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荐:在家做出最鲜嫩味美的包子馅料(包子馒头篇) [2013/12]
- 大屁股,丁字裤 [2012/07]
- 种菜记--芝麻菜丰收在即(图) [2012/05]
- 周日请客在家吃饭--无敌家常菜 [2013/12]
- 吃不腻上得了台面的家常菜(组图) [2013/12]
- 人间美味:教你做黄澄澄的鲜鸡汤 [2013/11]
- 这德国女人真猛,与包工头偷情竟搞出大肚子来... [2012/01]
- KTV那些事:一个为已婚德国男人打胎四五次的中国女孩 [2014/02]
- 奢肉族大爱:口水肉片 烤鸡翅 手擀面 [2013/12]
- 美食大汇总--食肉篇 [2013/12]
- 核桃是怎样长成的(附实图) [2011/10]
- 一丝不挂 [2011/11]
- 酒吧小姐与德国客人入房之前后(少儿不宜) [2010/03]
- 【贝壳美食】详解千吃不厌意面二吃:肉酱面+培根炒面 [2014/01]
- 今儿吃这些:青椒酿肉,香煎五花肉等 [2014/01]
- “有奶便是娘”(18+) [2012/02]
- 后院的诱惑--才艺达人秀 [2012/08]
- 晴天霹雳!阴囊肿块为癌组织侵袭慈父! [2011/04]
- 在德国分娩,我的月子是怎样坐的?(慎入) [2010/03]
- 谁的美味抵得上自家种的呢(实拍) [2011/10]
- 看都是些什么德国人?!(完结篇,多图) [2011/01]
- 梦醒情在--滴血之梦(慎入) [2010/08]
- 当金发碧眼人对你打招呼时,你有几分热度? [2010/12]
- 有人说我是日本人 [2012/05]
- 红妹子声明--捍卫自己 [2012/01]
- 一个人非得要有宗教信仰吗? [2010/11]
- 外婆带我回娘家(六)体验茅坑(慎入) [2010/06]
从Cristal<<我所认识的台湾女人>>系列故事中婷婷真心诚意要送给她一大包衣物时,我与晶晶(Cristal)聊起这盛情难却的话题,回答她说:既然婷婷这么诚意,假如你不接受这份礼物,人家心里可能会不好受,尽管她知道你不缺衣服。这足以说明她对你是特别的信任,你也确实不好说“不要”二字,可能脸上绽开着笑口里还得说着动听的话感动的话,何况这些衣物无可挑剔,这就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大方慷慨一点,两人都轻松愉快,这个朋友就这样交定了...
她们后面的故事还没来得及补看,抽空一定细细欣赏。
答应晶晶一起展开这个话题的,也就是我遇到的事。
大家都知道,欧洲人传统,尤其老一辈,其实这光荣的传统不但继承了下来,在新一代人眼里注入了些新的元素新的理念,还是有些新人守着旧传颂至今。比如这个礼物赠送,他们讲的也是人情世故,礼尚往来,红白喜事相互通报一声你来我往,当然这是相对建立在一定友情和亲情上的,自然还有街坊邻居的份。
就从这赠送开始吧。熟悉红妹子的人一路看来,我已膝下有三,三子。小三子在德国出生,如今刚满周岁。出生前,亲朋好友很关切地嘘寒问暖,是否需要衣物之类的,或是否自有备用。我如实回答他们:二儿来德国时刚两岁,两岁前的衣物全处理给我兄弟的儿子了,他正好接上。自家的不嫌弃,还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东西有转处还领了情,这心里自然舒坦,只要好用就行。如今多独生子女,一个孩子根本穿不完,捡像样的穿就够了。
