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普通美国中产阶层的万般无奈 [2011/12]
- 回国腐败(3)--- 小县城大世面 【组图】 [2013/08]
- 回国腐败(5) -- 北京旅游第一天(天安门、故宫和天坛)【组图】 ... ... ... [2013/09]
- 纽约老正兴—舌尖上的美味 [2012/08]
- 回国腐败(2)--- 地铁、动车、高铁、高速公路及其他 【组图】 ... ... [2013/08]
- 一孔之见侃美国(2)-- 博士后 [2012/03]
- 回国腐败(6)--旅游第2天(北京荷花市场、天津文化街)【组图】 ... ... [2013/10]
- 回国腐败(4)___ 2次借扳手看中国城市人际关系 [2013/09]
- 奥巴马来了! [2015/07]
- 回国腐败(1)--- 一波三折的飞行与打的 【附大量航拍图片】 ... ... ... [2013/08]
- 美女帅哥靓丽纽约,亲情中华闪亮登场(组图) [2015/02]
- 传奇(王菲) [2010/03]
- 《蜗居》的编导演, 你们自己的道德低线在哪里?! (多图) [2009/12]
- 回国腐败(11)--香港,美丽的地方【组图】 [2013/12]
- 【活动报道】品尝钓鱼台月饼 参与习近平联合国讲话座谈会 [2015/10]
- 情人节的夜晚 [2011/02]
- 情网(上)__贝壳缘 (1) [2010/06]
- 情网(上)__贝壳缘 (4) [2010/06]
- 情网(下)_危机(1) [2012/04]
- 【小说接龙】娃娃的婚事 __(4)爱就是心疼? [2010/02]
- 情网(上)__ 贝壳缘(3) [2010/06]
- 网友相见---玫瑰花一样的心情,浪花般的心思 [2009/07]
- 用真情拥抱叔叔(真人真事 原创) [2009/08]
- 小学二年级课文 [2009/04]
- 【小说接龙】娃娃的婚事__(3)平凡心里还有一个她? [2010/02]
- 情网(上)__贝壳缘 (5) [2010/06]
在莫言得奖之前,我从没留意过他,尽管我看过并非常喜欢电影《红高粱》。但喜欢《红高粱》,主要来源于张艺谋那非同凡响的色彩应用所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这些都跟小说原著没多大关系,因而也没关注原创作者莫言。
直到几个月前,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我自然也对莫言充满了好奇,开始留意他的言行,并开始阅读他的小说。
我阅读的第一部莫言小说是《蛙》。第一感觉是,故事情节极端化,荒谬怪诞,云山雾罩,天马行空;文句凌乱,段与段之间时常脱节,但某些章节却极富有张力,震撼得让人喘不过起来。读过之后静默一想,感叹这样的作品能获大奖有点不可思议,或多或少怀疑是政治主题让莫言出奇制胜!
随后的第二部莫言小说是《丰乳肥臀》。小说的开篇写母亲的一次分娩,交叉并进描述了驴的分娩和日本鬼子进村,简单的3件事却用了好几万字,啰啰嗦嗦,拖沓冗长。我的天,莫言大师的文字功夫实在不是吾等“半个农民”能够领会,感叹自己水平有限难于欣赏之际,叫苦不迭:如果不是大名鼎鼎的获奖小说,我是绝对不会忍受如此痛苦不堪的阅读过程耐住性子读下去并把它读完的。硬着头皮读下去,还是觉得难于接受莫言的文字风格,但不得不承认他的叙述张力非凡,沉重和苦难贯穿全篇深不见底,彻底地就让你窒息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苦难深渊里。
第三部是《生死疲劳》,开了头却不愿意读下去。
我以为,哪怕在最黑暗的状况下,人性的美丽总会透出一点希望之光;但是,莫言的这几部作品除了苦难还是苦难,除了黑暗还是黑暗,难于寻找到哪怕是一丝一缕的善良和光明。尽管不敢批评,但这实在不是我喜欢的文学作品。我终于放弃了阅读。
前两天,莫言到瑞士领奖,又掀起新的一轮的议论。好奇中,我找来莫言获奖演讲视频《讲故事的人》。总体而言,尽管莫言的身体语言相当拘谨呆板,但衣着还是得体大方的;演讲照本宣科,但内容倒是真挚感人。最出乎预料的是,他的演讲跟他的上面两部小说风格迥异。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有条不紊地叙述他和母亲的许多故事,以及他自己的写作历程和几部代表作的创作背景。他和母亲的故事里,莫言饱受的饥饿、孤独和无书可读之苦,折射出中国历史及现实中的苦难;但母亲事事处处所表现的正直、善良、豁达和坚毅,展示了苦难中国下各种真实的人性,也正是人性光辉的体现和希望之所在。 我认为,莫言作为一个文学奖得主而不是政客,他的演讲是得体的成功的。至少在我看来,他的演讲比他的小说有意思。补充一点:莫言是个精明的文人,他很懂得如何在取悦西方文化与不得罪中国政治之间游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