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薄”事件幕后的总导演到底是谁? [2012/04]
- 写给爸爸的一封信 [2012/05]
- “香蕉人”的困惑 [2011/12]
- 一声叹息 [2011/06]
- 从“朝鲜兵变”想到的…… [2012/01]
- 就算我求您了!!! [2012/05]
- “海归”呀“海归” [2011/06]
- “将熊熊一窝”——“南京风波”给我们的启示 [2012/02]
- 意外的收获(二)——写于2011年圣诞节前夕 [2011/12]
- “勿以善小而不为” [2012/02]
- 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镜头 [2011/12]
- 前世不忘,后事之师 [2011/11]
- 每逢佳节倍思亲 [2010/09]
- 亲爱的妈妈,我永远爱你!(一) [2011/03]
- 本是同根生......(一) [2010/05]
- 真正的朋友 [2011/05]
- 《海芋花开》——答谢读者 [2011/03]
- 我所认识的台湾女人(三) [2010/12]
在多子女家庭里,如果有四个女孩儿,一个男孩儿,按道理讲这个男孩儿一定被爸妈惯得没人样了。
可在我们家似乎重男轻女的情况并不十分明显。因为弟弟比我们小,有时,是比我们多吃两个鸡蛋,多喝两杯牛奶。但从整体上,爸妈对我们是一视同仁的,尤其是妈妈,宁愿自己不吃不穿,也尽量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吃好、穿好,生怕委屈了我们。
其实,弟弟从小很听话,也很争气,小学毕业时他就以不错的成绩考取了当时最难考的师大附中,在中考的淘汰考试中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附中的高中。在学习上,生活中,他基本没让妈妈操过太多心。
只有一回,他犯了一个错误——一个不小的错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那是弟弟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一天傍晚,弟弟的同学杨新匆匆地来到我家门口,“当当当”地敲门,我赶紧把门打开了。杨新气喘吁吁地叫道:“阿姨在家吗?!”
我说:“我妈不在。你有事吗?”
“是这样的,你弟弟李犇被抓到蓉湾镇公共汽车总站去了!”杨新焦急地说。
“为什么抓他?!出什么事儿了?!”我急了,马上就问他。
“我也不知道!赶快叫你妈到汽车总站去一趟!”说完,他就跑了。
不一会儿,妈妈就回来了。我告诉她弟弟出事了,妈妈急得皮包都没放下,就离开了家,一路小跑地往汽车站奔去。我也跟着她跑了出去。
跑到学校前面的停车站,我和妈妈突然看到了弟弟和另外三个小男孩儿正站在一辆停在马路边上的公交车上。车里除了几个孩子和司机以外已空无一人。这时,我们明白了,司机还没有把他们带到汽车总站。他正在等待家长来,把这几个孩子带回家。
妈妈一上车,就跟司机握了握手说:“你好,师傅!这个矮一点的小男孩是我儿子,李犇!他调皮了吧?”
“哦,他是你儿子啊!太不象话了,这几个孩子从外面往车里扔石子儿,都打到乘客身上了!你儿子也有份!”司机指了指弟弟,不客气地说。
妈妈看着弟弟,很生气地问:“怎么回事?!剑子?!告诉我!怎么回事?!”剑子是弟弟的小名,我们家人都这么叫他。
听妈妈这么一问,弟弟裂开嘴就哭,“是王李文要我们扔石子比赛,我们就……妈妈,您别生气,我下次再也不干了?!”
妈妈走到弟弟跟前,大声叫道:“把手伸出来!”弟弟战战兢兢地伸出手来,妈妈狠狠地抽了他几下手板,弟弟哇哇地哭了起来。“还干不干了,啊?!有那么多好事不去做,专门来搞破坏!以后还搞不搞破坏了?!我问你?!”妈妈生气了,还想打他。这时,司机上前把妈妈拉开了,“您别太生气了。小男孩,难免调点儿皮,下次不干了就行了,把孩子带回家吧。”
“这孩子真气人,她几个姐姐加起来都没他一个人难管!”妈妈嘟囔道。
“您到得很早,其他的家长还没来呢。这样吧,天也不早了,您把孩子带回去吧。”师傅挥挥手对妈妈说。
“碎了几块玻璃?!哪块是我孩子打的,我来陪。”妈妈说着就从钱包里掏出二十块钱。
这时,弟弟着急地说:“妈妈,我打得不准,没打到玻璃!”
“你没打到玻璃,那它怎么碎了?!它自己碎的?!”妈妈生气地问弟弟。
“我没打到玻璃,不信你问崔晓松他们!”弟弟指着在车里的几个孩子。
妈妈又走到那几个孩子的跟前,问他们弟弟是否打碎了玻璃。他们都摇摇头。
就这样,妈妈还是交了十块钱的罚款,带着弟弟回家了。
当天晚上,弟弟打玻璃的事,妈妈没敢告诉爸爸。她清楚,如果让爸爸知道了这事儿,后果会不堪设想。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