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京沪高铁满月

作者:roaming  于 2011-8-3 00:3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时事杂谈|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51评论

昨天,八月一号,在中国是建军节,今年也恰好是京沪高铁满月日。看了看新浪的总结报告,说的是,京沪高铁真正有人气的时间段是在7月10号导致大面积误点之前。那段时间,因为没有发生电网掉电事故,乘客乘车的积极性高,一度还出现过一票难求的局面。自7月10号那次事故后,由于接连不断的误点,对大家的积极性确有很大打击,每天的票基本上随去随买。总结报告里,总的评分是不及格。因为在过去的30天内,二等舱的平均上客率不足30%,70%是放空的。而一等舱的上座率几乎为零, 除了几个好奇的人以外,没有人愿意花那个钱坐一等舱。

中国的高铁的动力和能耗是线性函数,速度越大,能耗直线上升。因为这些技术是纯粹买来的,暂时还没有能力自己消化掉,更不能有任何时间去优化。据说,日本和德国的高频铁能耗基本上是优化在280公里时速。由于这个原因,中国的300公里时速的高铁要比280公里能耗大不少,考虑到这些具体因素,从能耗来讲,30%的上客率的实际有效率应该低于30%。

中国民航在高铁没晚点的七月的前十天,确实为了和京沪高铁竞争,在京沪线上血拼了,有的单程价不到300人民币。但随着京沪高铁不断地晚点,民航的票价与日俱增,现在京沪线的机票价格几乎不打折。网民们为此写了一篇《新黔之驴》,深刻地描述了这一现象:

国无高铁,有好事者他国引入。民航见之,贴地飞行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他日,高铁一鸣,民航大骇,四折票价以对之;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又四天三误于途,怨者甚众。民航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喊,安其心,提其价,乃去。

也是出于好奇,打电话问了一些常坐京沪线动车的朋友和熟人,问他们对京沪高铁的认同度是如何?大部分的答案让人吃惊。因为咱以为不满30%的上客率是因为京沪高铁老误点,人们因恐慌而不敢坐京沪高铁。而80%人的答案却是说,时间不合适,设计不合理。听他们一讲,心里马上明白,看来京沪高铁除了技术问题, 在运营设计上也违背了市场规律,留下的仅仅是一个政绩工程得面子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的分析自然说明问题:

原来的D字头动车,200多公里的时速,由北京到上海,八个小时左右,一般是夕发朝至。比如,晚9:30出发,早上7:00AM就到了。去上海办事的人, 花600多元买张卧铺票,睡一觉起来后,有一天的时间在上海办事;办完事晚上再在火车上睡一觉,第二天七点就回到北京了。整个出差成本就是1300元,两晚上加一个白天,当然去上海旅游的成本也是一样地。改京沪高铁后,都是上午发车,下午三点之后就没有车了。五个半小时的行程,加上两边高铁站的距离的两个小时(高铁站一般都修得很远,跟飞机场有一比),Door-to-Door,怎么也得七个半小时才能到;搞不好,如果再加上误点两、三个小时,一个整整的白天就浪费了,晚上还得在上海睡一晚旅馆,如果第二天再办一天事, 到下午四点才完成,由于没有了高铁回北京,这样又得在上海再睡一晚,这样里里外外,不但多花了钱,还多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于是乎,真着急的,坐飞机了走了,不着急的,那就坐特快列车了,所以,现在京沪的特快车票特抢手。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清楚了,高铁不是不要搞,而是要以服务大众为前提,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依据,如果只考虑自己的面子工程,违背市场规律,即便是很安全的服务,经常误点,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这种服务也很难长久,因为,做服务要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己任才行,只有客户愿意为此买单,这笔生意常能稳定下来。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0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1 个评论)

3 回复 wcat 2011-8-3 00:46
一直认为夕发朝至的车最适合大众,而不是速度!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等只要能夕发朝至,速度真的关系不大。
2 回复 xqw63 2011-8-3 01:09
看来,铁路运营还需要懂运营科学的团队,不是领导头一热就能成功的
4 回复 wcat 2011-8-3 01:21
觉得高铁最有效的应该是在不太远的区间运行,如杭州上海,南京上海。这样有原来的几个小时缩短在一个小时以内,这会有许多上班通勤的,办事的也可一日来回。比这远的还是夕发朝至为好。
2 回复 天朝浮云 2011-8-3 01:34
据说有些地段已经开始下沉!事前没经过仔细调查研究,为了政绩或回扣,就迅速上马。高铁如果能坚持5-10年不再出大事,就是另一个奇迹。
0 回复 微风淡淡 2011-8-3 02:07
  
4 回复 天涯看客 2011-8-3 02:09
“动力和能耗是线性函数”?不对的。。。阻力是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http://en.wikipedia.org/wiki/Drag_%28physics%29

