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典旅游-伤心之旅 [2018/09]
- 从张成泽被处决的事情看,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2013/12]
- 鞋子落下来了;MD安德森谢教授不光是裸照 [2018/10]
- --从温家宝家族贪污传闻想起赵紫阳儿子倒彩电 ZT [2012/11]
- 加入混战 【少儿不宜】 [2011/02]
- 终于知道了一点艾未未 [2011/04]
- 男性更年期的臭事 [2013/05]
- 牢骚 多了 [2014/03]
- 庄则栋的故事中俺看到的日本 [2013/02]
- 体味和口臭 [2014/09]
- 雾霾的原因: 风力发电 [2016/12]
- 明大LINUX事件的反思(1)小P点燃导火线 [2021/04]
- 铊毒案 后面的评论 ZT [2011/02]
- 无稽之谈之芦花鸡 [2011/11]
- 瞎说几句薛峰的事情 [2010/07]
- 韩寒 方舟子 和解滨 [2012/01]
- 少吃饭、多买名牌 [2011/12]
- 『自己做事(Do it yourself)可真难啊』学习体会--running title 我的一个星期六 [2010/12]
- 和谐的线; 顺便和稀泥 [2012/01]
- 拿到桌子上 [2012/05]
- 家有闺女初长成 [2011/10]
- 好男人的标准 [2012/06]
- 俺父亲节这一天 [2012/06]
- 为夫为妇当如63 [2011/06]
- 不是一般地高 [2011/03]
- 能说会道 多么美妙 [2011/09]
- 鸡蛋碰石头 [2010/10]
有没有是非
在《挟尸要价》这张照片获奖之后, 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泉同志质疑照片后的真相, 并声称这两位老人应该被列入救人集体(医生救人的时候不知是不是应该等红包过来以后再开始); 原因呢, 这几位老人以后的生活举步维艰。
长江大学学生何东旭、陈及时和方招勇敢救人,跳下去救人的时候也没有想很多。 英雄的躯体(死了没有还不能确信)被船和人用绳子牵拖到岸边(而不是打捞到船上运回岸边); 现在有本校党委宣传部的领导为几位把英雄沉在水中、等钱的人辩护。
倒是觉得李玉泉同志看看汪精卫同志的最后境况,来为汪精卫辩护一番。 【美军空袭, 汪被转移至地下室】因地下室的防空洞没有暖气设备,相当寒冷,汪精卫在空袭之後著凉得了肺炎,次日他体温高达40度,呼吸困难,汪浑身颤抖】。 文章后面加上一句, “因为我们对汪先生的 误读而使汪先生生活举步维艰,善良的人们又于心何忍?”
再到网上看看, 为汪先生叫屈鸣冤的文章已有很多了。
无语; 不知是不是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是非混杂的年代。
————以下内容来自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泉同志————
《华商报》和《新京报》对照片的解读是:船头着白色衬衫者陈某与老师、学生牵着尸体谈价。事实是:在打捞中,两条船共同作业,捞到后要迅速地用绳子拴着手或脚,避免再次滑落水中,船太小,在深水处不容易把尸体捞上来,要牵引到岸边再捞起。着白色衬衫者手牵尸体挥舞手臂是指挥岸上的人们配合将尸体打捞上岸。但误读的结果使“牵尸靠岸”在《华商报》和《新京报》的报道中变成了“牵尸谈价”。而且,该照片在《华商报》和《新京报》发表时署名为“真真”,现在获奖人为“张轶”,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两个名字可能用的都是假名。
追求事件的真相是每一个没有亲临现场的人们所期望的,也是媒体代言大众应该向大众转达的。亲临现场的人们如果对某一个场面产生了误读,可能只是导致自己对事件的了解不全面或不理解,但媒体的误读就会误导社会大众。《华商报》和《新京报》对照片的误读误导了全国大众,各种媒体口诛笔伐,人们在网上发贴咒骂“渔民”的没有人性,甚至咒骂“荆州人”的“冷血”。尽管调查报告已经公布,有关方面已经澄清,但“非事实”的造假新闻在社会中一直传播并引起人们对这个社会或人性的“失望”。
完整的场景应该是:
两船合力将尸体牵引到岸边,捞起一具送到岸边一具,再打捞下一具,荡漾的水波显示船的划动。据有人证实,这名捞尸人不姓陈,而是叫王守海。
渔民陈凯说“捞到人,我们每船每次能得500元,捞不到就是200元,甚至有时给包烟。”可见,如果谈价,也不是由船上从事打捞的这些人。因为我们对“渔民见死不救”的误传,已经使本来应该列入“救人集体”的两个老人现在不敢出江,不敢见人,不敢与人打招呼。老人在宝塔湾卖鱼。他被人打了三个耳光,腰上踹了一脚。“无数的砖头瓦砾向我扔来,几百人围过来,他们大声指责谩骂,有人喊打死他,打死他,这个没良心的老东西,见死不救的畜生。”最后,船被砸了,渔网也被烧了。那么,因为我们对照片的误读而使这四个老人的生活举步维艰,善良的人们又于心何忍?
在8月5日公布《挟尸要价》照片获得全国摄影艺术展记录类银质奖之后,长江大学宣传部已经向“全国摄影艺术展评委会和各位评委”发出了“就张轶《挟尸要价》照片获全国摄影艺术展记录类银质奖致评委会的公开信”。今天,就该照片获得“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我们还要发出呼吁:
1、 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核实照片的真实性和新闻性;
2、 建议组委会和评委会撤消该照片的获奖资格;
3、 通报作者的弄虚作假做法,以杜绝以后评奖中类似情况的出现。
愿善良的人们都能擦亮眼睛,看清真正的事实真相。(本文作者: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李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