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闯红灯的经历(被照相机给照下来了) [2013/06]
- 由中国人不守规矩引发的小感慨 [2013/11]
- 当老人摔倒之后 [2013/12]
- 电影《The Descendants》(后裔)—一部给成人看的电影 [2011/12]
- 减肥!减肥!! [2013/11]
- 北京出租汽车司机的一番话(二) [2011/06]
- 读古文小品手记之三:张庭玉的“恕” [2010/03]
- 旅途中小小的不愉快 – 抱怨一下美国 [2013/11]
- 北京出租汽车司机的一番话(一) [2011/06]
- 高仓健和他的三部电影 [2014/11]
- 北京人和炸酱面 [2012/09]
- 你的膝盖疼吗?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2014/06]
- 为什么在美国不可能全面禁枪 [2012/12]
- 女儿初中毕业了,悲耶喜耶? [2011/06]
- 洛杉矶暴乱二十周年纪念日 [2012/04]
- 一定要早婚早育—由母亲节的祝福想起的 [2011/05]
- 本命年 (小说) [2014/01]
- 纪念一下狄更斯 [2012/02]
- 甲状腺和练气功 [2010/03]
- 谁来扮演孩子们的牙齿仙女? [2010/04]
- 从迈克杰克逊私人医生的过失杀人案聊聊美国刑事法庭的听证辩论和陪审团制度 ... [2011/11]
- 另类的同桌故事 – 不是初恋也没有友情 [2012/01]
- 风灾手记 [2011/12]
- 写在小说《那个年代的故事:春花秋实》的后面 [2010/12]
- 公司里的故事:花落谁家 [2010/05]
- 也当一回旧时北方农村的新媳妇 (女人话题) [2010/07]
- 那个年代的故事:春花秋实(一) [2010/11]
- 那个年代的故事:春花秋实(十) [2010/11]
我大学毕业以后被分到北京某钢厂工作了两年,第一次有机会有深度地接触了工人阶层,他们的真诚,直率和对文化人的尊重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那时候,某车间的一个男工,每天下班都带着一个女大学生到地铁车站去,不仅在他们车间里闹得沸沸扬扬,在厂子里也引起议论。但他们之间的友谊还是感情后来都无疾而终了,反正没闹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个男工后来结婚了,那个女大学生也有了男朋友,据说是一直追求她的男同学。我和他们两人都不熟,只是以这件事为基础,加上我自己的想象力,编写了春花秋实这个故事。
一直有人问我这件事是不是我的故事,其中几个场面的确是我自己的经历:
1. 那张英文说明书,我办理出国的时候,有人拿了那张说明书让我当场翻译过来。我是从刚一到美国就知道怎么换瘪车胎的,当时很唬住了几个人,都是那张说明书的功劳。
2. 那首王昌龄的离别诗,出现在新婚夫妇的新房里实在不妥,不吉利,工人们文化低不懂这个。我把它放在这里,因为有梁子对陆蕊的单恋,就显得更加滑稽。
3. 我自己是“进门三天无大小”的见证人。工人家里的姑娘和媳妇差别很大,姑娘一般都是安静单纯,一当上媳妇就什么话都敢说,什么话都敢骂,我不知道是不是就是经过那三天的脱胎换骨。
4. 我自己的姓比较稀,小时候有被外人把姓叠起来叫的经历。
5. 我当年跟好几个青工鼓吹过旅行结婚,后来他们告诉我都被他们的父母否定了。就一位的父母同意,让新婚小两口到保定去走亲戚。梁子是以他们这些人为原型塑造的。
我刚进村时写过两个钢厂的小故事,后来不再写,因为怕总是回忆会加深自己的老人心态。这次提笔重写是因为看到网上的文章说张艺谋为了找《山楂树》的女主角费了好大的劲。想想这二十年里,中国人对男女关系和交往,爱情,婚姻,性等等的观念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写这个故事,是想给我的同龄人一个引起共鸣的回忆,也给比我们年轻的人一个另类故事。
成语“春华秋实”意思是说春天里欣赏鲜花,秋天里享受这些花的果实。但“春华秋实”对小梁子来讲,太过书面语。何况让他眼花缭乱的春花(陆蕊)和最后让他过上实惠生活的秋实(小菊)两者之间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因此我用了“春花秋实”,对梁子适用,也算是希望打破两者之间的联系。
