)”,看着他与三两男生骑车回头的微笑脸庞,我没有申辩,同样笑应他“こんにちは”。他还真以为我日本人了呢,热情的一个小男生。
五年前的一个清晨,我出来门口接应送报的老头,现如今早已不见他身影,大概是年长还是其它原因不得而知,希望他老还健在。他笑盈盈地与我攀谈,老人慈祥而风趣,那时我已经会说德语,他问我是不是越南人?我听了出奇,说不是,故意反问她看我像那里人?他猜猜看说我是泰国人。我说又不是,不绕圈儿了,自报家门说是中国人。这回轮到他惊讶了,他压根儿没把我往中国靠拢,中国那么大,想到的人还真是少,几乎没有,这不是也太那个了么?不知者不为怪,这也不是大事,面相问题都是陈旧性问题了,慢慢收集整理吧...
其间被误认为是泰国人,菲律宾人,越南人,韩国人的德国人,还有所属国家的人,不一一列举了,以前也有曾提到过,但论面孔,话说所属国的这些人细看也能看出几分微妙之处:不是一国的。我就有这想法。可能时间久了,看惯了所处地的形形色色人,漠然漠视了么?对了,如今时髦词该是淡定来形容。不像当初所有的好奇去迎问是不是同胞时的“惊喜”与“冲动”?是随其自然,各行其职的“安分”举动,看过路过该干嘛还是得干嘛去,结识不完的行人,论情形吧。当看到中国脸庞的人时,可能相互都有一种“默契”,断定对方“是中国人”的这种态度,态度好,自然也就相识了。后期结识的同胞相处一段时日也知其一二,是不是会继续交往下去,一般说来好相处都会保持联系的,人心所需吧。
三四年前,就由镇上一中国餐馆老板娘介绍一福建女子号码,也是一外嫁女,让我们自行电话沟通认识,我们认识了,来往有好几个月。她男人倒是很正常的德国人,言语幽默待人实诚,举止有礼,可是她却是一个,怎么说呢,太虚的一个人,说话高高在上而且没什么真话的那种人,今儿这样说明儿又那样说,总之包裹得太深,太“精美”...其实又什么都不是的那种;还喜好逞能,把自己说得多好多好,家境多好多好,纯属一派谎言;还说一姐二妹混得都是响当当。尤其老三,说那个妹妹留学新加坡,其实啊,那个妹妹是去新加坡打工的,去了几年回来这个姐姐竟然与外人说妹妹是留学生了,晕不晕啊。而且这人说话不注意分寸,时间长了,连口头禅“猪头”都曝了出来,太离谱了吧...面相嘛,不想背后议论她。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她的家乡人说她,像她那么丑的人都找到德国单身汉,还仪表堂堂收入稳定,都托她给她们当地女儿找婆家呢...说明她在她们当地可风光了,那家人不人前人后贴金光啊?还显摆家里妹妹打工挣来修建的四层楼,其实父母都是乡下的农村人,还做过小生意...没有半点看不起农村人,自己也是踩在泥巴上的半个农村人,只是这种人的说词太离谱了,太荒唐了,过不久,就又前不搭后自相矛盾起来,这有意思吗?...
时间一长,自然我就与她断交了,论友也要择对象,值不值得,所以以后就会慎重了。
放下这个话题,继续自我介绍吧。
昨天傍晚,我带着大儿与他同学尤(Justus)去接二儿,他参加同学Manuel(马诺尔)的生日聚会,同时马的双胞胎兄弟Lars(拉斯)又约了他的几位好友同庆,同时两个孩子同天生日,这下可忙活热乎了。他们一行去了博物馆做手工模型,回来一人一艘小船作为各自回赠礼,及每人一小袋糖果。对于孩子最喜欢聚会了,玩得自然也是与身与心的兴奋和留恋。期盼着设计着自己的生日活动该怎样怎样才会开心和满足,童年真好啊。
马诺尔的父亲Thomas(托马斯)为我们开的门,大儿及尤又是双胞胎哥哥Luka的同班同学,都是熟人,一进门他们又嘻笑追逐开来,孩子的王国了...
陆续来了接孩子的家长,被请入客厅后的我看到了这对双胞胎,曾见过几次的,一个像妈一个像爸,各有特色。他们各自玩开赠礼,都是些男孩儿玩的玩具,生日对于孩子可是大事,自然陶醉于此。借此机会,学着德国人的样恭贺俩兄弟一番,他俩礼貌地道谢,继续沉迷...
这位年长的老人自我介绍说是孩子的Opa(爷爷),爷爷与孩子的父亲托马斯站在一块儿,开始我以为他们是父子俩,后来细说才知是外公,反正都是一个词Opa,这称谓简单多了。他也是来祝贺孩子的,多用心的一家人啊,其乐融融...
外公与我攀谈起来,他很随和,我看他与托马斯站立一块儿时,我就抬头看到老人家一头深褐色的头发,再看看他老人家饱满的脸庞及拥有的气色:“年轻的外公啊”,这么说了一句。老人家笑笑,高出其半个头的女婿托马斯看看岳父头顶,笑着说是“理发师的功劳”,他自己也承认。我接着说还真少见如此多发的Opa,很美好的一件事呢,人家想都想不来的。他说他父亲到老也是如此,优良基因呢,他脸上带着些许自豪。
老人家开始问我,他说看到二宝时心里就想,这孩子是不是日本人来着?所以当他此刻看到我,转移话题问我是不是就是日本人?我说不是,我是中国人。他说他压根儿没想到这点,我竟然是中国人,他的猜测太失败了。还问父亲也是中国人吗?我说不是,与你们一样的国籍,德国人呐。“噢,原来这样”,老人再次看看二儿,说“他肤色暗一点”,我借此戏问把大儿脸掰过来让他确认下,他说“这个肤色白一点,看来是一个像妈,一个像爸的结果,”我们就这样轻松地交谈着...
他说,我的德语说得很棒,问我是不是在中国时就学过,还有在德国几年,都干什么职业,我如实一一回答他说,我在德国学的德语,他说很了不起。听上去大概很入耳吧,很多人都这样称赞过我了,还是很有自信心的,学得扎实呗。语言这东西深奥着呢,一辈子都学不完的东西,继续努力吧。
我在回答他目前还要照看小小孩呢,比划着最小的那个儿才两岁的情形时,他扬扬眉道:“哦,还有一个啊,那是大任务了,与我们女儿家一样,三个孩子,三个男孩。”我说对,就是这样。
想不到,又有一人说我是日本人,三天前周四那天下午送二儿上吉他课后,我与小儿在看火车时,一土耳其老太还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来着,看来因我的面相我的国籍问题就这样被飘来飘去,任由停驻,这可不是人心所向往的哈...
想看红妹子我到底长个啥样么?与我关系好,也许能通融下。有什么好奇怪的,请各位去照照镜子,你们有的我也有,你们没有的,我也许有,我有的你们也许没有...说什么呢,不会是泰国人妖吧?想什么呢,不会想找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