就是说速度提高一倍(从100到200公里/小时),所耗的能量就会加3倍;度提高一倍(从100到300公里/小时),所耗的能量就会加8倍!
0 回复 三Y老豆 2011-8-3 02:39
什么时候不见七一,十一敲锣打鼓这里通车那里落成,一切按事物本身的科学规律办事就好了
7 回复 roaming 2011-8-3 03:24
wcat: 一直认为夕发朝至的车最适合大众,而不是速度!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等只要能夕发朝至,速度真的关系不大。
说的对,这一点京沪高铁最明显。要不是真实施了,还真没有想那么多.
3 回复 roaming 2011-8-3 03:26
xqw63: 看来,铁路运营还需要懂运营科学的团队,不是领导头一热就能成功的
正是,搞高铁如果没有针对需求,而只是靠满腔热忱,头脑一热就行的。
1 回复 roaming 2011-8-3 03:27
wcat: 觉得高铁最有效的应该是在不太远的区间运行,如杭州上海,南京上海。这样有原来的几个小时缩短在一个小时以内,这会有许多上班通勤的,办事的也可一日来回。比这 ...
这也是我的观点,在沪宁500公里内,高铁确实很方便,超过了1300公里,人们没有习惯要干得那么急,而且,客流量就那么大。
3 回复 roaming 2011-8-3 03:30
天朝浮云: 据说有些地段已经开始下沉!事前没经过仔细调查研究,为了政绩或回扣,就迅速上马。高铁如果能坚持5-10年不再出大事,就是另一个奇迹。
这个问题的看铁道部愿意花多少钱来玩。明显地,目前大部分高铁都没赚钱,能维持这么庞大的开支5~10年全靠国家借债恐怕不现实,还得在经营上想想办法.
3 回复 roaming 2011-8-3 03:30
微风淡淡:   
  
1 回复 roaming 2011-8-3 03:34
天涯看客: “动力和能耗是线性函数”?不对的。。。阻力是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http://en.wikipedia.org/wiki/Drag_%28physics%29

就是说速度提高一倍(从100到200公里/小 ...
一看就知道你是搞工程的。
我这里只是想提及优化和没有优化的差别。优化的动力在特定的速度范围比其他车速要省能耗,而没有优化的则是基本上保持线性关系,当然,这个线性不是完全工程上的线性。
1 回复 roaming 2011-8-3 03:35
三Y老豆: 什么时候不见七一,十一敲锣打鼓这里通车那里落成,一切按事物本身的科学规律办事就好了
说的是这个道理,别非要去抢一个什么日子就好了。
0 回复 天涯看客 2011-8-3 03:41
roaming: 一看就知道你是搞工程的。
我这里只是想提及优化和没有优化的差别。优化的动力在特定的速度范围比其他车速要省能耗,而没有优化的则是基本上保持线性关系 ...
嘿嘿。。不同的人思维方式不同。。

你说的对,就像我们的汽车,大约优化在90公里/小时, 所以,城里开得慢废油,高速公路开快车更废油。。。
4 回复 管闲事的人 2011-8-3 04:35
同意楼主观点。
1 回复 黑山老猫 2011-8-3 06:14
高铁本来就不是为了老百姓而建的. 就是为了有个工程好让官们贪污用的. 这种好事儿搁谁谁都得让工程上马, 捞一票, 10辈子都吃不完啊. 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这种机会啊. 搁美国试试? 忙活半天就那点儿钱, 贪污难度太高. 才不干呢.
3 回复 一九十一者 2011-8-3 07:04
让大家开开眼界:黒山老猫,请睁大眼睛看。

美国不仅有豆腐渣工程,而且是超级豆腐渣工程和超级腐败工程。例如波士顿的“大开挖(BIG DIG)”工程。它是美国市政工程历史上最大的豆腐渣工程,同时也是最腐败的案例。下面说说该工程的具体数字:
  “因为BIG DIG,有两万人被强制迁出,波士顿中国城有些居民受到影响。工程从1990年开工,到2006年结束,历时16年,从开始的28亿美元的预算,到后来结束时(2006年)180亿美元实际支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豆腐渣工程。这么大的工程款,居然没有个细账,有的东西都不知道是如何花掉的。在工程尚未完全竣工之前,地下建筑多处发生多起坍塌事件,造成人员伤亡,检查人员在短短一段就发现有60多个裂缝。在2003年间,本想早点结束工程,却发现整个地下的工地里有几千处漏水,BIG DIG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帘洞,到处是潺潺流水,搞得承包商没了脾气,不得不重新返工。尽管问题一大堆,因为贪污腐败比较到位,承包商阴谋连连,把该打点的部门都打点了,他们总有通天本领安然渡过危机,使得工程得以一直往前运作。2006年交付使用后,由于天花板脱落,砸死开车人,整个工程又继续返工,据报道,虽然主体工程2008年后算勉强完工,但配套工程和后续投资仍需持续数十年, 届时,总投资将超过220亿美元。”(以上数据摘自:作者:roaming于2011-7-6 01:10发表于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3 回复 玮哥 2011-8-3 07:05
高铁大跃进,不会是昙花一现吧
5 回复 九畹 2011-8-3 07:09
有道理,顶!
123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1 11: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