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中国成功的理论基础是中庸之道

作者:roaming  于 2010-10-25 17:5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时事杂谈|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37评论

关键词:

伟大领袖曾经说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ZGGCD,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MKSLNZY。”建国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再来重温这句话,发现前段话还是对的,不管愿不愿,当今中国国家事业的核心领导力量没有变。但后面那一段似乎早已不成立了!中共执政的理论基础早已跟那个两个洋大人没什么关系了。

如果我们稍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以及和谐社会等理论来看,其核心思想乃中庸之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参入资本主义杂质的改良社会主义,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调和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阶级矛盾,采取了中间路线的方式,化矛盾为力量,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三个代表同样是把工人阶级,资本家,这个两个历史上敌对的阶级阵营调和起来,统归为先进的生产力,承认他们都可以成为我们事业的领导力量,从而加速社会的生产力的和谐发展。而和谐社会的理论就更是直观地展现了中庸之道的基本观点,这一点都不需要笔者再多费笔墨了。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运,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中国三十年来的改革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华民族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理论思想和理论基础的结果。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 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谐”境界。化矛社会盾为社会发展动力,调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建立繁荣昌盛的美好家园。对外要遵循“韬光养晦”的中庸哲学,为了顾全大局,能让则让,能忍则忍。铭记惟有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基本原则!这就是这些年中国成功发展的公开的秘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 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弄明白了中庸之道的中心思想和理论基础,就不难发现,真正促使中国改革成功地的主要原因不是西方的普世价值观中的自由、民主、人权,而是是她的内因,渗透到各行各业的中庸之道理念。因为,外因是通过内因的变化而起作用的。没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没有适合自身发展的民族文化,要想取得今天的成就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当今世界上别的民族,要想复制今天的中国的成功模式是很难的,或者说是几乎不可能的,除非他们也有同样的文化背景,如越南等。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7 个评论)

0 回复 以后彩虹 2010-10-25 17:59
sf
1 回复 roaming 2010-10-25 19:38
以后彩虹: sf
哈哈哈哈!
2 回复 以后彩虹 2010-10-25 19:42
roaming: 哈哈哈哈!
俺第一次坐你家的沙发呀!真高兴
1 回复 wazhh 2010-10-25 20:39
有益的思考
1 回复 roaming 2010-10-25 20:45
以后彩虹: 俺第一次坐你家的沙发呀!真高兴
欢迎欢迎!
1 回复 roaming 2010-10-25 20:47
wazhh: 有益的思考
谢谢思考!
1 回复 乔雨风 2010-10-25 20:55
有道理
0 回复 roaming 2010-10-25 21:07
乔雨风: 有道理
谢谢乔老爷评论!
0 回复 新长征突击手 2010-10-25 21:30
LZ 分析得有一定道理!中庸没有这么全面!
1 回复 世外闲人 2010-10-25 21:34
看来你把《中庸》读透了,《中庸》还说 “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极高明而道中庸。” 回顾中国的发展历史,总结得有根有据。
0 回复 roaming 2010-10-25 21:39
世外闲人: 看来你把《中庸》读透了,《中庸》还说 “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极高明而道中庸。” 回顾中国的发展历史,总结得有根有据。
谢谢鼓励,一点心得体会而已!
0 回复 roaming 2010-10-25 21:39
新长征突击手: LZ 分析得有一定道理!中庸没有这么全面!
谢谢评论!闲聊而言。
1 回复 kylelong 2010-10-25 21:43
有道理
1 回复 roaming 2010-10-25 21:45
kylelong: 有道理
谢谢龙老师!
0 回复 kylelong 2010-10-25 21:52
roaming: 谢谢龙老师!
不客气
1 回复 fanlaifuqu 2010-10-25 23:00
一直信奉中庸之道.
0 回复 kala2009 2010-10-26 00:52
可以借鉴,不可照搬西人的理论。从5.4到现在,走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路。
0 回复 yzfoto 2010-10-26 01:01
很辩证的说法。
有道理!
0 回复 xqw63 2010-10-26 05:38
和老美谈过中庸,人家不理解
0 回复 roaming 2010-10-26 07:38
fanlaifuqu: 一直信奉中庸之道.
谢谢翻老,这么说,咱们也是同道中人了!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8 15:5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