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当时的大学里已经很开化,但在工厂里还是保守如故。轧钢工梁振国受到女大学生陆蕊的吸引,逐渐地爱上了她。梁子是个聪明人,因为年轻,喜欢追求新鲜事物,他不知不觉地接受陆蕊的观念,尽管这些观念最后证明在他的那个阶层大都行不通。但是,因为梁子已经有了女朋友小菊,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也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迫于周围人的压力,他不能也不敢甩了小菊。更何况,甩了小菊也不现实,小菊是那个阶层的男人最理想的妻子,漂亮,拿得出手;她和梁子交朋友的时候还是个天真纯洁的少女,听话,容易被操纵。梁子能够做到的就是先稳住自家后院的小菊,尽可能地找时间和他的露露在一起,并希望这个时间越长越好。陆蕊对梁子的影响无疑要比小菊大得多,梁子不是小赵,他对陆蕊有一层敬畏的心理,只要陆蕊不给他暗示,他就不敢轻举妄动。他问陆蕊该不该结婚是他能够做到的最大表示,他的希望破灭了,因为陆蕊让他结婚。
任何一个社会里都有阶层等级,尽管表面上人们说人人平等,但人们的心里,大家还是心照不宣地按照这个阶层等级行事。在工厂里,男工程师娶女工的事是有的,但女工程师嫁给男工几乎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女工程师不仅爱男工,而且全身心地热爱男工周围的人,风俗和文化。
这点在陆蕊身上是否定的,陆蕊比梁子更认同等级观念。从一开始听说梁子哥嫂的事到后来梁子的婚礼,她处处表现得和梁子的阶层格格不入。陆蕊是个有计划,有目标的人。她的目标就是要从钢厂调出去,调到一个更好的工作单位里去。这是那个年代的另一个特点:大学生由国家统一分配,但一旦分配到一个单位,再想调出来就被登天还难了。因此她不在钢厂里谈恋爱,恋爱只能给工作调动造成干扰。对于任何感情上的事,她采取鸵鸟对策,拒绝往深处去想,对任何感情的表示都视而不见。梁子也罢,小赵也罢,她对他们都是友情而不是爱情,从这点来讲,梁子比小赵更保险,因为他已经有了女朋友。陆蕊犯了个错误,她把大学生的作派带到工厂里来,从而给梁子和他周围的人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由于她自己选择不去想感情的事,她不明白自己给梁子的影响,无视梁子对她比友谊更进一步的感情,这点她到故事的结尾都没有弄懂。有人说陆蕊很迟钝,其实在那个时代陆蕊这样的人并不鲜见,我认识好几位,大多数都是在农村插队,不敢恋爱,因为一旦恋爱结婚就留在当地回不来了。后来她们回到城里后都成了大龄青年,她们的婚姻成了她们父母的心病。陆蕊的情形没有那么糟糕,但本质是一样的:在前途未来面前,感情的事先要让位。
有些网友说陆蕊的形象比较模糊,但这个故事是从梁子的角度写的,陆蕊给梁子正是这样的印象。她是文化人,比较高深,不比小菊和梁子周围的工人那么简单明了,她让梁子看不透。陆蕊不会告诉梁子她想调动,其实她谁都不能告诉,只能暗中进行才能不给别人不安心工作的印象。直到故事的结尾,梁子才终于醒悟到他和陆蕊走着两条不同的道路,无法交合。
我在第十一集陆蕊让梁子结婚的时候给了这个故事的暗示:冷风和天空代表梁子周围反对的人,地铁站是陆蕊,陆蕊和反对的人们汇合。老人暗示着梁子,独自顶着冷风和别人背道而驰,但举步艰难,无法前进。陆蕊丢下梁子在地铁站外独自伤心,为了公平起见,我让梁子最后在厂子里也把陆蕊丢下独自发呆。故事的结尾,陆蕊终于如愿以偿地调动了工作,但她却失去了梁子的友谊。世俗的观念防止了梁子和小菊的悲剧,但梁子也不可避免地被推回到他父辈的老路:男工人们在干了一天的累活后,每天最大的享受就是晚饭时喝两盅。阅历丰富的李师傅是故事里的胜利者,他的徒弟小梁子终于没有出轨,而他成功地预测了陆蕊的未来。
衷心感谢一直跟着这篇文章看的朋友们,希望拙文对你们的热情赞扬和耐心做了一个小小的回报。对那些希望看到更加复杂情节而失望的朋友们表示歉意,我觉得这样的结尾对三个人都是最好的结局,鉴于梁子和陆蕊文化程度的差别,他们的结合必然以悲剧结尾。单纯漂亮的小菊不该被人甩掉。当然,等到她结婚生子成熟后会不会像梁子的嫂子那样红杏出墙,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同时也对没有看到激烈爱情场景而失望的朋友们致歉,这是那个年代的故事,那个年代就是这样,男女谈朋友,拉个手还要等上两个星期呢。
越说越长,就此打住。请我没给回帖子的朋友见谅,我不是故意不回,大概是没看见你的帖子。再次谢谢大家。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