在德国生活,熟悉了解了德国人的一些生活习性及人情世故,他们讲究礼物不分贵重大小,接受就使对方欣慰,当然好听的话更悦耳。所以掌握了一定的“表面功夫”后,与人相处就得心应手了。千万别说我虚伪,这可算是“入乡随俗”的一部分吧,试问在海外的中国人是不是也有一套“自传绝技”呢?说白了不就是“客套”二字吗?哪里都实用。有时它还真是有一定效益的。
小三子出生前,热情真诚的托马斯(Thomas)一家也提上了红心一片,前提非常明确,是借给我们用的:他老婆娜婷(Nadine)拎了三四纸箱(帮包湿包装箱)出生到一岁的婴儿用品,里面有围嘴,棉巾,衣裤,袜子等等。娜婷父母玩笑说我们两家是绝配,三对三儿子,孩子玩得火热。床是她家送的。托马斯四兄弟,他家孩子最小,所以亲戚家东西全转给他,家里东西多得没放处。我们说到买婴儿床之事,她老婆马上说:别买了,我送你一铺。她告诉我这些衣物只要全部过水洗一遍就可以用了,足够了,还省了买钱,多好。的确如此,同时我给这些衣裤标了记,以姓开头的字母用防水笔写在标签上,她家为“S”。
这就是德国的传统,孩子衣物轮换着穿,尤其对于新生儿。记得国内老人说新生儿穿旧的更易带,“穿百家衣,吃百家饭”,可能是一个道理;这里从环保角度来讲是绝对的支持,不就是“废物利用”吗?捐了还不是捐了。
之后娜婷的衣物到家,又有个同事英葛(Ingo)叫老公去他家里取婴儿用品,他儿子那时刚两岁,还有澡盆玩具一并带了回来。这些都是借用的。刚开始听到还有这样做“人情”的,中德方式就是不一样,小有一番说词。其实后来从心底里接受后,主要还是东西用上手后,把事情想开也就简单明了:这完全是人家的一片好意,无偿奉献,虽说到这些衣物全都穿不了时归还于物主,他们没有半句怨言,因为当初是真情实愿借给我们使用的。当然使用就代表损耗,能用则用就是他们的基本道理。所以如今孩子一岁了,其间自然会添置些新衣新裤,多数用的还是人家的,还是那句话:捡好的穿。他家标记为“P”。转眼间,这孩子一把屎一泡尿地拉扯大点,混混就过来了。
前几天英葛打电话来,问是否还需要幼儿衣物之类的,他家孩子穿小的;还说某某2011年3月孩子降生,我这里的这批可转手至下一个的他们...就是这样你传我我传他,直到英葛可能第二胎时物归原主,因为他曾说他还想保留那些婴儿用品,以防备用...娜婷的也同样如此,在这批物品转给我之前刚由她的女友送回...当然娜婷是不会再生了,她当时还羡慕她女友的孩子穿着女友婴儿时的衣裤,你看这祖传的多耐用。所以说论感情好的才有这待遇呢,换成我们的话叫:大公无私,不求回报。
小儿子三周时,老公的一个儿时女伴玛雅(Maja)从柏林回镇探望其父母,顺道与其家人来拜访我们。她父母重情义,来看过新生儿送了套婴儿服饰。玛雅的小儿(两个男孩)大我小儿两个月,她小儿穿小的一件羊毛连体外套在包装纸里包好送给我,打开看看衣襟上及胸前黄黄白白干了的奶渍印,她比划着尽可能地说:刚好能穿,赶紧点穿吧,否则又过时了(穿不了的意思)。她有点羞愧地说是使用了烘干机的原因,导致羊毛衫严重缩水。如果她没有解释的话,看着尺码74/80,怎么说对于一个没满月的孩子总是大吧。再者这样一份用过的东西还包装得有模有样,当你拆开时见到如此情景心情会是怎样?至少得清洁着给人才送的出手吧?当然这话是背地里说的。当时尽管心里作啥斗争,嘴脸还是堆满着笑“谢谢,谢谢”一遍遍地说出口...这德国人情是非领不可的。实然那情形连我家小儿穿都勉强,次日试套了下,有点紧且坚硬的拉链头刚好在下巴那里会割伤细嫩的皮肤,还是压放箱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