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薄”事件幕后的总导演到底是谁? [2012/04]
- 写给爸爸的一封信 [2012/05]
- “香蕉人”的困惑 [2011/12]
- 一声叹息 [2011/06]
- 从“朝鲜兵变”想到的…… [2012/01]
- 就算我求您了!!! [2012/05]
- “海归”呀“海归” [2011/06]
- “将熊熊一窝”——“南京风波”给我们的启示 [2012/02]
- 意外的收获(二)——写于2011年圣诞节前夕 [2011/12]
- “勿以善小而不为” [2012/02]
- 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镜头 [2011/12]
- 前世不忘,后事之师 [2011/11]
- 每逢佳节倍思亲 [2010/09]
- 亲爱的妈妈,我永远爱你!(一) [2011/03]
- 本是同根生......(一) [2010/05]
- 真正的朋友 [2011/05]
- 《海芋花开》——答谢读者 [2011/03]
- 我所认识的台湾女人(三) [2010/12]
人常说:小脚女人走不远。
但,妈妈大学一毕业,就跟随着爸爸万里迢迢,从南方的省城“走”到了北方野战部队的山沟沟里,也从省城的教育厅的骨干变成了小县城的一所高中里的普通老师。
那时候,普通百姓的家里只有自行车。我家也有一辆很小的自行车,是姑姑从北京特地给妈妈买来上班用的交通工具。但,妈妈的那双小脚根本踩不住车蹬子。刚开始学车时,她经常从车上摔下来。妈妈不服输,一次次地摔倒又一次次地爬起来。当时,我已经有些懂事了,当妈妈摔倒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喊“加油”,为她鼓劲。
后来我也不记得,妈妈到底什么时候学会了骑自行车。
妈妈所在的高中离我们的家有十里路,但这十里路走起来却十分艰难。因为,那不是柏油马路,是满是石头的坑坑洼洼的土路,而妈妈又是一个小脚女人。每天上下班她都要艰难地骑着这辆自行车走过这条土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从未间断。现在想想,真是太难为她了!
在我四岁那年也跟着妈妈,从这条土路上班了。
暴雨不断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季,萧条寂寥的深秋,寒风凛冽的冬日,我都跟妈妈一同走过这条路,其中的滋味也跟着她一同一一的、细细的品尝了。
直至今日,我还时常回忆起那样一个场景:我坐在自行车前面的横梁上,妈妈用力的踩着脚蹬子,哼着小曲,艰难地载我回家。有时,妈妈在自行车上给我讲故事。我特别喜欢她给我讲故事,听着它就忘记了口渴;听着它就忘记了寒冷;听着它就忘记了饥饿;听着它心中便有了希望!
有时,我也跟妈妈聊天,一边跟她聊还一边在想,这路怎么这么遥远呐,如果自己家有一辆汽车那该多好呵,那我们就能快一点到家了。
一天,妈妈跟往常一样,下班后从军大院的幼儿园接我回家。我熟练地跳上了车的横梁上,妈妈照旧吃力地跨上了车座往前赶路。突然,对面的一辆大卡车,冲着我们急速地驶过来。为了躲避这辆卡车,妈妈本能地将扶手往右一拐,而右面是一条狭长的深沟。妈妈和我连人带车都翻到了沟里。
这时,一位过路的行人停下脚步,往沟里一看,发现妈妈和我都倒在了那条深沟的最底下,于是,他大声呼喊:“快来人呐,救命啊!快来人呐,救命啊!”当时,我们刚刚走出军部不远。不一会儿,几个解放军叔叔跑来了。他们迅速地跳下沟里,先把妈妈扶起来,检查了一下,还好,妈妈只是手上擦破了点皮。然后,叔叔们把自行车扶正。我是坐在前面的,掉下沟里的时候右脚直接着地,所以当时,我的脚踝外面掉了一块鸡蛋那么大的皮,露出了白骨,但并没流血。
妈妈看到我的脚踝露出了白骨,便大哭起来。她一边给那几个军人鞠躬,一边请求道:“解放军同志!我也是部队家属,请救救我女儿吧!”
解放军二话没说,一个背起我,一个背上妈妈就往军部的卫生院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