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结石怎么回事? [2013/01]
- 永远别让自己父母的脚上出现痴呆线 [2013/06]
- 有关蛇的奇闻故事 [2013/07]
- 抄袭?有没有搞错~~~~~~ [2013/05]
- 百会穴----“百岁穴” [2013/07]
- 中国执行死刑犯人的警察怕鬼吗? [2012/09]
- 回答一下猫中医的挑战 [2013/03]
- 给一个网友的回复留言 [2012/05]
- 寂寞是我最丰盛的一顿晚餐 [2009/12]
-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停的重复 [2010/01]
- 关节 [2009/10]
10000小时,造就“天才”——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10000小时,造就“天
才”
《纽约客》专职作家格拉德维尔认为:
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的练习的人,
艺术领域,也不例外。
他总结出了一个10000小时定律,
研究显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
只是练习的问题,
需要练习10000小时,
10年内,每周练习20小时,大概每天3小时。
好像大脑需要这么长时间,
以吸收达到精通需要知道的东西。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
夫!
很多人认为,聪明的人才会成功。其实,事情恰恰相反。
很多聪明的人,做事情往往难以成功。人们常说“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聪明人做事情不能成功,原因有二:
一是不能下笨功夫;
二是他们没有找到他们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却去做一些在他的价值观体系中不怎么重要的事情。
所以,他们内心缺少全力以赴的动力。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这句话是钱钟书先生的名言。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两点:
一是要找准方向;
二是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据说,曾获日本保险行业第一名的保险推销员原一平,在他的退休告别大会的时候,很多保险界的精英参加,当人们询问他推销保险的秘决时,他微笑表示不必多
说。
这时,从会场一边出现了四名彪形大汉,他们扛着一座铁马,铁马下垂着一只大铁球。等铁马被抬到讲台上时,现场人士都糊涂了:他要干什么?
原一平走上台,拿出一个小榔头,朝铁球敲了一下,铁球没有动,隔了5秒,他又敲了一下,球还是没有动,于是他每隔5秒就敲一下,持续不停,但是铁球还是一
动也没有动……
半小时过去了,台下的人士渐渐地开始骚动了,一开始大家在窃窃私语,慢慢地有人觉得无聊了,陆续有人离场而去,但原一平还是自顾自地敲着铁球。
一个小时过去了,人越走得越多,最后,留下来的只剩零星几个人了。
“动了!”有人喊出了!
“动了!”在场的人都看到了!
大铁球开始慢慢晃动了。又经过40分钟后,大铁球摇晃的幅度越来越大,这时候,想让它停下来都困难了。
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但很多人在积累的过程中,忍受不住这种没有成功的煎熬,放弃了。最后,剩下来的,就是那些真正成功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最最需要的,不是一个有什么小聪明的“智叟”,而是一个下行决心施行笨功夫的“愚公”!
生活中有太多的聪明人,但是却未能有大的成就,原因是没有在一点上下笨功夫。能够看透这点,并且能够狠下
心做笨功夫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